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邊際效應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消費者在逐次增加1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帶來的單位效用是逐漸遞減的。
2、舉一個通俗的例子,當你肚子很餓的時候,有人給你拿來一籠 包子,那你一定感覺吃第一個包子的感覺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單個 包子給你帶來的滿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撐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經起不到任何效用了。
3、邊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經濟學上的需求法 則就是以此為依據,即:使用者購買或使用商品數量越多,則其願為單 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 當然也有少數例外情況,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興,或者集 郵愛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郵票,那麼這一套郵票中最後收集到的那張郵 票的邊際效應是最大的。
4、瞭解邊際效應的概念,你就可以嘗試去在實 際生活中運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層,要給員工漲工資,給3K月薪的人增加1K帶來的效應一般來說是比6K月薪增加1K大的,可能和6K月薪的人增加2K的相當,所以似乎給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 更對公司有利;另外,經常靠增加薪水來維持員工的工作熱情看來也 是不行的,第一次漲薪1K後,員工非常激動,大大增加了工作熱情; 第二次漲薪 1K,很激動,增加了一些工作熱情;第三次漲薪2K ,有點激動,可能增加工作熱情;第四次,直至漲薪已經帶 來不了任何效果。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每次漲薪都想達到和第一次 漲薪1K相同的效果,則第二次漲薪可能需要2K,第三次需要3K 。
5、或者使用其它激勵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參加職業發展培訓,第三次可以對其在職位上進行提升,雖然花費可能想當,但由於手段不同,達到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經濟學其實也很有意。
木桶效應就是水桶是用木片捆起來,並圍成桶形。能裝多少水是由木桶最短的那片木片所決定,也就是說最薄弱的環節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馬太效應的名字就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裡,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 ,反映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
1、霍桑效應就是指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是言語表達的效應。
2、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誇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
1、一群螞蟻去搬一塊乳酪。人們一般都認為,這群螞蟻會團團圍住這塊乳酪,前面的螞蟻向前拉,兩邊的螞蟻和後面的螞蟻向前推,齊心協力就把這塊乳酪搬到它們的洞裡去了。 但是,實際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動物學家發現,當一群螞蟻把一塊乳酪搬回去的時候。前面的螞蟻大部分在向前拉,兩邊的螞蟻在向前搬;而後面的螞蟻在往後拽,爬 ...
群羊效應就是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例如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
1、海馬效應亦稱既視感、即視現象,是人類在現實環境中(相對於夢境),突然感到自己“曾於某處親歷過某畫面或者經歷一些事情”的感覺。依據人們多數憶述,好像於夢境中見過某景象,但已忘了,後來在現實中遇上該景象時,便浮現出“似曾相識”的感覺。
2、以下列出了一切可能引致既視感出現的可能或原因,真正成因至今仍未 ...
1、內卷化效應就是長期從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水平穩定,不斷重複,進而自我懈怠,無漸進式的增長,無突變式的發展,對即將到來的變化沒有任何準備,完全缺乏應變能力。
2、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個人,進入內卷化狀態,根本原因就在於精神狀態和思想觀念。人們常說,信心決定命運,觀念決定出路。一個人如果總是自怨自艾,不思 ...
1、虹吸效應,又稱虹吸現象,物理上原本是指由於液態分子間存在引力與位能差能,液體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雖然水兩邊大氣壓強相同,但由於水位差,水壓大的一邊由於重力下流,水壓小的一邊由於大氣壓上流,直到兩邊的大氣壓力加水壓相等,容器內的水面變成相同的高度,水就會停止流動。
2、利用虹吸現象很快 ...
“邊際效用”也叫做“邊際效應”,是指每新增(或減少)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它對商品或服務的收益增加(或減少)的效用,也就是“商品或服務量”的斜率。
商品是為了出售而生產的勞動成果,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會計學中商品的定義是商品流通企業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