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開齋節吃什麼食物+開齋節的飲食風俗

開齋節吃什麼食物 開齋節的飲食風俗是什麼

  開齋節吃什麼食物

  一般吃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開齋節的主要禮儀有:

  (1)忙食一物。穆斯林於該日晨禮後速進少許飲食,以示戒滿,向真主感恩之意。

  (2)交納開齋捐。施捨,或扶助貧困,或交予清真寺。

  (3)舉行會禮。是日上午,穆斯林沐浴盛裝,心口默頌讚詞,聚集在當地最大的清真寺內舉行規模盛大的會禮儀式。會禮者過多時可移在廣場或郊野舉行。穆斯林會禮畢互相握手,共誦贊聖詞,並互致問候。除以上主要儀式外,穆斯林還要宴會親友賓客,鄰里之間相互饋贈節日食品。有的穆斯林在家誦讀《古蘭經》,祈求賜福和佑護全家平安;有的遊墳誦經悼念亡人。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將開齋節視為盛大節日,稱之為“大爾德”(即大節日)。新疆地區的各民族穆斯林,稱開齋節為“肉孜節”,並稱此節為“小爾德”(即小節日)。開齋節已成為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10個少數民族共同的民族節日。

  哪些民族過開齋節?

  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每個民族過開齋節風俗多有不同:

  維吾爾族

  節日的清晨,成年男性穆斯林淨身更衣後就成群結隊地去清真寺做禮拜,在阿訇的帶領下叩首、跪坐、誦戒言。禮畢,互相祝賀節日,舉行慶祝活動。婦女們梳妝打扮後,也聚集在清真寺附近或郊野做禮拜。節日裡,家家戶戶都打掃得千乾淨淨,主人將各自制作的風味麵點及奶茶、桃仁、杏幹、葡萄乾、蜂蜜等一併擺上餐桌,招待親友和客人。人們見面互致“薩拉姆”(問好的意思)。有的走親訪友,互贈饊子、油香(類似油餅)或包吾爾撒克(油炸果子)等;有的全家外出遊玩,彙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有的遊墳掃墓,祭奠先人。此節一般為一天。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牧民由於逐水草而居,封齋月大多數很難到清真寺聚禮,一般都在氈房或地上鋪一塊布,面朝西方禮拜。齋戒期滿後,哈薩克人迎來肉孜節。一大早,成年男性哈薩克人淨身之後,由阿訇召集到山坡山坳或水溪草坪上進行禮拜。禮畢,大家相互祝賀節日。

  節日裡,每家都要準備豐盛的食品。男女老少皆穿戴一新,人們騎著馬成群結隊地互相拜年。第一天往往是男子出門拜年,女子在家招待客人。第二天是女子外出拜年。第三天是晚輩給長輩拜年。節日的第一天,牧區很多地方還要舉行叼羊、賽馬等娛樂活動。自古以來,哈薩克人過肉孜節就像過古爾邦節一樣要過三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形成只過一天肉孜節的習慣。

  柯爾克孜族

  節前,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一齊行動,清掃庭院、畜圈,曬洗被褥,準備節日食品。

  節日的清晨,老年男子先到清真寺舉行會禮。待儀式完畢,人們再互相登門拜年。還有很多人去墳地念經祈禱,以緬懷先人。回到家裡,要宰羊和準備豐盛的食品招待來客。

  這一天,人們成群結隊地相互拜年,並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有些柯爾克孜族居住區還有獨特的節慶習俗。如小夥子路遇姑娘可攔住去路,請她唱歌跳舞,一直到姑娘答應了自己的要求或贈送手帕和禮物後放行,這些給節日增添了樂趣。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過肉孜節,既做肉孜節的禮拜,也相互拜年,但卻不封齋。其根源在於:塔吉克人信守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瑪儀教派的教義,而是否“封齋”恰恰是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主要是伊斯瑪儀教派)之間分歧之所在。據說,塔吉克人認為“封齋”是為了洗清罪過。塔吉克語裡,“封齋”是“封日”或“打發日子”之意,即如何度過這一天和那40天,這表明塔吉克人是不封齋的。因此,他們過肉孜節也較為簡單。

  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

  塔塔爾、烏孜別克族穆斯林十分熱情好客,齋月裡吃齋飯時,對親友、鄰里都熱情相邀。此時,即便是過路的人,到任何一個不相識的人家做客,也會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到了齋月的最後一天,當看到新月以後,次日迎來開齋日。按傳統習俗,人們要歡度3大的節日。當天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淨身,到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節日裡,親戚鄰里相互拜訪,歡聚一堂。每個家庭都準備了十分豐盛的節日食晶,熱情招待來客。

開齋節吃什麼食物 開齋節的飲食風俗

  開齋節吃什麼食物

  1.炸油香

  開齋節期間,穆斯林家家戶戶都要炸油香。

  關於這種風俗還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聖人在一次戰鬥勝利後,凱旋歸來時,穆斯林們爭先恐後地邀請他到家做客,可穆罕默德聖人沒有到富人家赴宴,卻到了一位非常貧困的穆斯林老人家做客,而老人也沒有美味佳餚招待穆罕默德聖人,只能端出了油汪汪、香噴噴的“油香”讓其品嚐,穆罕默德聖人高興的用右手撕了一塊吃了,其餘的分給了圍觀的小孩。從此穆斯林形成吃油香時用右手撕開吃的習慣。有些地方的穆斯林青年男女還特意選擇開齋節期間舉行結婚典禮,使自己的婚禮再增添些節日的喜慶。

  2.饊子

  饊子是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的風味名點之一。在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有一盤黃澄澄的多層的圓柱形的油饊子。

  用紅糖、蜂蜜、花椒、紅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適量的雞蛋、清油和麵,然後反覆揉壓,搓成粗條,捻成麵糰,搓成或抻成由粗細勻稱、盤連有序的圓條構成環壯物放入油鍋炸至棕黃色即成。

  3.烤全羊

  以一二歲的小綿羊為最好的原料。宰殺收拾乾淨之後,先用細鹽內外擦抹,再抹上雞蛋、麵粉、胡椒以及辣椒等,用乾淨木棍將羊從頭至尾穿過去,架到旺火爐中燒烤。不用太長時間,肉呈金黃色,便可以取出來食用。烤全羊的特點不僅反映在做法上,而且吃起來更是別有風味。烤好的羊肉,肉質鮮美松嫩,味道非常可口,是開齋節宴會上的上等好菜。

  4.抓飯

  一般是把羊、牛、雞或馬肉塊與洋蔥、胡蘿蔔、葡萄乾、木瓜片、植物油和大米放在一起,燜制而成。因此,它不僅營養十分豐富,而且味道香,還有利於消化。

  抓飯在製作過程中,材料可多可少,這可以根據擁有的原料而定,也由主婦的偏好決定。抓飯,是肉孜節開齋宴上的主食。一盆熱氣騰騰的抓飯端上桌,肉、菜、油、米的香味互相交織在一起,撲鼻而來。這對於齋戒一個月之久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誘惑。所以,在這開齋宴上,人人都會放開肚子大吃特吃,直至吃得心滿意足為止。

  開齋節的飲食風俗

  開齋節是盛行在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重要節日。回族同胞對於開齋節十分重視,每年的開齋節,都會看到萬人空巷的場景。

  按伊斯蘭教法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為齋戒月,伊斯蘭教歷的9月,穆斯林習慣用阿拉伯語稱呼為“萊麥丹”月,“萊麥丹”是練的意思,即練思想、練意志、練身體,也稱“齋月”,通常也稱“封齋”、“把齋”。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應全月封齋,即每日從拂曉前至日落,禁止飲食和房事等。

  在入齋的當晚四點左右,各清真寺(點)的寺師傅,站到清真寺的梆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辭辛勞,走街串巷,挨門逐戶地敲打,催醒入睡的人趕忙起來,洗手、洗臉、漱口,做封齋飯。這一月,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得多。一般都備有白米、白麵、羊肉、油茶、白糖、茶葉等有營養的食品。

  在天空露白之前,一定要吃飽,如果沒吃飽,到了拂曉時,也絕對不能再吃。

  封齋 第29日傍晚如見新月,次日即為開齋節;如不見,則再封一日,共為30日,第二日為開齋節,慶祝一個月的齋功圓滿完成。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參加會禮,聽伊瑪目宣講教義。

  中國的回族封齋日的禁忌,現今已經不太嚴格,但是開齋日仍舊重要非凡,幾乎可以稱得上狂歡,尤其注重飲食,回族傳統小吃和主食,都成為開齋節必備的食物。

  早上要先喝茶,或者吃水果,然後才能吃正食。油炸的饊子、麻花等是回族開齋日必備的小吃。這一天,按著傳統習慣,回族人一般還要吃紅棗。至於正餐主食,更是隆重盛大,牛羊肉、麵條、米飯無所不用其極。

夏至吃什麼風俗食物 夏至時節各地飲食風俗習慣

  夏至吃什麼風俗食物

  北京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麵館人氣很旺。無論麵館的四川涼麵、擔擔麵、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麵等等,各種麵條都很“暢銷”。

  紹興

  舊時,在浙江紹興地區,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而紹興地區龍舟競渡因氣候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此風俗至今尚存。

  無錫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加更健康。

  山東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嶺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的人也是非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據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良好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戶戶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戶戶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

  夏至吃狗肉有什麼說法?

  傳統的嶺南人認為夏至吃狗肉大補元氣。

  據有關資料記載,夏至殺狗補身,相傳源於戰國時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熱,疫癘流行。秦德公便按“狗為陽畜,能闢不祥”之說,命令臣民殺狗避邪,後來形成夏至殺狗的習俗。“立夏日,吃補食”的民謠,也說明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

  中國漢人烹食狗肉的歷史由來已久,特別在嶺南方兩廣尤甚。嶺南自古瘴疫盛行,夏至炎熱瘴疫大發,時人易蠱毒攻心致疾,而狗肉性溫有健脾益氣和中壯陽之功,扶人正氣剋制瘴疫。清代筆記《廣東新語.事語.廣州時序》載:“夏至磔犬御蠱毒”。

  在我國,吃狗肉的歷史悠久,淵源極古。早在商周時期,狗肉便是宮廷宴飲,祭祀大典上不可缺少的美味。而在某些地方文化中,夏至日喝燒酒、吃狗肉、啖荔枝,就像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一樣正常。一方面是傳統習俗的沿襲,一方面是動物保護人士的抵制,近年來,圍繞“能不能吃狗肉”這個話題,狗粉和狗肉粉吵得不可開交。


正月初七飲食風俗 七樣菜是指哪七樣

  在不同的節日裡面,存在的現實意義是不同的,因為在中國有益的傳統文化當中,人們瞭解一個節日要從節日的時間、節日的來源、節日的風俗、以及節日的飲食養生等方面進行了解,春節快要到來了,瞭解正月初七飲食風俗就是必須的。   正月初七吃七樣菜   正月初七的時候人們有吃七菜羹的傳統,吃及第粥與面線,都是必須要吃的, ...

處暑什麼傳統食物 處暑節氣風俗食物有哪些

  處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處暑節氣風俗食物有哪些   1、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製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乾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後,裝進木製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鹹,口感甚佳。   烏梅中 ...

小寒一般什麼傳統的食物 小寒的風俗食物有哪些

  小寒一般吃什麼傳統的食物 小寒的風俗食物有哪些   小寒吃臘八粥   臘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間,到了小寒,就意味著快要過年了。臘八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於佛寺。有一次,釋A牟尼修行中飢餓難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活命,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日,佛 ...

霜降什麼傳統食物 霜降風俗食物有哪些

  霜降吃什麼傳統食物 霜降風俗食物有哪些   吃紅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   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

2020立冬什麼養生飲食 立冬後養生滋補食物與食譜

  2020立冬吃什麼養生飲食 立冬後養生滋補食物與食譜   1、白蘿蔔   這是立冬節氣過後最佳的補水食物,其含有大量的水分,而且維生素、酶類的含量也多。吃它具有生津止渴、清熱降火等效果。其中其含有的維生素C、鋅元素能夠幫助人體預防皮膚老化,避免出現凍瘡等。   建議立冬過後可以買些白蘿蔔和羊肉燉湯喝,對於 ...

2021入伏什麼好 入伏後養生食物飲食原則

  2021入伏吃什麼好   1、餃子   伏天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人的食慾會下降,吃不下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所以人們在伏天吃餃子,為的是能夠平安度夏。   2、地瓜   地瓜又名紅薯、山芋。它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地瓜有抗癌、保護心臟、預 ...

立春適合食物 立春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立春適合吃的食物   1、吃春捲   春捲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立春吃春捲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有喜迎春季、期盼豐收之意。最早的記載顯示咬春吃春餅。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