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把自己的頭髮紮成麻花辮,假如頭髮過多過長,也可以分編成兩束或者多束麻花辮。
2、再用多個髮夾把辮子固定在腦後,一定不要在頭頂上盤編好的辮子。假如擔憂頭髮會散掉,也可以再戴上髮網,用髮網包住所有的頭髮。
3、直接佩戴假髮,假如頭髮太多難以固定,就先將髮網戴在頭頂上後再戴上假髮。
4、在假髮上使用適量的啞光髮蠟,接著用手指隨意地抓頭髮,就可以塑造出松亂的視覺效果,並且打造出隨意“凌亂”而具有層次感及蓬鬆感的髮型。
1、先把自己的頭髮紮成麻花辮,假如頭髮過多過長,也可以分編成兩束或者多束麻花辮。
2、再用多個髮夾把辮子固定在腦後,一定不要在頭頂上盤編好的辮子。假如擔憂頭髮會散掉,也可以再戴上髮網,用髮網包住所有的頭髮。
3、直接佩戴假髮,假如頭髮太多難以固定,就先將髮網戴在頭頂上後再戴上假髮。
4、在假髮上使用適量的啞光髮蠟,接著用手指隨意地抓頭髮,就可以塑造出松亂的視覺效果,並且打造出隨意“凌亂”而具有層次感及蓬鬆感的髮型。
審判長戴假髮是因為這是英國司法系統的象徵,假髮、法袍這樣的服飾營造的氣氛是凸顯了法官這種角色的極端重要性,這種職位的極端重要性,表示自己的官職。假髮的使用始於18世紀初,那時戴假髮是歐洲社會的時髦裝束,只有達官顯貴、王公貴族和法官律師等有身份的上流人物才能戴假髮,從此逐漸形成了風氣。
人們佩戴假髮的歷史相當悠久,資料顯示,早在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公元前3000年前後),埃及人就開始使用假髮。在歐洲,假髮曾經風靡上流社會,人們將戴假髮視為一種時尚,在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常可看到身穿華麗禮服,頭戴假髮的貴族紳士。據說假髮的流行與法王路易十三(1610—1643年在位)有關,當年他為了掩蓋自己的禿頂特意製作了假髮佩戴,從而引起了朝臣仿效。不過,假髮成為時尚是從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也就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太陽王開始的。在公眾場合,他從來都是頭戴假髮的。這一方面是因為路易十四很早就開始脫髮,需要維護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許他認為戴上假髮可以令自己超凡脫俗,彰顯國王威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出入宮廷的貴族競相效法國王,假髮逐漸風靡歐洲。
當時歐洲的假髮並不單純是美化形象的髮型裝飾。假髮有不同的種類,其造型、材質和價值也有差別,而這些因素都同佩戴者的身份和社會地位相關聯,也需與其衣著服飾相配稱。貴族、名流佩戴假髮,既為了好看,更為了體面,因而一度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風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