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6月初四開始的為期5天的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專案。
每年農曆6月初四開始的為期5天的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專案。
那達慕大會起源
“那達慕”是蒙古語譯音,即“娛樂、遊戲”之意。作為蒙古族牧民的傳統娛樂競技活動,“那達慕”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地區特點,發展至今,那達慕大會已是具備完整規模的年度體育盛會。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專案。
那達慕大會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那達慕,摔跤選手為512名,駿馬300匹左右,會期7~10天;中型那達慕,摔跤手256名,馬100~150匹,會期5~7天;小型那達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馬30或50匹左右,會期3~5天。無論何種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均可報名參加。
“那達慕”有悠久的歷史。在蒙古族史詩《江格爾》中雖無“那達慕”的直接記載,但從詩中關於西征、祝捷的描寫,已可略見“那達慕”的雛形。“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適應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蒙古族素有“馬背上的民族”之稱,英勇善戰,崇尚武技。五月至八月可謂是蒙古人的黃金季節,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打馬鬃、馬駒節、廟會等均在這個季節裡舉行。蒙古語的喜慶、聯歡、盛會謂之“乃日”,比如敖包盛會就稱作“敖包乃日”,馬駒節就稱“珠拉格乃日”,成吉思汗與將士子弟聚會稱“烏日森乃日”等等,這些盛會都舉行相應的娛樂競技,即“那達慕”。
歷史上“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據《蒙古秘史》有關記載,這一活動最晚當形成於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後不久。公元1225年銘刻的《成吉思汗石文》說,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為慶祝勝利,在布哈蘇齊海地方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功會,會上舉行了射箭比賽,即“那達慕”。那以後,多少個世紀以來,每逢慶祝戰功、祭旗點將、軍民歡聚、盟旗聚會以及敖包祭尊等都舉辦“那達慕”活動。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稱男子“三藝”。在元朝時,“那達慕”已經在蒙古草原地區廣泛開展起來,並逐漸成為軍事體育專案。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以蘇木(相當於鄉)、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建國後,對這個民族傳統盛會的稱謂,大致經歷過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那達慕”或“乃日”——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那達慕大會這樣一個過程。
那達慕大會傳統專案
蒙古族象棋
爭強半勝的蒙古族象棋,是那達慕大會上引人入勝的遊戲專案之一。
清朝年間,蒙古族象棋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口北三廳志》中就記錄了蒙古族象棋簡單的規則和玩法。
追宗溯源,蒙古族象棋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在古印度,它是一種叫作“卻圖郎卡”的棋,可四人同時遊戲。公元七世紀,傳到阿拉伯,叫作“沙特拉茲”。十五世紀後傳到歐洲,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國際象棋,因而可以說,蒙古象棋和國標象棋同出一源。
在成吉思汗西征後的十三世紀三十年代,這種棋藝就先於歐洲而傳到草原了。它是隨著蒙古草原絲綢之路的延伸,經過波斯在蒙古族中流行起來的。它的棋盤是由顏色深淺交替排列的六十四個小方格組成的正方形,與國際象棋的的棋盤一模一樣。淺色的叫白格,深色的叫黑格,棋子也分白黑兩種,共三十二個,雙方各有一王、一帥、雙車、雙象、雙馬和八個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駱駝,把兵刻成獵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遊牧生活的氣氛和特色。據《綏遠通志稿》記載,蒙古象棋“以小木雕成各種模型。計諾彥二。獅虎各一。駝馬各四。車輪二。寶盆二。小獅八。小虎八。共計三十二枚。弈時,雙方各持十六枚。一方為諾彥、獅、駝、馬、車輪、小獅。一方為諾彥、虎、駝、馬、寶盆、小虎。兩方公塗紅黃二色。用方紙畫為六十四格。各佔三十二格。弈法;置棋子於方格中間,後行八格中,二格置諾彥與獅子。左右置駝、馬、車輪。前八格各置小獅一。對方佈置亦如之。對弈時誰先走誰後走,沒有一定規矩。官長或右、或左、或前,只走一步。獅與虎左右前後斜可走八面。駝向前斜面。馬走拐格。車輪、寶盆如象棋之車,可走前後左右。小獅、虎向前走一步,若走至對方底格,即可當虎獅之用矣。以困死一方諾彥為終局,其中運用無窮。”
在民間,玩蒙古象棋仍然是古波斯的走法,這也是國際象棋原來的走法。蒙古象棋蒙語叫“沙特拉”,很顯然,這是阿拉伯“沙特拉茲”的轉音。
蒙古象棋本身還是一種優美的木雕藝術品。
蒙古族布魯
一項奇特有趣的運動專案,在那達慕大會上常常要受到觀眾的歡迎和睛睞。那就是蒙古民族人人所喜愛的遊戲——“布魯”。
布魯,蒙古語為棒的意思。“布魯”遊戲就是投擲的遊戲。布魯的形狀象一把鑣刀,分為擲遠布魯和擲準布魯。擲遠布魯叫“海雅木勒”,擲準布魯叫“圖拉嘎”。也有二者兼備既能擲遠又能擲準的,頭頂處包有鉛頭或銅箍環。
布魯是產生於狩獵時代的狩獵工具,作為禦敵和打獵的武器,很早就在蒙古草原牧民中間使用了,後來漸漸地演化成了一種單純的娛樂活動。關於賽布魯,至今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在草原上流傳。
王爺府有一位名叫海日圖的公主,生得很漂亮。海日圖從小就喜歡玩布魯的遊戲,高超的技藝在方圓幾百裡的草原上都很聞名。海日圖長到了出嫁的年齡,王爺說:“海日圖,金鷹飛得再高也要有歸宿,公主長大了怎能不嫁人呢?”海日圖說:“讓那些公子哥們與我賽布魯好了。”結果,這些公子哥們全都賬在了海日圖的手下。海日圖又與牧民青年進行比賽,最後輸給青年牧人巴特爾。海日圖就要與巴特爾結親了,草原上降下一片喜氣。但在成婚的那天晚上,狠心的王爺白音諾彥下令殺害了巴特爾。後來,草原牧人為了紀念海日圖和巴特爾,便在那達慕大會上舉行賽布魯活動。
布魯遊戲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很流行。投擲的方法與手榴彈相類似,可以鍛鍊力量、速度、靈巧以及準確的目測能力。
布魯的製作簡單,比賽場地也比較簡單。只要有一長方形的平坦場地,在三十米處立三根圓木杆,投擲就可以進行了。
8月19日,作為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主體活動之一的鄂爾多斯那達慕大會在內蒙古成吉思汗陵旅遊景區隆重召開。這是馬隊在鄂爾多斯那達慕大會上繞場表演。新華社小編鄭煥松攝
這是演員們在鄂爾多斯那達慕大會開幕式上表演以弓箭為主題的舞蹈。新華社小編鄭煥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