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批次號,是印刷時按順序和版本隨機產生的, 每張人民幣的批次號是唯一的。
字母沒有特殊含義,但根據這兩個字母,可以查出來以下資訊有:
1、此張人民幣的印刷場地,印刷班次,質檢班次。
2、此張人民幣的使用方向。
那是批次號,是印刷時按順序和版本隨機產生的, 每張人民幣的批次號是唯一的。
字母沒有特殊含義,但根據這兩個字母,可以查出來以下資訊有:
1、此張人民幣的印刷場地,印刷班次,質檢班次。
2、此張人民幣的使用方向。
鉛筆上的h表示什麼意思 鉛筆上的字母分別是什麼意思
筆芯的硬度。鉛筆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
排列方式(由軟至硬)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硬度等級。
H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它的鉛芯越硬,顏色越淡。B前面的數字越大,表示鉛芯越軟,顏色越黑。鉛筆桿的分類正是按照筆芯中石墨的份量來劃分。其中H類鉛筆,筆芯硬度相對較高,適合用於介面相對較硬或明確的物體,比如木工劃線,野外繪圖等;HB類鉛筆筆芯硬度適中,適合一般情況下的書寫,或打輪廓用;B類鉛筆,筆芯相對較軟,適合繪畫,也可用於填塗一些機器可識別的卡片。比如,我們常使用2B鉛筆來填塗答題卡。另外,常見的還有彩色鉛筆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彩色鉛筆,主要用於畫畫 。
鉛筆的起源:
1662年在德國紐倫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施德樓鉛筆廠。後來德國人F·卡斯特在紐倫堡市建立了法泊·卡斯特石墨鉛筆廠,採用硫磺、銻等作粘結劑與石墨加熱混合製造鉛芯,使石墨鉛筆桿製造技術前進了一大步。法國N·J·康德首次採用水洗石墨的辦法,使石墨的純度提高,並用粘土將石墨粘結制成筆芯,此法被稱為康德法。為鉛筆工業奠定了基礎。後來,法國化學家孔德經過反覆試驗,改用黏土作增固劑,製出的筆芯比原先還要堅實耐磨,而且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石墨礦,直到2019年仍在使用。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一根黑鉛芯,再把兩根木條對拼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桿。
發展:
第一階段
石墨的誕生:此時的“石墨鉛筆棒”還處於僅僅滿足可以書寫的原始階段;
1564年,在英格蘭一個叫巴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石墨。很快,當地的一些牧羊人發現,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受此啟發,人們把石墨塊切成小條拿來寫字和繪畫。但石墨條很容易弄髒手,而且容易折斷。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先把石墨礦石研磨成粉末,用水沖洗去雜質,獲得純淨的石墨粉;接著,他又在石墨粉中摻入硫磺、銻、松香等物質;然後再將這種混合物加熱凝固,並壓制成筆的形狀,這是鉛筆最早的雛形。
第二階段
木製筆桿的誕生:經歷百年的發展後,此時的“鉛筆”進入了其自身演變的初級階段,木製鉛筆桿的出現,成為“鉛筆”的半成品,市場上主要為此類鉛筆桿,使用者需要經過再次削制才能使用。
以2017年的眼光來看,孔德發明的“鉛筆”實際上還只是鉛筆芯。給鉛筆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務,是1812年,美國一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完成的。門羅發明的機械可以切割出長5至18釐米的標準化細木條,並能在細木條中間挖出一條剛好適合鉛筆芯的凹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把兩條木條對緊、粘合,這就製成了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鉛筆桿。直到2018年,這仍是製造普通筆桿的標準流程。
第三階段
帶帽鉛筆的誕生:隨著鉛筆的大量使用,傳統鉛筆桿的一系列問題也暴露無遺,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煩惱,例如:使用不衛生、筆尖易折斷、不易攜帶等,都給鉛筆行業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而帶帽鉛筆的出現則解決現代鉛筆行業在產品創新上所遇到的發展瓶頸。
牙膏底部顏色上的字母,就是程式碼表示生產的地方或批次的含義,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牙膏底部的顏色是在流水線上自動灌裝的,尾部封口是電子眼監控的,那個就是給電子眼掃描的點,掃到那個點,就在那個位置封口。所以所有的牙膏顏色條都在封口的位置,常見的顏色有黑、紅、藍、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