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彝族村寨跳弓節
那坡彝族村寨跳弓節
那坡彝族村寨的傳統跳弓節
跳公節,為期三天,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彝族村寨的傳統節日。
跳公節是彝族對擊敗外族侵略取得勝利的一種慶祝活動。慶祝活動歷史至少有上千年,後人一直沿襲下來以示紀念。
跳公節即跳弓節,彝語稱為“嘈契”,意為“跳弓舞”,也稱“孔夠”,意為“快快樂樂,祈禱祝福”。跳弓節是居住在那坡縣桂滇交界地區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各個村屯過節的具體日期雖不盡相同,一般都在每年農曆四月上、中旬舉行。節的來歷,據傳是有一位祖先曾率領彝人在保衛疆土的戰鬥中被敵人圍困在大山竹林中,情況十分危急。後他們以竹子製造弓箭,奮起反擊,終獲勝利。凱旋迴來,受到族人的熱烈慶賀,久而久之,遂成風俗節日。
跳弓節的活動內容極為豐富多彩,而以祭神和歌舞為主,整個節日活動要舉行三天才能結束。第一天,先祭祀祖先和天地眾神。祭完神後,人們集中到村寨場坪跳集體舞,表現以前慶祝勝利歸來的場面,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第二天晚上,人們又到各家各戶去跳,互祝和平生活。在兩天的跳舞過程中,還不時穿插具有特定內容和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動。第三天是做“三朝”,主題是上坡祭山,祭山結束後,來參加節日活動的客人要立即離去,否則便被視為不友好。等客人走完,全村男女凡能幹活的都得於當天下地幹一門活路,表示人勤神佑,今年定將獲得好收成。
歡慶節日的彝族,殺豬宰鴨,身著民族服裝,踏起彝族獨特的舞步,吹起自制的葫蘆絲,擊起古老的銅鼓,張張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快樂。跳弓節在舞蹈、樂器、服飾等方面都顯出濃郁的古色古香的民族風情。
彝族村寨"祭雨節"
5月3日是彝族傳統的“祭雨節”,雲南大部分彝族聚集村寨都在立夏節令到來前的這天,舉行了傳統習俗“祭雨節”,求天降雨保裁種,盼望五穀豐收。
今年乾旱,“祭雨節”比往年熱鬧。一大早,小編來到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辦事處彝族放姑村。見該村男女老少,一大早就用紅綢將宰殺好的豬雞捆紮好,肩挑人扛,順著山間小道,搬運到離村子不遠的上頂上,從山腳到山頂的路已鋪上一層綠色的青松毛。山頂上有一個土主廟,廟裡設有“放姑村祭壇”,壇前供奉祭祀用品。寨子裡的一些老人將搬上山的豬雞放在祭壇前供奉,她們跪在壇前默默祈禱:“天降甘露,五穀豐登……”。
團結街道辦事處彝族官員李錦此時也來到彝族同胞中間和大家共慶節日。他說:“放姑村屬律則村民委員會,這裡有5個彝族村寨,今天全都舉行了彝族傳統習俗“祭雨節”,彝族胞透過“祭雨節”求雨保裁種,盼望豐收。同時也希望大家透過勤勞雙手,共同建設彝家新生活”。
據悉,今年乾旱,放姑村和其他村一樣,300多畝山地小春糧絕收,人畜引水十分困難。團結街道辦事處及時籌集資金10萬餘元,從3公里外的山箐水庫引水進村,幫助放姑村彝族同胞度過難關。
苗族的跳花節
跳花節是古代苗族傳統習俗,流傳地域廣泛,文化內涵深厚,一般在農曆二月十五舉行。內容主要有:跳日跳月,祭天祭地,跳鼓跳笙,拜祖拜師,跳花和絕技,它是苗族青年男女進行社會娛樂和對歌求偶的節日。
男女老幼著盛裝赴節,在場上比服飾、比工藝、比歌舞,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嬉笑打鬧,搶“花背”、討信物。盛大的節日慶典,熱烈奔放的習俗風情和斑讕多姿的民族服飾構成了異彩紛呈的絢麗畫卷。
苗家絕技讓遊客歎為觀止,苗族姑娘的精美頭飾成為“跳花節”上一道靚麗的風景,而跳花飛歌更讓遊人流連忘返。
跳花節的時候,未婚男女得背上背扇扇面、銀飾品。花樹被裝扮的很漂亮,放在場中,樹下放了很多的物品,然後圍繞著花樹有各樣的活動。主持人敬酒,吹奏起蘆笙,很多的青年男女開始隨音樂而舞蹈,這些舞蹈多樣,蘆笙曲也各類,非常的有節日氣氛。
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每到節日的時候,苗族人民都會吹起這蘆笙,比較的歡快動聽,非常的美妙。一般來說,那些未婚的蘆笙手既吹的好,又會跳舞,也是可以展示自己的好機會,既能得到大家的讚揚,又可以得到姑娘們的青睞。
在蘆笙舞中,最精彩動人的場面莫過於喝“蘆笙酒”了,吹蘆笙的小夥子們在舞到最熱烈時,突然蘆笙奏出一聲高音,一群苗家漢子同時後仰倒地,頭肩著地,雙腳朝天倒立起來,邊吹蘆笙邊拔出酒葫蘆飲酒,喝一口吹一陣,直至喝完後一個鯉魚打挺騰躍而起,接著樂曲節奏加快,舞步變急,雙腳強轉,時起時伏,酒助舞性,舞飛樂狂,把整個花場帶入一片歡騰之中。
除了這些跳舞,其它的場地上還會有賽馬、摔跤、吹嗩吶等傳統的活動,更加的豐富了跳花節活動。早些時候都是男子吹蘆笙,女子跳舞,不過現在不止是男子吹蘆笙,也有女子吹蘆笙、舞蹈。
年輕人吹蘆笙跳舞,談情說愛;老年人們則會親訪友,一邊吃著用塑膠袋裝的白花花的大米飯和肥肥的臘肉,一邊與難得相見的親友訴說一年的生活。老年婦女們還會互相唱著“苦情歌”,交流一年來勞作和生活的情況。
跳花節的整個活動分為五個部分:砍花樹、請花樹、栽花樹、收花樹、送花樹。跳花節一直要持續三天,三天後才收花樹、送花樹。
送花樹的禮儀十分隆重,花樹前有開路儀仗隊,且行且鳴鞭炮、吹蘆笙。送花樹是跳花節的最後一項活動,這棵花樹必須送到一個背靜的不被牲畜踐踏的地方或巖洞中,花樹安放完畢,主送者——寨老要面對花樹誦唸:“花樹送到石旮旯,快長快發快開花。花樹送到大巖洞。開花結果保苗家。”
嘎苗族跳花節
嘎苗族跳花節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十,這一天是六枝特區梭嘎鄉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跳花節。
梭嘎苗寨是亞洲第一座露天生態博物館,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民族習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飾、民族工藝、民族建築等,內容豐富多彩,風情古樸濃郁,是研究中國民族文化的活標本。
長角苗苗胞的跳花節是巳沿襲數年,開展 ...
海馬舞:彝族村寨的“狂放歡歌”
一人扮馬郎耍馬,四人扮烈馬,其餘三人配合舞蹈激烈的節拍,以鈸、鑼、鼓伴奏。這是貴州彝族人特有的“海馬舞”。
事實上,海馬舞在彝人族群中已延續了2000年。作為黔西南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海馬舞據傳最初由東漢末年的南蠻王孟獲所創,現流傳於普安縣地瓜鎮格拱、三板橋鎮梅子井一帶。在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 ...
跳宮節
在雲南省的富寧、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那坡等地,每年農曆四月間要過跳宮節。各地的節日時間有區 別,有從四月初三開始的,也有從四月初八或十一開始的,節日活動連續三天。
第一天要稱舉行請鼓儀式,由那公(寨主)、宮頭(總管)等人身著古裝,帶著準備過節的村民去請那摩(年 紀最大的頭人)起銅鼓過節。那摩應允後就領著大 ...
水城南開苗族跳花節
位於市中心區以北50KM水城縣南開鄉三口塘村,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是當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慶的傳統日子-“跳花坡”,這天,四面八方的數萬名苗族同胞,不辭辛苦,揹著乾糧,穿上最心愛的盛裝,聚集南開鄉三口塘,參加這盛大的節日,屆時,苗族男女青年吹著蘆笙,跳起熱烈、狂放的蘆笙舞,充分表現了苗族同胞的熱情、豪 ...
跳花節(苗族)
跳花節是安順苗族最為隆重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跳花”一詞仍漢名,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得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苗語稱跳花為“歐道”,意為“趕坡”。跳花日期全都在農曆正月間舉行,現仍有24處固定跳花坡。節日期間,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節日 ...
彝族的操兵節
農曆六月二十六日,是彌渡縣福長村彝族繼火把節之後的又一盛大節日——操兵節。這一天,阿畢唄(大王)召集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到土主廟內進行祭祀娛神、操練“士兵”,祈求五穀豐登、清吉平安。據考證,這一節日在中國的其它彝族地區已失傳。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紅巖鎮福長村有113戶,385人,村民為彝族臘羅支 ...
苗族人的娛樂活動——跳花節
跳花節
“四月八”跳花節是苗族的傳統節日,每逢農曆四月初八,苗家人民都會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地慶賀。起初是為了慶賀牛的生辰,因為牛是苗族的準圖騰。隨著歷史的演進,四月八增添了紀念苗族英雄亞宜的內容,成了具有祭祖、聯歡、緬懷英烈等多種意義的盛大節日。如今,“四月八”跳花節已成為集民俗、音樂、舞蹈、服飾等多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