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是指在唐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下詔:全國各州郡建設或改建的一批寺院,這些寺院都以當時的年號“開元”作為寺院的名稱。這批寺院當中保留到現在的,都成為佛教界知名的寺院,具有極高的宗教地位。
開元寺簡介: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更名開元寺。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
開元寺是指在唐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下詔:全國各州郡建設或改建的一批寺院,這些寺院都以當時的年號“開元”作為寺院的名稱。這批寺院當中保留到現在的,都成為佛教界知名的寺院,具有極高的宗教地位。
開元寺簡介: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更名開元寺。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
霜降的由來 霜降的來歷200字
上古時代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氣法”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節氣的方法。
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
結霜的植物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傳說:
霜降是一個擁有神仙姐姐的節氣。此女名叫吳潔,又名青女,據說是砍桂樹的那位吳剛的妹妹,掌管霜雪的女神。
《淮南子·天文訓》有云:“至秋三月,地氣不藏,乃收其殺,百蟲蟄伏,靜居閉戶,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誘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這年九月十四日,她下凡來到人間,站在青要山中心最高峰上,手撫一把七絃琴,清音徐出,霜粉雪花隨著顫動的琴絃飄然而下,灑在大地上。霜凍雪封,掩埋掉世間一切不潔。
許是始終與寒冷為伴,青女的形象滿是肅殺之氣,矯情的文人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因為不喜草木搖落,他們就把罪名怪到青女頭上。
寒山詩云,“屢見枯楊荑,常遭青女殺”。張先《南鄉子》詞曰,“血色輕羅碎摺裙。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暗折雙花借小春”。無端還添個“妒”名,好像是青女嫉妒百花豔色,非要讓霜降大地。姚鼐詩:“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黃花未吐枝。”菊花沒開也是青女的錯。多情的納蘭性德也不放過她:“霜訊下銀塘,並作新涼,奈他青女忒輕狂。”
還是李商隱的詩流傳最廣,《霜月》:“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青女和嫦娥都不怕寒冷,跑到月宮裡去比較彼此的容顏。
泉州開元寺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開元寺位於市區西街,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蓮花寺,後改名為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年號為名,遂改今名。
開元寺現存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二,在宋、元鼎盛時期有寺院120所,僧侶達千人。開元寺的大雄寶殿有86根大石柱,叫做百柱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蓋地,所以又叫紫雲大殿。大殿上方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絲綢。
這片地原是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後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關於這件事,有一個很動人的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後就獻地結緣。幾天後,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為樂善好施之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為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開元寺最有名的是它的雙塔,東為“鎮國塔”,西為“仁壽塔”,它們高40多米。塔每層的門龕兩旁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等浮雕像。雙塔歷經風雨侵襲,仍屹然挺立,它是泉州古城的獨特標誌和象徵,也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它以塔身的雄偉、形制的奇妙,建築的神工和雕鏤的精美而揚譽海宇,吸引著自宋至今的無數中外學者和遊人前來遊覽、觀瞻、揣摩和研究。其中東塔曾被列為“中國古塔”郵票四圖案之一。
東塔名“鎮國塔”,鹹通六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後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後經十年才完工。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緻。塔簷呈彎弧狀向外伸展,簷角高翹,使塔身有凌空欲飛的態勢,顯得輕盈。每層塔簷角各系銅鐸一枚,微風吹動之時,鐸1聲叮咚,悅耳怡人。塔頂有八條大鐵鏈,連結八個翹角與剎頂,顯得氣勢磅礴,紫氣飄搖。每一層塔壁上還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別刻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和佛乘,共計 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細膩,線條流暢,巧奪天工。
西塔名“仁壽塔”。五代梁貞明三年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此塔,初名“無量壽塔”。北來政和四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先於東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須觀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遊客與學者的廣泛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