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是形成於中國宋代的詞學流派之一。北宋詩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衡文評詩。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豪放詞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南宋人已明確地把蘇軾、辛棄疾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以後遂相沿用。
豪放派,是形成於中國宋代的詞學流派之一。北宋詩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衡文評詩。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豪放詞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南宋人已明確地把蘇軾、辛棄疾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以後遂相沿用。
1、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
2、辛棄疾繼承了蘇軾所開創的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鬥傳統,實踐中把宋詞的思想藝術水平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是自蘇軾後,宋代豪放派詞人的傑出代表。他是宋代寫詞最多,也是最有成就的詞人。在詞壇上,他與蘇軾並稱為“蘇辛”,現存詞600餘首,彙集於《稼軒長短句》。他的詞善於把記事、狀物、抒情和議論融會貫通,集豪放、激勵、沉鬱、明快和嫵媚一體,形成了辛詞獨特的風格和藝術,為後世所推崇。
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其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辛詞現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如《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水調歌頭》(千里渥窪種)、《滿江紅》(鵬翼垂空)等,表現了恢復祖國統一的豪情壯志;《賀新郎》(細把君詩說)、《菩薩蠻》(鬱孤臺下清江水)、《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等,表現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讚揚。《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賀新郎》(老大那堪說)、《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永遇樂》(千古江山)等,表現對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滿和壯志難酬的憂憤。這些作品大都基調昂揚,熱情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