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灌注樁泥漿的三大指標:
1、比重(亦稱相對密度):1、1~1、3;
2、粘度:一般地層為16~22秒,鬆散易坍地層為19~28秒;
3、含砂率:新制泥漿不宜大於4%。
具體的操作步驟:將要量測的泥漿注滿泥漿杯,加蓋並洗淨從小孔溢位的泥漿,然後置於支架上,移動遊碼,使槓桿呈水平狀態(即氣泡處於中央),讀出遊碼左測所示刻度,即為泥漿的相對密度。
鑽孔灌注樁泥漿的三大指標:
1、比重(亦稱相對密度):1、1~1、3;
2、粘度:一般地層為16~22秒,鬆散易坍地層為19~28秒;
3、含砂率:新制泥漿不宜大於4%。
具體的操作步驟:將要量測的泥漿注滿泥漿杯,加蓋並洗淨從小孔溢位的泥漿,然後置於支架上,移動遊碼,使槓桿呈水平狀態(即氣泡處於中央),讀出遊碼左測所示刻度,即為泥漿的相對密度。
泥漿三大指標是比重、含砂量、粘度。泥漿比重常採用泥漿比重計測定。泥漿比重計由泥漿杯和秤桿等組成。測量時將泥漿杯裝滿泥漿,加蓋擦淨從小口溢位泥漿。置於支架上,移動遊碼,使槓桿呈水平狀態,讀出遊碼左側所示刻度,即為泥漿比重。
泥漿介紹:
施工現場常採用漏斗粘度計測定泥漿的粘度。測量時將用手指堵住漏斗下面的出口,從量杯分別將500ml和200ml泥漿分別透過濾網倒入漏斗,然後打開出口,讓泥漿從內徑5mm,長度100mm的管子中流出,用秒錶測定流出500ml所需時間(s),即為泥漿粘度。
該粘度計測得的是泥漿對水的相對粘度。因此,在使用前應用水進行校正。其方法是先往漏斗中注入700ml清水,而流出500ml的標準時間應為15s,如有誤差則透過下式進行修正:泥漿粘度=測得的泥漿粘度(s)×15s/測得的清水粘度數(s)。
含砂量通常採用含砂量儀來測定。測定時將100ml泥漿裝入量杯中,用清水將泥漿稀釋,將其倒入過濾筒篩網上過濾,並用水沖洗,最後將篩餘的砂粒倒入乾淨的含砂量杯中,垂直靜置一分鐘,記錄沉澱物體積的毫升數,即為泥漿的含砂率。
鑽孔灌注樁下鋼筋籠的泥漿比重規範控制在1.15-1.20以內。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透過機械鑽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並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順序。其一般的施工過程是:平場地、鋪設工作平臺、安裝鑽機、壓套管、鑽進成孔、安放鋼筋籠、放導管、澆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檢查成樁質量。
全套管施工法的主要施工步驟除不需泥漿及清孔外,其它的與泥漿護壁法都類同。壓入套管的垂直度,取決於挖掘開始階段的5~6m深時的垂直度。因此應該隨時用水準儀及鉛垂校核其垂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