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傳統手工技藝:棕編文化
長沙傳統手工技藝:棕編文化
棕編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早期的棕編大多都是編蓑衣帽子等。後來慢慢的樣式多了起來,有動物花草之類的,吸引大多數的孩子喜愛。如今會棕編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這項技術眼看著就要消失了。讓我們來保護它吧。首先要先了解它才會愛上它,一起走進長沙文化了解長沙傳統手工技藝:棕編文化吧。
棕編是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是以棕櫚樹葉為原料編制的工藝品。棕草製品,古來有之。長江流域的棕編主要產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四川、貴州、湖南和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編和湖南棕編玩具最負盛名。此外,貴州塘頭棕編提籃、浙江武義棕繃亦很有名。四川新繁棕編是新都縣新繁鎮傳統產品,有200多年曆史。2011年10月,新都棕編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棕編是利用棕絲製成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是中國編制工藝的主要品類之一,是漢族傳統藝術的一枝奇葩,已有近千年歷史。細緻精巧,樸實大方,棕編工藝在中國漢族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於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中國文化部譽為“中國民間一絕”。作品種類繁多,亦能按需製作,並可任意造型永久儲存。
中國的棕編工藝
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新繁農婦用棕葉編制拖鞋、涼鞋,至1850年,逐步形成專門行業。民國初年,棕編涼帽在四川流行。二十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棕編業發達昌盛。新繁棕編技法多樣,有胡椒眼空花和鴉雀嘴不透空等編制法。用其編制提兜省時省料,體輕質柔,裝飾圖案_燈燈花_等不透空,易編,正反面勻稱,十分美觀。
棕編歷史
南方農民生產使用的雨具──蓑衣,就是用棕葉絲和棕繩製作而成。《詩·小雅·無羊》有“何蓑何笠”句。唐代張志和有歌詠江南漁家生活場景的名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在浙南括蒼山區華南虎經常出沒,據說,曾有人被虎緊追不放,危急時刻,穿上蓑衣,老虎大驚,以為怪獸,竟落荒而走。
又說,上古時,虞堯為種田人出生,他登位時無衣可穿,就剝來毛棕編成蓑衣,穿著接受百姓的祝賀。後來蓑衣就成為聖服而受到山裡人的崇拜和愛戴,人們出入皆披之,一避風雨、二防兇獸。相傳明代君王朱元璋小時放牛割草,也曾穿過“蓑衣”,可見人們利用棕製品的歷史久已。
棕編選材
較精,生產季節性強,以棕絲白嫩柔軟,精美適用,色彩明快,能負重,不吸潮為上。人們多在春秋季生產提包等,夏季生產鞋、帽等。品種主要有鞋、扇、包、帽、墊、盒、玩具等類。4月初,藝人們開始採集嫩棕葉,用排針將葉劃割成細棕絲,搓成棕繩、級,經硫磺燻蒸、晾曬、浸泡等工序,製成潔白、柔軟的材料備用,或將部分棕絲染色備用。
棕編的裝飾方法因物而異。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即將等距排列的經線相交叉成為菱形,再用2根緯線穿於菱形四角。鞋、扇類產品採用密編法。帽、席等多用人字紋。用木、紙、泥模型編制的包等產品,其上織飾花鳥獸等圖案。用白淨的素色棕絲編制的器物像綢絹般華美。的用彩色棕絲以挑花、提花、織花等技法織成彩色裝飾圖案。
湖南棕編
採用老棕葉和棕葉芯為原料,經過加工後製成兒童玩具。其方法為先將採來的棕葉按紋路摺疊,紮緊後放入開水鍋裡煮,煮至由青轉黃成熟為止。然後日曬夜露,完全乾透、變白,這樣,製作後不變形,可存放十餘年。
這種棕編往往採用結體穿插扎系的方法來構成形象,主要題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蝦、蜈蚣、龜、蛇、金魚、雞、鶴、孔雀、鳳等。有“單肚皮”和“雙肚皮”等編法。編好後用附加物作些小點綴,如用鴛鴦豆(紅豆)做眼睛,稱為“點睛”。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殼,蝦則用整個豆粒,小動物的身子和腳爪用細鐵絲作骨架。
據長沙已故著名棕編藝人易正文說,早在抗戰時期,長沙地區就有人用棕葉編制蜻蜓、蚱蜢等各類昆蟲,在街頭叫賣。此種情形,重慶、漢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頭至今仍可遇見。那些用棕絲串起的鳥、蟲,黃中帶青、清新樸實,在藝人手中微微顫動,彷彿活的一般,引來孩童和路人駐足遠觀。
棕編工藝上升為一種民間藝術,歷史並不久遠。上世紀30年代,湖南民間藝人易正文精研棕編技藝,才開始出現商品生產,棕編的品種、技藝得以發展。易正文對棕編興趣濃厚,相傳除認真學習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叢樹下,觀察昆蟲、動物的生活習性及覓食、爭鬥等各種活動姿態,刻苦鑽研,所編蝗蟲、螳螂等品種售諸市上,頗受歡迎,被譽為“湖南綜編易”。這可能就是有文字記載的棕編“鼻祖”了。
即便是現在,搞棕編的人也寥寥無幾。湖南歷屆中國工美藝術大師18個,12個是湘繡大師,搞綜編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貫湖南,1952年生,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94年作品《綜編》入選文化部主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
猜你可能喜歡:
極具地域特色的湘語文化
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沙彈詞
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瞭解多少?
南京藝術“奇葩”——高淳陽腔目連戲
武漢傳統手工技藝:漢繡
在古代女紅是每個女子都要學的一門技術活。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出了,各種不同的繡法。今天介紹的是漢繡。漢繡,漢族傳統刺繡工藝之一,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讓我們一起走進武漢文化了解武漢傳統手工技藝:漢繡吧。
從春秋中期到戰國時,楚國的刺繡品已遠銷到西伯利亞地區,可見其刺繡業之發達。南方的楚國絲織業足以代表當時我國絲織品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屈原的《楚辭·招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楚宮絲織品圖畫,“翡翠珠被,爛齊光些。蒻阿拂壁,羅帳張些;纂組綺縞,結琦璜些。翡幃翠帳,飾高堂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這種需求對刺繡品的生產、發展的刺激是不難想見的。同時,楚文化氛圍下民間戲曲的發達、巫風巫術的盛行又為刺繡走向民間提供了生長的沃土。
漢繡的鼎盛期是清末民初。咸豐年間,漢口設有織繡局,集中各地繡工繡制官服和各種飾品。清末,在武昌的營坊口、塘角、白沙州、積玉橋和漢口的黃陂街、大夾街一帶,開有許多繡鋪,漢口還有一條繡花街。
當時的漢繡產品主要分三類:作為生活用品的有繡衣、繡枕、門簾、帳沿、繡鞋、頭巾、圍裙、荷包等,多用於閨閣陪嫁。其中,漢口的繡花戲衣頗具名氣。二是裝飾品。有壁掛、中堂、屏風、彩帳、堂彩、龍衣、獅皮、戲裝、道具等。三是敬神賽會的禮儀用品,包括神袍、袈裟、彩幡等。
抗戰時期,日軍侵佔武漢,漢口繡花街被燒燬,漢繡日趨凋零,技藝幾近失傳。新中國建立以後,漢繡才重放光華。80年代,漢繡產品已由原來的民用小繡品和少量古典戲劇繡服發展到帳簾、披風、被面、枕套、服裝、大幅、中堂、條屏、摺頁、搖件和屏風等十多個品種。2003年,漢繡傳人任本榮先生在漢成立了漢繡工作室,大力發揚漢繡技藝。
清嘉慶年間漢繡初見於江夏。咸豐年間漢口設織繡局,武昌已有蘇洪發、萬興發、徐大華等名繡坊,形成武昌塘角街婦女刺繡加工基地。清光緒年間漢口萬壽宮有繡鋪32家,形成遠近聞名的繡花街。
1910年,漢口美粹學社、彩霞公司的繡字、繡畫榮獲南洋賽會一等金牌獎;1915年,漢繡又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牌獎。解放後,漢繡大型壁掛《三棒鼓舞》、《鬧蓮湘》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湖北廳。漢繡戲衣為京劇大師梅蘭芳、程硯秋,漢劇名流餘洪雲、牡丹花、陳伯華等量身定製,受到讚賞。
漢繡以“平金夾繡”為主要特色,與全國蘇、湘、粵、蜀等名繡馳名中外。具有色彩濃豔、華麗多彩、金碧輝煌、裝飾味濃的藝術效果;針法與“四大名繡”迥異,是有其特色的精美刺繡工藝。漢繡是武漢地區具有自己風格的繡品,已有二百年曆史。曾經多次獲得國內外獎項(清末、民國),現在仍有傳承。
中國傳統雕刻技藝:福建惠安石雕文化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務於宗教,它本身具有十分濃厚的宗教色彩,而它主要用於寺廟的建築設計,如寺內的外塔、亭、柱、欄等。惠安石雕是中國傳統雕刻技藝之一,它的工藝精細,在經歷一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後,已然是中國藝術不可或缺的存在。
那麼,城市文化中,惠安石雕有著怎樣的文化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惠安石雕在其形成和繁衍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強烈的民族性
惠安石雕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歷經一千多年的繁衍發展,仍然保留著非常純粹的民族藝術傳統,保持著很完整的延續性,至今未被西方外來文化所異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濃厚的宗教性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務於宗教,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主要體現在宮觀寺廟的建築設計、雕刻安裝,寺內外塔、亭、柱、欄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對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
鮮明的時代性
惠安石雕在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留下蘊涵特定歷史資訊的石雕精品,如宋代的橋、塔、寺,明清的蟠龍石柱、石獅、古建築民居,建國後的許多紀念性雕刻工程等等。《中國工藝美術史》上有所記載。
獨特的藝術性
惠安石雕在藝術風格上,講究形神兼備,富有動感和氣勢,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動態美和神態美;在藝術特徵上,突出纖巧、流麗、繁縟、精細、神奇,含有細節語言,富有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體現南派石雕婉約精美的特色。
藝術的獨創性
主要體現在惠安石雕作為南派石雕藝術風格代表重要特徵的龍柱、石獅的獨具匠心的雕刻上,以及惠安獨創的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被國內外譽為“中華一絕”和“不朽的藝術”的影雕技藝上。
不容置疑的代表性
惠安石雕作為南派石雕藝術的代表,影響了中國石雕藝術的半壁江山,在中國雕塑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國內雕塑界普遍認同“北有曲陽,南有惠安”之說,其地位和影響不容忽視。
豐富的表現性
惠安石雕創作手法多種多樣,圓、浮、透、線、沉、影等多種雕法並存,並與惠安獨樹一幟的建築技術完美結合,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大者雄偉壯觀,安裝時需用起重裝置;小者精微細巧,可託於掌心或浮於水面玩賞,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廣闊的實用性
惠安石雕多以實用為基礎,從建築園林裝飾雕刻、室外大型雕塑到室內擺設觀賞品、日用器皿等,用途非常廣泛,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工藝流程:
惠安傳統石雕工藝,俗稱“打巧”。其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捏、鏤、摘、雕、四道工序。
(一)“捏”就是打坯樣。先在石塊上畫出線條,而後進行初步的雕鑿。對於有限定內容的新雕作,有的在打坯之前先畫張平面草圖作依據;有的還先捏個泥坯或石膏模型;有的則以購賣者提供的設計圖紙為藍圖。打坯樣是一個重新創作的過程。
(二)“鏤”就是坯樣捏成後,根據需要把內部無用的石料挖掉。鏤空石料的技術是石雕工匠的重要基本功,如一隻還沒有幼兒拳頭大的小石獅,要在嘴裡保留掉不出來的小圓球,鏤掉四周的石料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摘”就是按圖形剔去雕件的外部多餘的石料。這種剔除是對坯樣的細加工,操作者同樣應領會創作者的意圖,才能使剔除的面積和深淺適度。
(四)“雕”就是進行最後的琢剁加工使雕件定型。完成這一程式不但要有較高水平的雕刻技藝,更要具有鑑別能力。
此外,還有“修細”和“配置座墊”等特殊工序。“修細”,就是修出光彩,有的作品最後還要用砂紙磨光,並用石蠟上蠟,這樣就能達到色彩鮮豔,光彩奪目的效果。
“配置座墊”,主要是使產品穩固,起到襯托和補充的作用,使主體突出、豐滿、醒目和完整。座墊樣式多樣,主要有自然石座、蓮花座、雲紋座、水紋座、圖案座和鰲魚座、花蹲座、魚水座等特殊座墊。
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之德化瓷雕塑燒製技藝
德化瓷雕塑燒製技藝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也是我國民窯瓷塑燒製工藝的傑出代表。
透過德化瓷雕塑燒製技藝燒製出的瓷雕作品,技藝高超又富有美感,是難得的藝術瑰寶。
那麼今天的德化陶瓷就為你介紹德化瓷雕塑燒製技藝,這門漢族傳統的手工技藝。
德化瓷雕塑燒製工藝可分為瓷土加工、雕塑成型、燒製成品三 ...
布朗族獨特的手工技藝:竹編
眾所周知,竹編在古代,那是家喻戶曉的,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用到的。不僅因為它取材方便,編織富有特色,更是因為它用途廣泛,且耐用無汙染。竹編不僅是一種傳統的手藝,它更是一種民族文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布朗族文化中獨特的手工技藝:竹編吧。
當地布朗族先輩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澱並傳承的一種獨特的手工技藝, ...
寧波傳統手工工藝:竹編
現代流水線生產的工藝品越來越多,這樣更加凸顯了傳統手工藝品的可貴。竹編是一種傳統的工藝,歷史悠久。寧波地區盛產毛竹,所以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就利用這豐富的資源編織成一個個竹製品。寧波竹編富含了人民辛苦勞作的結晶,凝聚了豐富的寧波文化。
蘇東坡的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道出了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的迥 ...
手工拉麵顯技藝:正宗蘭州拉麵的做法
在中國南方地區最常見的就是水稻,而餐桌上的主食也大多都是白米。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則是最常見到面食,許多的地方都吃麵,可是蘭州拉麵卻很不一般。
那麼,本期教你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正宗蘭州拉麵的做法。
材料:麵粉300克、牛肉250克、白蘿蔔半根、香菜50克、小蔥兩根、大蔥兩根、幹辣椒10根、八角兩個、茴香 ...
土家族民間的一種傳統技藝:哭嫁
通常嫁人是一件喜事,本來是要高高興興出嫁,但是在土家族文化中,哭嫁卻是一種習俗,如果土家族姑娘不哭的話,是不允許出嫁的。
那麼,土家族哭嫁習俗是怎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土家族哭嫁的由來
土家族哭嫁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及明《思南府志》載,在秦漢以後即有土家族人在此開墾耕耘、繁衍 ...
傳統文化: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與發展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用他們的語言、戲劇、音樂、工藝、飲食、建築等等方面的總和所得來的。而且客家文化繼承了正統的漢族文化還融合了土著文化,才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那些關於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有什麼?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起源階段
嶺南地區是客家人起源和形成的地方,國內和國外各地的客家人,其祖輩都與嶺 ...
溫州傳統工藝品之一:刻紙文化
溫州文化中有一樣傳統的工藝品—刻紙文化,刻紙文化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傳統工藝品嗎,小編一直覺得刻紙很厲害。看了這篇介紹,更是感興趣了。你是不是也會跟小編一樣感興趣呢?快來看看小編找的資料吧!
中國剪紙藝術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兩次大的發展:一是西漢時期,由於發明了造紙術,為剪紙的普及與發展提供了最佳材料,使原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