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合作化特點
農業合作化特點
農業合作化的特點:
1、在人民民主專政條件下,透過合作化道路,把小農經濟逐步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2、黨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後,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採取三個互相銜接的步驟和形式。
3、組織帶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臨時互助組和常年互助組。
4、發展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為特點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5、建立土地和主要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的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階農業生產合作社。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即指農業合作化運動。到1956年底,參加合作社的農戶佔全國農戶的百分之九十六點三,其中參加高階社的農戶佔全國農戶的百分之八十七點八。在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合作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透過各種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個體農業經濟,改造為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農業合作經濟的過程。這一社會變革過程,亦稱農業集體化。
都市農業的特點
1、它所包括的範圍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區與周邊間隙地帶的農業,不同於一般城郊型農業。
2、都市農業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農業的空間佈局和結構安排,農業與其它產業的關係等,必須首先服從城市的需要併為此服務。
3、都市農業不僅是經濟功能的開發,而且要進行生態、社會等功能的開發,並進而實現全功能性的大農業。
4、農業生產經營明顯的表現為高度集約化的經營方式,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進而達到高度的農業發展形態和為都市服務的特殊功能。
精耕細作農業的特點
精耕細作是中國古代農業的生產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勞動和技術,進行細緻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充分發揮土地潛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術,南方形成耕耙耖技術。改變農業環境,提高土地生產率。
古代精耕細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工具:春秋戰國—鐵犁;西漢—耦犁、耬車(播種工具);隋唐—曲轅犁。
2、耕作方法:春秋戰國—壟作法(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法);西漢—代田法。
3、水利工程:都江堰(戰國);漕渠、白渠、龍首渠(漢)。
4、灌溉工具:翻車(三國)、筒車(唐朝)、高轉筒車(宋朝)、風力水車(明清)。
5、農學專著:西漢:《氾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宋:《陳敷農書》、元:《王禎農書》、明:《農政全書》。
我國古代農業的特點
我國古代農業經濟是封建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商品經濟不發達,農業生產是為了自己滿足自身需求而不是用於交換,除了繳納地租、繳納賦稅和把少部分農產品、手工產品用來交換生活需要的商品外,大部分用於自身的生存所需。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主要特徵有:
1、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統治者採取的基本農業經濟政策。
2、 ...
美國大農場農業的特點是什麼
農業特點如下:
1、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用現代最新科學技術裝備起來的高效率的大農業。
2、農業生產和資本日趨集中,壟斷資本對農業的控制愈益加強。
3、農產品和市場緊密聯絡。
4、農業部門結構比較全面。
5、農業高度專業化。
6、全盤機械化,勞動生產率世界最高。 ...
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是什麼
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
1、小農經營: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生產主要以家庭為單位。由於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土地很少。我國南方每戶耕種的水田區一般都少於1公頃;
2、單位面積產量高:小型農民在田地裡精耕細作,使稻穀的單位面積產量較高。但是由於生產規模小,每戶稻穀的總產量不大;
3、商品率低:受傳統觀念 ...
我國農業分佈特點
我國農業分佈特點為“東耕西牧,南稻北麥”。
我國的農業地區分佈主要表現為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東部和西部的農業分界線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線,南方和北方的農業分佈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南方降水豐富,屬水稻集中產區;北方降水少,屬小麥集中產區;東部地少人多,農耕面積較廣;西部地廣人稀,牧區資源豐富 ...
農業的特點
1、地域性:農業生產的物件是動植物,需要熱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不同的生物,生長髮育要求的自然條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國家政策差別很大;因此,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2、季節性:農業生產的一切活動都與季節有關,必須按季節順序安排,季節性很明顯;
3、週期性:動 ...
我國的農業合作化的步驟是
我國農業合作化的步驟是:
1、建立帶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生產互助組;
2、建立初級農業合作社;
3、組織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階農業合作社;
4、建立人民公社;
5、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
東南亞的農業分佈特點
主要分佈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東南亞熱帶雨林區。
特點:1、小農經營。
2、以家庭經營為主,人均耕地少,每戶耕種的田地很少。
3、適度規模經營。
4、單產高、商品率低。
5、精耕細作,使單產高,但由於生產規模小,人口多,所產稻穀以自給為主,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