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劇,俗稱“金華戲”,中國浙江省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文化為中心,流行於金華、麗水、臨海、建德、衢州、淳安等地。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婺劇吧。
婺劇發源於金華,是金華最古老的戲曲。她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當地的人們有的叫她為農村戲,俗稱金華戲,是浙江省第二大劇種,因金華歷史上素稱婺州而得名。她擁有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大聲。婺劇在金華這個擁有濃厚藝術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比發源於江蘇崑山,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崑曲只晚200年。
婺劇是一個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劇種,藝人多系農民出身。以前,農閒時出外組班演戲,農忙回家生產,直到抗戰初期才開始有固定的班社出現,長期流動於鄉村演出,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婺劇在表演藝術上以鮮明生動與強烈粗獷相結合,不但保留了許多傀儡、儺舞、目蓮戲等古老的表演動作和程式,且擁有變臉、耍珠、舞叉、竄火、竄梁、穿刀、十八吊等大量特技表演。
“以前,婺劇團的戲班子到了某個村子演出,不管有多忙,大夥都要撂下活去看戲。附近鄉村的人,也會趕去湊熱鬧。如果是專業劇團來演出了,那更是萬人空巷,連房頂都會擠滿人。”金華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藝術處處長樓存記向記者描述了他印象中的婺劇。“看戲的時候,最開心的就屬小孩子了,不僅能看戲還能吃到許多好東西,那個開心勁就別提了。”每當正月裡或到了特殊的節日,金華農村的婺劇團演出,可謂忙的不可開交。這時農村“雞毛換糖”的小販也忙著趕過去做生意了。
婺劇的出現也同時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寫戲人”方景昊的說法證實了婺劇在金華的火爆。方景昊常年在金華農村走動,看哪些村子要演戲,能出什麼樣的價格,然後根據每個村子的要求,跟相應的婺劇團聯絡。“現在農村人有錢了,都爭著要看戲,比如廟會開光、節慶什麼的。尤其是正月裡,劇團根本忙不過來。有些好的劇團,一年能演出500多場。”據瞭解,金華目前有專業劇團10多個,農村劇團近百個,平均一個劇團一年能演出300場左右。婺劇成為金華農村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婺劇老劇種煥發出新光輝
京劇是國劇,可婺劇是京劇的祖宗。戲劇大師、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生前說過:“京劇的前身是徽戲,京劇要尋自己的祖宗,看來還得到婺劇中去找。”梅先生說得很有道理。
婺劇,俗稱金華戲,是徽劇進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它源於明朝中葉的弋陽腔和明末的義烏腔,吸收西秦腔、石漮腔等唱腔所塑成。在明末清初,由於戰亂,使大批皖南人移民金華,帶入了徽戲,逐漸合流,構成了以徽戲為主體的戲劇劇種———婺劇。
同治初年,金華本地就有徽班30餘個,農村的“太子班”(業餘徽班)以千計數,足見其盛。當時的藝人,足跡遍及窮鄉僻壤,為農民演戲,廟會、集市更顯鬧猛,有時一個地方,會有兩三個戲班同時演出,互相擺行頭、亮角色、比高低、爭觀眾,唱“對臺戲”,在競爭中不斷提高。在長期舞臺實踐中湧現出一批群眾歡迎的名演員。解放初期的有周越先、徐京福、周越桂、徐汝英等;近一些的有鄭蘭香、吳光煜、葛素雲等;再近一些的有陳美蘭、張建敏、周志清、朱元昊等人。
婺劇保留了大量優秀徽戲劇目與珍貴史料,如《列國記》、《龍鳳閣》等,有的已是海內孤本。不少大戲,至今仍能從婺劇徽戲中找到原來的模樣。在表演方面,保留了徽戲許多獨特古樸的程式與技巧。以臉譜為例,目前,除京劇外,也只有川劇和婺劇還保留自身的獨特的臉譜系統,婺劇臉譜有200多種;又如婺劇的表演方面,上世紀40年代,婺劇服裝無水袖,故演員的功夫多在手指與手腕上,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再如,其行當,角色十分複雜,多達十五六種,角色分工嚴密,一般不串演,十分講究。
解放前,老藝人生活艱難,走街串巷,風餐露宿,生活沒有保障,長年累月在農村演出,深受農民群眾喜愛。解放後,該劇種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1952年底,浙江省文化局以衢州婺劇實驗團解散後留省文工團婺劇組人員與大榮和班合併建立浙江婺劇實驗團。1956年元旦,以婺劇訓練班為基礎整頓婺劇實驗團,成立了浙江婺劇團。為保留婺劇的地方特色,把原定設在杭州洪春橋的團址改設在金華。
浙婺在堅持為人民群眾演出外,還擔任了出國演出任務,把這門藝術介紹到國外;在保留傳承婺劇傳統藝術外,推陳出新,兼收幷蓄了其他劇種的長處,取得令人可喜的成就。音樂創造了新的板式,豐富了伴奏樂器;舞美也從簡到複雜,有了不少創新;在表演上繼承、吸收,使之特色更濃郁;在創作上,整理了《西施淚》、《斷橋》、《對課》、《僧尼會》等。
1960年3月18日,毛領袖在觀看《對課》演出後,接見演職員時稱讚道:《對課》改得好,有新意,神仙鬥不過凡人,老不如少,想佔便宜的人佔不到便宜。令人欣慰的是“又有新聲說婺州”。
新一代婺劇人,創造了婺劇的新輝煌。在出作品上,新創作了《白蛇前傳》、《賀家橋邊》、《夢斷婺江》、《江南第一家》、《崑崙女》等,多次獲國家獎、省級獎;在出人才上,湧現了陳美蘭、張建敏等一批新秀,陳美蘭、張建敏獲戲劇界最高獎梅花獎,陳美蘭還獲文華獎,一批新演員脫穎而出.
在出效益上,浙江婺劇團繼承了為農民演出的光榮傳統,2003年12月,該團榮獲“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光榮稱號,被全國和省市級媒體多次報道。在送婺劇下鄉同時,2004年該團成立了“三農藝術團”、後又成立“歌舞團”,將更多精彩的劇目獻給農村、農民。2006年1月至6月僅半年時間,浙江婺劇團在金華城鄉23個村(社群)演出163場。前輩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
我國是戲曲之鄉,西區的種類繁多,湖州的湖劇就是其中之一。湖劇原名為灘簧,體現出了湖州的說唱技術,不僅語調清新流暢,而且帶有濃郁的江南情調。人傑地靈的湖州文化是湖劇的發展搖籃。那麼,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湖州最具代表性的戲曲:湖劇吧。
湖劇原名湖州灘簧,是一種漢族地方戲曲。主要流行於浙江湖州、嘉興地區及杭州的餘杭、臨安,江蘇的吳江、宜興,安徽的廣德等地,已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因吳興舊屬湖州府,故1951年定名為湖劇。湖劇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情調,不僅語言親切柔和(採用本地吳語方言湖州話演唱),曲調清新流暢,而且表演文雅細膩,宜演悲歡離合的家庭愛情戲。
湖劇,1951年改為今名。產生湖州,流行行嘉興及餘杭、江蘇吳江一帶。它是由曲藝形式於清道光年間發展成為戲曲形式的。先後經過三個發展時期,即清道光、咸豐年間至1924年,稱為“小戲時期”,多為“二小戲”與“三小戲”,如《拔蘭花》等,唱腔稱為“小戲調”,夾唱民歌小調;
1924年至1949年為“本灘時期”,除小戲外,已出現“四亭柱”清裝大戲及移植的統傳戲如《雙珠鳳》、《珍珠塔》等,號稱“九十六本大戲”,唱腔也由“小戲調”發展為“本灘調”和“燒香調”等。新中國成立後,進入“劇本戲”階段,1956年,《麒麟帶》改編的成功是其標誌,創作、改編、移植,成為主體。
湖劇保留有大量明清時期的浙北民歌,是湖州民歌的寶庫;男旦“陰陽嗓”的唱法在我國戲曲劇種較為罕見;舞臺“十八個半音韻”與吳語方言(湖州話)韻相合,具有一定的語言學研究價值。如今劇團名存實亡,瀕臨滅絕,正在搶救與保護之中。
戲劇特點
早期的湖劇是界於湖州小戲與湖州說唱灘簧(湖灘)之間的一種漢族說唱表演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講,早期湖劇是從湖州說唱灘簧曲藝中的湖州琴書發展而來的,而湖州琴書的另一說唱曲藝,湖州三跳有著許多相同之處。早
期的湖灘藝人往往小戲、琴書、三跳皆擅長,藝人們合起來則表演灘簧小戲。分散則說唱三跳、琴書。因此,論湖劇的淵源,自然也就要從湖州三跳及湖州琴書的發展而論。
傳統劇目
湖劇的傳統劇目有小戲《拔蘭花》、《馬浪蕩》、《借披風》等七十二出,大戲有《借黃糠》、《庵堂相會》、《活捉姚麒麟》等九十六本。另有現代戲《太湖紅浪》等。其中較常演的有《陸雅臣》、《借黃糠》、《庵堂相會》、《賣妹成親》以及看家戲《姚麒麟》。這類劇目大多以反映家庭愛情婚姻為主。
2007年6月,湖劇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飲料相信大家每天都會接觸,而飲料中的珍珠奶茶就是飲料中的重量級,作為時下很多年輕人熱愛的飲料,已經傳遍大街小巷了,而珍珠奶茶又是從哪裡起源的呢?更瞭解珍珠奶茶對於瞭解臺北文化還是很重要的。
珍珠奶茶,又稱波霸奶茶,簡稱珍奶,是一項流傳於臺灣的茶類飲料,將粉圓加入奶茶之後,就成為珍珠奶茶。由於口感特殊,所以相當受到青少年歡迎。
珍珠奶茶一般使用較大顆粒的粉圓,烹煮後的直徑約在7毫米以上,否則直徑太小時很容易滿嘴珍珠,也不方便吞嚥咀嚼。但大多數的珍珠奶茶商家仍有提供小顆粉圓的珍珠。當然也有一種“琥珀珍珠”這種珍珠是用100%的紅糖來做的。
珍珠奶茶是臺灣“泡沫紅茶”文化中的一種,雖然只是在奶茶中加入木薯粉圓,但卻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飲料與小吃之一。
臺灣有二間店鋪宣稱是珍珠奶茶發明者。一說臺中市經營泡沫紅茶店“春水堂”的劉漢介先生,自稱於1983年開始實驗製作奶茶,又說是店內女職員無意中調製成功。當時所加材料為水果、糖漿、糖漬地瓜、和粉圓。他推出的奶茶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受到歡迎,但是偶然機緣下,經一家日本電視節目的訪問後,終於吸引了生意人的注意。
另一說則是臺南市翰林茶館塗宗和先生所發明,據稱約1987年在鴨母寮市場見得白色粉圓而得到靈感。故早期珍珠為白色,而後才改為黑色今貌。但這兩間店皆未申請專利權或商標權,使得珍珠奶茶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人民飲料。
您也許還喜歡:
各地婚禮大不同,長春結婚習俗
誕生諸多文人墨客的聖地:唐山樂亭
曾風靡全國的紹劇文化
精妙絕倫的廣州刺繡文化
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形象栩栩如生,表演以形寫神,追求神似,以醜寫美,寓莊於諧,達到滑稽與崇高的完美結合,發人深省,令人神怡。那你知道高甲戲柯派女丑又是怎樣的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可能感興趣》》戲曲的靈魂:高甲戲的音樂特點解說
柯派高甲戲醜行表演藝術形象栩栩如生,表演以形寫神,追求神似,以醜 ...
舞蹈是人們在慶祝節日時渲染節日氣氛,表達自己內心感情的一種方式。中國有56個民族,舞蹈文化傳承下來後每個民族的舞蹈都獨具特色,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更是把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舞蹈裡,讓人嘖嘖生嘆。那麼,你知道拉祜族的蘆笙舞嗎?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拉祜族文化吧!
蘆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在節日集會 ...
冷麵,不用質疑,肯定是冷著吃的。據朝鮮族文化記載,冷麵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朝鮮族人民最喜歡的一種食物,也是朝鮮族飲食的代表。
美味可口的冷麵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大家想聽嗎,那就隨小編一起看看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飲食:冷麵吧。
朝鮮族冷麵的簡介
冷麵,起源於高麗朝時期,已有200多年的 ...
非物質分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聯絡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今天我們就看下煙臺文化的非遺吧。
膠東大鼓是一種山東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伴奏樂器為三絃、書鼓、鋼板(上為月牙形,下為長方形)。屬板腔 ...
如果要去臺灣旅遊,那麼就會去高雄了,而高雄的代表夜市就是六合夜市了,一進到六合夜市,就看到木瓜牛奶的攤子,六合夜市是高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六合夜市!
六合夜市位於高雄市,六合夜市距高雄火車站約十幾分鍾路程,沿中山路直行後右轉至六合路即可到達。六合夜市的前身為大港埔夜市,原本為聚集於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合了乞巧習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習俗。七夕節除了浪漫的愛情文化之外,傳統美食也有很多。
七夕節的傳統美食
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 ...
1、漢族,漢族的民族服裝為漢服,中式服裝之一,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體現了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2、苗族,簡稱苗服,苗服的主要特色是其光彩奪目的銀飾;
3、俄羅斯族,俄服與中原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