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鍾南山2020抗疫事蹟

鍾南山2020抗疫事蹟

  1、抗疫英雄事蹟鍾南山(一)

  美國著名政治家基辛格曾說過:“中國人一直都是幸運的,他們總是被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的確,馬邑之謀失敗後,衛青霍去病出現了;中國需要原子彈時,鄧稼先回來了;新冠病毒襲來時,鍾南山院士站出來了。他如一位掌舵人,帶領著人民,帶領著白衣天使團隊,在抗擊疫情的路上劈波斬浪地向前航行。

  鍾南山院士,一位愛國,心繫百姓的國士。前些日子,鍾院士被採訪的影片刷屏了各大社交媒體。影片中,當他提到武漢人民開窗高唱國歌時,他那平日堅毅,不屈的目光變得平緩,疲憊的雙眼中泛著淚光,他的聲音有些哽咽,有些顫抖,他用激動而堅定的語氣說道:“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說完,一顆在眼中徘徊許久的淚珠終於奪眶流出。這淚必是熱淚,是一位院士拳拳愛國心的流露。鍾爺爺不顧個人安危,為國為民,勇敢的站在抗疫第一線。相信,有了鍾院士的這句話,醫生護士們有了鬥志,人民群眾們有了戰勝病毒的信心。“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鍾爺爺濟世救人,國家有您,何其有幸!

  鍾南山院士,一位敬業,忘我的醫者。新冠病毒在武漢爆發,人們想的是尋找庇護,向後撤退。與其相反,鍾爺爺想的是衝在一線,堅守奮戰。還記得17年前,他說:“把重症病人送到我這兒來。”17年後,他依然逆行衝在前線,恪盡職守。在趕往武漢的高鐵上,他始終坐在座位上看檔案,研究病例。下了高鐵,迎來的是晝夜奮戰,與病毒擊戰的日子。累了,小眯一會兒;醒了,帶領著醫護人員繼續投身於重症監護室。這,就是鍾爺爺。雖榮譽加身,仍砥礪前行;不捨初心,治病救人,為醫學奮鬥。

  鍾南山院士,一位敢醫敢言,實事求是的領頭人。17年前,非典襲來,時任廣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的鐘院士,在記者會上否定了“權威人士”衣原體感染的說法,提醒人民群眾應對這種罕見病毒提高警惕。他言“無人敢言”之言,擔“無人敢擔”之責,將名譽置之腦後,追求真理。17年後,他亦是如此。首先確定“新冠人傳人”,告訴大眾應“早防預,備護具”。這個時候,最有權威的他,就是信念。人們相信他,才能眾志成城,抗“疫”新冠。鍾爺爺“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用依據說話,實事求是。這,就是科學家的閃光點。

  他,就是鍾南山。為國分憂,為民奔波,為醫學奉獻。這就是鐫刻在他生命中的品格。

  魯迅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2、抗疫英雄事蹟鍾南山(二)

  2020年,我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年,沒有了以往的喧囂、熱鬧,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有一位不可缺少的偉大人物:鍾南山爺爺!

  鍾爺爺出生於1936年,在醫學世家長大,一歲半時,失去了母親,被人在廢墟中找到。從小被父親所感染,成為了一名呼吸內科的醫生。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年過花甲的鐘南山院士身先士卒,衝在抗疫一線,救回了許多人。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鍾爺爺仍然衝在抗疫一線,並勇敢地說出了病毒是可以人傳人的,要我們帶好口罩,最好不要去湖北、武漢。就是鍾爺爺的這種敢於說出真相的品質,才讓病毒能漸漸被控制下來,不會大面積地傳染,擴散。

  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鍾爺爺學習,學習這種敢於說真話的品質,學習這種一輩子都在為醫學事業做貢獻的精神,學習這種敢於擔當,不懼怕病毒的思想。

  我們可以不衝在抗疫一線,也不一定要成為一名像鍾南山院士一樣的偉大醫生,我們只要能為祖國做出貢獻,哪怕是一名社群志願者,保證進入小區的人員都是體溫正常、身體健康的人,也是為祖國做出了一點小小的貢獻。

  我覺得鍾南山爺爺像路標,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也像太陽,驅散了全國人民心中迷茫的大霧。一個“山”字,就讓我感受到鍾爺爺的品質,他就像一座山一樣,是人民的靠山,也是中國的靠山!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致敬鍾南山院士和所有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的人!

  3、抗疫英雄事蹟鍾南山(三)

  有這樣一位人,他已年過八旬,卻依然冒著被新冠肺炎傳染的危險趕往武漢,他出生於醫學世家,父親鍾世攀是著名的兒科醫生,他曾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衝鋒陷陣,帶領醫療團隊研究SARS病毒……他,就是家喻戶曉的鐘南山院士。

  南山院士於1936年出生在南京,祖籍福建,如今已經有84歲高齡,卻依舊擠在趕往武漢的高鐵上奔赴抗疫一線與病魔作鬥爭。有人拍了這樣一張照片:高鐵上,鍾爺爺在餐廳一個窄小的座位上睡著了,滿頭銀髮的他微微蹙眉,桌上還擺放著一疊厚厚的未曾看完的檔案。這讓人看了既感動又心疼,淚水情不自禁溢滿了眼眶。

  到達武漢後,鍾爺爺和他的團隊進行了初步研究,確定了病毒會“人傳人”的結論,讓全國人民一下子高度防備。

  “想來想去,我只不過是一個醫生。”

  “武漢一定能挺過關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待在家裡,沒有特殊情況千萬別去武漢!”

  一句句平凡的話語仍然在耳邊久久迴盪。謙虛、敢正視真理、為民著想……種種精神都在鍾爺爺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不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嗎?當然,最讓我難忘的要屬鍾爺爺積極樂觀、永不服老的態度。

  在一次盛大的頒獎典禮上,鍾爺爺看到別人用“耄耋”這個詞語來形容他時,爽朗地笑道:“耄耋?我還沒這麼老吧?希望國慶80週年時我還能站在這兒和大家說話!”是的,鍾爺爺每天都忙於救死扶傷,醫治病人,雖然據他的妻子李少芬說他每天的休息時間極少,但他依舊熱愛運動、樂觀向上,更擁有一顆懂得追求的愛國之心。

  或許我將來不會學醫,但我依舊要學他那不驕不傲、永遠追求的精神,或許只是當一個平凡的教師,一名公司職員,一位管理人員,但我一定會勤奮努力,刻苦向上,為祖國開闢出一片絢麗多彩的新天地!

2020抗疫英雄簡短故事

  1、篇一:

  他是院長,也是病患。他叫張定宇。作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院之長,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漸凍症患者。行動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線堅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個電話,處理無數突發事件的他,無暇顧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妻子,始終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他說:“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別人眼裡風風火火的鐵血男兒,害怕失去摯愛的繾綣,溼了他的淚眼。一天睡眠不到兩個小時的張定宇,正在和病魔爭奪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以後我會被固定在輪椅上,我現在為什麼不多做一點?”張院長,您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英雄硬漢形象彰顯。

  2、篇二:

  1月29日這天,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了一段話:這一次我做了一個決定,所有從年底到現在為止的醫生,全部換掉,全部換崗。換成誰?換成科室裡所有的中共員。中共員在宣誓的時候不是說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著困難上。

  所以我開了個黨小組會議,說中共員的口號你平時喊喊可以,但這個時候,我不管你有什麼想法,對不起,現在你馬上給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為黨的約束上去也好,沒有討價還價,必須得上去。”一席話,充滿正能量!

  意外成為“網紅”之後,很多媒體要採訪張文宏,但他都一一拒絕了。“多一些時間,我們就可能多救一個病人。”

  3、篇三: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感染病學家,她主要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各類肝炎、感染性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診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時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為浙江取得抗擊“非典”勝利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在春運臨近高峰,武漢疫情呈蔓延趨勢時,她頂著壓力,幾度建議“封一座城,護一國安康”。黨中央迅速採納了她的建議,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擴散,這一舉措不知讓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歲的李蘭娟院士還主動請纓,進駐武漢,和武漢的醫護工作一起接診病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醫生。七十多歲的老人,一連7天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她怕一眨眼,鮮活的生命會從她指間溜走。

  她搶在時間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爾、達蘆那韋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為了儘快找到“對症下藥”的疫苗,她率領科研團隊,日夜兼程。

  她是我們生命的守護神。

2020抗疫十大人物

  1、鍾南山

  鍾南山是我國呼吸疾病領域內的學術帶頭人,積極推動呼吸病學的國際學術交流,擴大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在2003年抗擊SARS的戰鬥中,鍾南山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近年來鍾南山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多次參加社群義診、健康講座等活動。而在2020 年初,84 歲的鐘南山再度披掛出征。耄耋之年,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

  2、李蘭娟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訊息曝出,李蘭娟院士受國之所託,逆行武漢考察疫情。多年的經驗讓李蘭娟感受到事態之嚴重,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議“武漢必須封城”。她很清楚萬一疫情沒什麼大事,一生的名譽和聲望恐都將毀於一旦。但在她心裡,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她說“戰‘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那天起,她的萬千關切集中於病患、防治和不斷變化的疫情。每天武漢、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診開會出差,抽空接受採訪,釋疑解惑堅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過3小時。

  3、陳薇

  大年初二,陳薇帶領專家組進駐湖北武漢。她的到來充滿了低調,果斷、雷厲風行的解放軍作風。她是《戰狼2》Doctor Chen的原型,中國的世界級生化武器防禦專家,在非典之中立下顯赫功勞,救人無數的抗擊非典的傑出科學家之一,被譽為“埃博拉的終結者”。從阻擊SARS,到抗擊埃博拉,她總是深入為病患帶來救治的曙光。陳薇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疫情就是軍情,疫區就是戰場”,作為一名軍人,她聞令而動、敢打敢拼,展現了鋼鐵戰士的血性本色。

  4、張文宏

  當新冠疫情襲來,大眾被未知的恐懼包圍,張文宏的走紅幾乎是一種必然——他有真本事,敢講真話。很多場合,張文宏都拒絕談自己。他不以淚服人,他真誠務實,他勤奮認真,他從不夾帶私貨。數十年的鑽研讓他“出圈”,又不只是曇花一現,他是經得起圍觀和打量的。有人說張文宏醫生這樣的人,大抵是上海這座以東西交匯為底色的城市,追求專業主義與精英治理的最新標杆。他從不標傍崇高,也不刻意偉大,以專業精神行利他之事。

  5、張繼先

  作為第一個為湖北乃至全國拉響疫情警報的醫生,張繼先被記大功獎勵。在防控疫情的關鍵階段,張繼先的事蹟具有強大感召力,向她致敬,更要汲取前行的力量,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她是最早呼籲對所有患者實行“應收盡收”的一線醫務人員。“哪怕是輕症患者,他們在各大醫院亂竄,也會成為流動傳染源。”張繼先說搞科研,一定要實事求是。

  6、王辰

  -王辰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讓武漢在短短24小時之內,迅速建成3所方艙醫院”, 增加了4000多張床位,是火神山醫院床位的4倍還多。在王辰的職業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要到臨床去,“現在再忙的院長你不接觸病人,你就不是醫生,只要是醫生的話,你就只能是在跟病人的接觸中、看病中,去照護患者,同時也使自己提高專業水平”。他的專業和職業精神,對人民健康的尊重,在抗疫一線得到充分體現。

  7、張伯禮

  張伯禮院士多次謙遜地說:們作為醫務人員就應該做這些事。我是一名中醫,此次新冠肺炎主要損害免疫功能,中醫治療正好能很好地提高免疫功能,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作為一名醫生,我就是幹了該乾的事,說了該說的話,很普通很平常,受到大家這麼熱烈的歡迎,我覺得受之有愧。回首兩個多月的戰疫經歷,張伯禮院士感慨良多,寫下《歸辭》:山河春滿盡滌殤,家國歡聚已無恙。兩月敢忘江城苦,十萬白甲鏖戰茫。黃鶴一眺三鎮秀,龜蛇兩岸千里黃。降魔迎來通衢日,班師辭去今歸鄉。

  8、張定宇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疫情狙擊手,身患漸凍症依然戰鬥在抗疫一線。“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這位硬漢、這位狙擊手眼中只有一個目標---新冠狀病毒,狙擊、狙擊、再狙擊。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漢肆虐時,距離華南海鮮市場9公里左右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一度成為了“風暴眼”,張定宇身先士卒,帶領醫院的600多名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奮戰了30多天,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

  9、張思兵

  他是“全力以赴”的院長,更是英雄。張思兵——武漢火神山醫院院長,解放軍總醫院衛勤部部長。2003抗擊非典年他和他的醫院做到了三個“零感染”,援建小湯山醫院,這次抗疫臨危受命,他要把救治流程搞好,因為流程很重要。

  10、王行環

  “一切為病人著想”,是王行環的座右銘。他給蒼白以色彩,“雷神山醫院雖然在去年4月15日關了,但援鄂醫療隊隊員們用手繪畫成的故事牆並未塵封,我們給這些畫塗上了一種特殊塗料保護起來。”王行環說,當時雷神山醫院收治的患者中,超過45%都是重症和危重症,醫護人員的壓力和疲倦不言自明,繪畫成了他們休息時的解壓方式。這種“知行合一”是科技工作者的‘美’之所在,也是科學家精神的重要核心。


南山的故事和事蹟詳細

  1、鍾南山出生在南京,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他出生的醫院,就在鐘山的南面,所以爸爸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南山”。   2、1953年,就讀於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現已演變成兩所學校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3、1956年,正讀大學三年級的鐘南山因體育成績突出,作為北京醫學院(現北大醫學院)運 ...

南山感人的事蹟2020

  1、1月18日,星期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到趕往武漢的緊急通知。時值春節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陸續踏上回家的路。當天去武漢的航班已無機票,火車票也非常緊張。頗費周折,鍾南山才擠上了傍晚5點多從廣州南開往武漢的高鐵。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沒有準備羽絨服,只穿了—件咖啡色格子西裝。   2、上車無座 ...

英雄南山的故事

  1、鍾南山,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17年前,在“抗擊非典”的嚴峻時刻,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呼吸病學的頂尖級專家,鍾南山院士說了一句擲地有聲的話:“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那年他已經67歲了,可是一直奮戰在前線,為中國最後取得抗 ...

致敬英雄南山的故事

  八十幾歲的逆行者   1、1月18日,星期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到趕往武漢的緊急通知。時值春節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陸續踏上回家的路。當天去武漢的航班已無機票,火車票也非常緊張。頗費周折,鍾南山才擠上了傍晚5點多從廣州南開往武漢的高鐵。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沒有準備羽絨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 ...

英雄事蹟

  1、張靜靜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主管護師,老家山東菏澤人。大年初一(1月25日)一大早,張靜靜等5人主動請纓,作為齊魯醫院第一批醫療隊員,於大年初一晚上背上行囊,馳援湖北。對於張靜靜來說,她也深深地愛著孩子,深愛著丈夫,深愛著父母。不會不知道援鄂的艱險,正是這種家的情懷、家的責任使她的境界昇華 ...

志願者事蹟

  1、《抗疫志願者事蹟》。   2、“我參加過非典防控,有經驗,我志願參加。”__管理處__村老黨員__面對疫情,第一時間響應。”__說,“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面對這次疫情,我們黨員一定得、必須得衝鋒在前、全力以赴。”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今年50歲的__主動要求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

先進事蹟材料

  1、抗疫英雄個人先進事蹟材料一   “媽媽,你去了那麼久,什麼時候回來呀?”望著手機影片上那張稚嫩的臉,__只是笑著回答他“快啦快啦,等工作忙完了媽媽就馬上回來陪你!”   “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是我們每一箇中共員應該承擔的使命。”2019年除夕夜,一場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打破了這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