search

踩高蹺是元宵節的活動嗎+踩高蹺是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嗎

端午節傳統活動 古代端午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傳統活動 古代端午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掛草藥

  掛草藥,掛艾草、菖蒲、榕枝。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將掛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

  划龍舟

  划龍舟,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絃,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

  跳鍾馗、鬧鐘馗

  跳鍾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鍾馗執劍祛邪圖,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說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

  鬥草

  鬥草,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為戲自娛。

  吃粽子

  吃粽子,“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飲雄黃酒

  飲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懸菖蒲掛白艾

  五月五日,古時亦稱惡月惡日,先秦以來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亦因古人認為疾病是惡魔鬼神附於人體所致,故世俗要懸天中五瑞以辟邪驅瘟和逢凶化吉。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石榴花的根部可驅蟲;蒜頭有著濃烈的氣味,懸於門外據說亦有驅瘟辟邪之效;通常菖蒲被認為是天中五瑞之首,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故有蒲劍斬千邪之說;而艾草則代表百福,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身體健康。現在看來,懸天中五瑞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端午節時值初夏,多雨潮溼,病菌容易滋生,懸菖蒲、艾草等可以藉助它們揮發的氣味清潔空氣,消除病毒。

  驅五毒

  古代人們將蛇、蠍子、壁虎、蜈蚣或蜘蛛稱為五毒。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人們用彩色紙把五毒剪成影象(即剪紙),或貼在門、窗、牆、炕上,或系在兒童的手臂上,以避諸毒。

  掛鐘馗象

  此習俗在中國的江浙一帶比較普遍。鍾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醜被皇帝除名,鍾馗一怒之下力碰殿堂階梯而死。後鍾馗被附會成專門捉鬼的鬼王,並且成為人們在歲末時張掛的門神。由於五月瘟疫易於流行,死者眾多,人們想起專門捉鬼的鐘馗,於是就在端午節懸掛鍾馗象了。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根據近人考證,其實中國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

  香袋和蘭草湯沐浴

  古時端午節,姑娘們不僅愛佩戴"五瑞之一"的石榴花為裝飾,還要精心製作玲瓏剔透的衣香粉荷包和香袋,內裝芳香馥郁的藥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氣具有驅蚊闢穢的功效。

  此外,每到端午清晨,有些地方亦有把煮熟的熱雞蛋放在小孫子的肚皮上滾來滾去,然後剝去蛋殼給小孩子吃的習俗,據說這樣做日後小孩子就不會肚子痛。心靈手巧的母親還會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黃瓜、胖娃娃、小紗燈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樣的小玩物,掛在孩子的身上,據說也是為了驅除瘟疫。有的地方更以蘭草蒸煮於水中沐浴,用以辟邪,所以端午節亦有"沐蘭節"之稱。

踩高蹺是元宵節的活動嗎 踩高蹺是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嗎

  導語:大家都知道,踩高蹺是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表演,其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那麼,踩高蹺是元宵節的活動嗎?踩高蹺是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踩高蹺是元宵節的活動嗎

  是元宵節的活動。元宵節地方上的習俗應該更多一些,如舞龍獅、踩高蹺、吃元宵丸、賞月亮。這些習俗由來已久,在過去的時代,我們國家是以傳統的農業生產為主,人們為了不誤農時,傳統的節假日並不多,尤其是過了元宵節,慌忙的備耕春耕生產,就要如荼如火的開展起來,沒有太多的可供休息的時間了,所以元宵節也就顯得彌足珍貴,讓人們倍加珍惜。

  踩高蹺是哪個民族的風俗

  漢族。

  踩高蹺是哪個民族的風俗是時下很多人都有的疑問,畢竟因為元宵節的緣故很多地方都有出會的習慣,而踩高蹺便是出會里面的一個,據悉踩高蹺是漢族的風俗。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

  踩高蹺簡介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

  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踩高蹺現狀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豫北武技高蹺,起源於明清之際,是中國獨樹一幟的舞蹈藝術。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一,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

  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元宵節的活動有哪些 元宵節的別稱你知道嗎

  元宵節是非常熱鬧的節日,是農曆的正月十五,也是農曆新的一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在這一天,各地都會透過活動來慶祝元宵節,比如吃元宵,花燈展,猜燈謎,舞獅等等,都是非常傳統的節日活動。元宵節還有許多的別稱,比如上元節。

  元宵節過法

  元宵節這天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北方為“滾”元宵,南方為“包”湯圓。

  2、賞花燈:賞花燈是元宵節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燈之外,還可以放煙花助興。

  3、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4、耍龍燈: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起源於上古時代。

  5、踩高蹺: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

  6、舞獅子: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7、劃旱船: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8、走百病:元宵夜婦女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主要的目的是驅病除災。

  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習俗,但是像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等等,都是相同的。

  元宵節是什麼時候

  元宵節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今年是2022年,對應的陽曆是2月15日,正好是西方情人節的第二天,而元宵節,在我國古代,也有“情人節”的意思。

  元宵節別稱

  元宵節還有其他的名稱。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古代也有人把元宵節視為中國的“情人節”。

  以上就是元宵節當天的活動介紹和元宵節的別稱了,大家有沒有了解到新知識?快和家人朋友說說吧,希望本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蔚縣元宵節民俗活動:打樹花

  我國是一個有璀璨歷史的國度,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下來非常多令人感到絢麗精髓的文化藝術,在張家口蔚縣就有這麼一個民俗活動,在民間稱之為“打樹花”。你對這個民俗活動的表演形式和歷史由來有多少了解嗎?本期張家口文化帶你一起來解析。   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這種別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 ...

元宵節是什麼時候 有哪些活動

  元宵節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節日,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每次到了元宵節,人們都會在門口掛上紅燈籠,讓節日氣氛變得喜慶熱鬧,在歷史中還發展出了眾多有趣的慶祝活動。   元宵節是什麼時候   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者燈節”,每年的農曆十五這天就是“元宵節”,根據年曆顯示,下一個元宵節則是公 ...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簡潔) 元宵節風俗活動簡單介紹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簡潔)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 ...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下元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導語:下元節源於道教。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那麼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下元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元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這在古代是非常 ...

元宵節有什麼特殊的傳統活動 元宵節的起源來自哪裡

  導語: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那麼元宵節有什麼特殊的傳統活動?元宵節的起源來自哪裡?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元宵節 ...

202x春分開始要晚睡晚起 202x春分有哪些民俗活動

  春分作為春季的第四個節氣,由於此時全國各地已經正式入春,所以大家對於春分裡的點點滴滴都尤為的關注,尤其是養生方面的。於是2022春分開始要晚睡晚起嗎成了大家經常討論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2022春分開始要晚睡晚起嗎   春分之後要不要晚睡晚起當下並沒有準確的答案,主要看你所在地區的講究,畢竟 ...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