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年,弘曆親臨南苑檢閱八旗軍的佇列及各種兵器、火器的操練活動,乾隆帝每3年大閱一次,以壯軍威,鼓士氣。
乾隆秋獵圖系弘曆29歲時的戎裝像,精神煥發,亦系郎世寧的盛年佳作。但此時畫家對傳統中國繪畫尚處在學習階段,圖中的表現技法基本上是採用中國傳統的繪畫工具和材料而取得了西方細筆油畫的藝術效果。作者減弱了對景物、人馬的素描手法,以平光處理明暗,線條在起到輪廓線的作用後幾乎被色彩隱去,天空中雲彩的畫法全出自西法,近景的草葉近乎西方的靜物寫生,只有遠山的結構保留了清宮寫實山水的一些程式。
乾隆四年,弘曆親臨南苑檢閱八旗軍的佇列及各種兵器、火器的操練活動,乾隆帝每3年大閱一次,以壯軍威,鼓士氣。
乾隆秋獵圖系弘曆29歲時的戎裝像,精神煥發,亦系郎世寧的盛年佳作。但此時畫家對傳統中國繪畫尚處在學習階段,圖中的表現技法基本上是採用中國傳統的繪畫工具和材料而取得了西方細筆油畫的藝術效果。作者減弱了對景物、人馬的素描手法,以平光處理明暗,線條在起到輪廓線的作用後幾乎被色彩隱去,天空中雲彩的畫法全出自西法,近景的草葉近乎西方的靜物寫生,只有遠山的結構保留了清宮寫實山水的一些程式。
郎世寧的《百駿圖》描繪駿馬。此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可謂曲盡駿馬之態。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著整個馬群,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係。
《百駿圖》長卷洋洋灑灑,塑造了一大群或站或臥、或翻滾嬉戲、或打鬥覓食的駿馬,它們聚散不一,自由、舒閒。畫作中除了上百匹駿馬之外,還有人物、山水、草木,無不精緻寫實,形象逼真,給予人們足夠的空間,令人產生無邊的遐想。同時花卉的形態和神態作者也透過西畫的透視和光感等技巧表現出來,畫得相當精細,立體感強。
郎世寧,是義大利人,生於米蘭,清康熙五十四年到中國,隨即入宮,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由於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先後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乾隆二十二年,郎世寧正值七十大壽,為此,皇帝還特地為他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