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開齋節的節日過程

開齋節的節日過程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早早起來打掃清潔,成年 回族人個個都要洗大淨,

  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要把臉洗乾淨,頭梳整齊,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早上八點以後,回族群眾腋下夾一個小毯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和拜毛,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這種會禮規模之龐大,形式之莊嚴,氣氛之隆重重,令人驚歎不已。哪怕颳風下雨,他們也無所畏懼,情緒仍很高漲。

  禮拜後,回族群眾齊向阿訇道安,接著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訇帶領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然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有的回族青年男女還特地選定這個佳節辦婚事。

  隨著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參加聚禮等活動外,還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如遼寧鞍山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裡要耍獅子舞、踩高蹺;河北滄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裡喜歡錶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節日裡喜歡摔跤、扳手腕,擰指頭等;城市裡一些回民喜歡遊公園等等。

  在齋月,虔誠的穆斯林要在日出之後不飲不食,停止工作,專事禮拜,潔身自修,守靜於家,省身思過,至日落之後進食開齋,整月如此。這就是伊斯蘭教規定的“五功”——念(念古蘭經)、禮(禮拜)、齋(封齋)、課(繳納天課)、朝(朝覲麥加天房)中的一項功課。齋戒期滿,(伊斯蘭教歷10月1日)就是穆斯林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開齋節前,每個成年穆斯林都要洗大淨,沐浴全身,穿潔淨的衣服,方可進入清真寺參加會禮(節日禮拜),以慶祝齋戒功課的圓滿完成。

  節日的凌晨,人們聚集在禮拜寺作盛大的禮拜,然後開始熱鬧的節日活動。

  家家戶戶都備有豐盛的節日食品,如饊子 、糖果、點心等,人們身著民族服裝,攘攘,走親訪友,路途相逢要互相拜年祝賀,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來遊玩,各種娛樂場所同時開放。在南疆還有說評書的,內容多為宗教故事。

  節前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向窮人發放“開齋捐”,粉刷房屋,打掃院落,井把清真寺 裝飾一新。同時準備節日食品,炸油香、饊子、 宰羊宰雞等。

  炸油香,是所有十二個節日的必做工作,這是中國伊斯蘭教的獨特風俗,筆者個人認為,起源於祭獻遺風:油煙香味祭獻了亡人。

  節日早上成年男子沐浴淨身,身著盛裝,或手待經香,聚集清真寺或出荒郊舉行會禮。之後,先向阿訇道安,接著互道“薩拉姆”。會禮結束,或由阿訇率領集體遊墳掃墓,或各家各戶遊墳掃墓,為逝者祈禱,在墓碑的刻字上描紅,整墓培土,隨後分頭前往各親友家拜節,互贈油香、饊子等各種炸果,表示祝賀。

  一般中年婦女在家待客,年輕夫婦、未婚婿要帶上禮物,在節日的第一、二天去岳家給岳父母拜節。許多青年還在佳節舉行婚禮。節日期間回族的小輩要上門給長輩拜節,全家吃“粉湯”。

  哈薩克、塔吉克、柯爾克孜等族還舉行叼羊、賽馬、射箭等活動。節日時的馬也與平日不同,馬身上扎滿紅色 布標,馬鬃和馬尾上用紅色綢束上幾團野雞毛;馬鞍和套頭的皮帶上,系滿各種花飾。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風俗 開齋節是哪一個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風俗 開齋節是哪一個族的節日

  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東鄉、撒拉、保安、哈薩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烏孜別克等民族的宗教節日,在每年回曆十月一日。阿拉伯語稱“爾德·菲土爾”,又稱“爾德節”、“肉孜節”。節期三天。

  開齋節的由來

  伊斯蘭教經典記載,先知穆罕默德在傳教前,每逢萊麥丹月都去麥加近鄰的希拉山澗沉思默禱。公元610年萊麥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禱時突然接到安拉的啟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傳遞真主的教誨。後來,先知穆罕默德將這個月定為齋戒月,以示紀念。與此同時,教法學家解釋,“齋戒是為了讓有錢人品嚐飢渴滋味,以使他們不要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要節衣縮食,省出錢來賙濟窮人”。

  歷經1400餘年演變,開齋節已成為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淨身,到清真寺參加節日宗教聚禮活動外,還要穿上節日盛裝,走親訪友,互道“塞倆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來年幸福。

  開齋節的習俗

  按照伊斯蘭教規,據說穆罕默德要求成年穆斯林在每年回曆九月齋戒一個月+齋月期間,每天只許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後進餐,白天不得進食,但老弱病殘、孕婦、月經期婦女及兒童除外。教徒要剋制一切私慾、禁行房事、絕邪念,以示篤信真主安拉,直到回曆十月一日齋戒期滿,所以叫做開齋節。節前,穆斯林人家要清掃衛生,室內、庭院,巷道、廁所、清真寺等處全都收拾打掃乾淨。節日那天,人們都沐浴更衣,聽到清真寺“喚索倆”後,都聚集到寺堅參加會禮:“索倆”,阿拉伯語,意為“禮拜”、“喚索倆”,是由幾個或十幾個“滿拉”(清真寺學經的學生),集體到屋頂或“邦克樓”(清真寺最高建築物)齊聲頌念幾段提醒禮拜的阿拉伯詩文+教長站在“米哈拉布”祭壇上領拜,眾人均朝聖地麥加方向叩拜。

  禮拜時,舉雙手於頭兩側,口誦“真主至大”;立正,右手置於左手之卜,門誦《古蘭經》首章;鞠躬,雙手扶膝,行鞠躬禮;直起身抬起雙手,口誦“讚頌主者,主必聞之”;下跪,雙手掌觸地,叩首至鼻尖接地;跪坐;再次叩首。如此七項動作連續完成,為一拜。禮拜畢,“伊瑪目”(教長)為大家講經佈道。然後,各自上墳,誦經悼念亡靈。生活富裕的穆斯林家庭依照教規,須“傳費土爾”。阿拉伯語,“費土爾”即“開齋捐”、“丁稅”的意思,每人拿一天的生活費(一般為二斤四兩小麥,或折為現金)向清真寺或孤寡無助的人家施捨。西北地區的回、東鄉、撒拉等族的習俗,節日裡家家戶戶都殺雞宰羊,炸饊子、油香、課子,準備一些杏仁、杏幹、瓜果、茶晶,用來招待客人和饋送親友。已婚及未婚的女婿要備上禮物到岳父家賀節。青年男女們則聚在一起彈口弦,唱花兒,打木球,摜牛等,舉行各種文娛體育活動。

  回族開齋節

  伊歷10月1日是“開齋節”。有的將“開齋節”稱“爾德節”是不準確的,因“爾德”本是阿拉伯語,其意為“節日”,是專指“開齋節”和“宰牲節”,也可以指其他伊斯蘭宗教節日的。

  “開齋節”是中國回族的盛大節日,一般都要歡慶三天。節前,人們要把清真寺打掃得乾乾淨淨,各家各戶也要清掃院落、巷道等場所;節日的清晨,回族的成年人要休浴淨身,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節日早晨八點以後(以敲響會禮鐘聲為難),彙集到清真寺,當阿旬宣佈會禮開始,穆斯林立即面向麥加禮拜,聽阿旬誦經和演講。禮拜後齊向阿旬道安,互說“色倆月”。開齋節時,家家戶戶都要炸油香、炸做子、炸糖三角和僳織等風味食品,同時還要宰羊、宰雞等,準備節日豐盛的食物;親戚好友之間互送油香、饊子等,以示祝賀節日。女婿要帶上禮品去給岳父母拜節。青年男女還要進行一些文化娛樂活動。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的 開齋節象徵著什麼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的

  開齋節是我國回族、維吾爾族、保安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等民族的節日,其中以回族的開齋節最為有名,在開齋節期間,人們會炸撒子、油香、花花等傳統食品,並向親朋好友互相拜節。

  開齋節象徵著什麼

  開齋節前進行齋戒,是為了讓有錢人品嚐飢渴滋味,以使他們不要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要節衣縮食,省出錢來賙濟窮人。開齋節期間,每個伊斯蘭教徒都會參加各種祈禱和禮拜活動,以提高個人品行和道德修養,希望真主予以更多恩典和收穫。開齋節是伊斯蘭教徒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仁慈好施的日子。

  開齋節的文化內涵

  開齋節是伊斯蘭宗教節日,必須以伊斯蘭方式來慶祝。活動的主題當以記念真主和學習先知為主題。爾德節不是民族文化節日,因此阿訇不允許將爾德節降格為一般、地方或少數人的娛樂活動。阿訇解釋,民族節日活動的目的是尋求歡樂、節日休息、互相送禮、藉機吃喝。而爾德節日的主題則必須以崇拜真主、記念穆聖為核心內容,否則就是偽爾德節。如果排除信仰目的,那麼,偽爾德節就不是把穆斯林引向光明,引向正義,而是引向錯誤,引向罪惡。因此那種偷樑換柱式的偽爾德節,穆斯林是堅決反對的。

  開齋節是穆斯林的珍貴日子。節日裡,每個穆斯林都有幸參加各種祈禱和禮拜活動,以提高個人品性和道德修養,指望真主予以更多恩典和收穫。

  開齋節也是穆斯林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仁慈好施的日子。開齋節應當更多地想到平日可能被遺忘的老人、親友、孤寡和窮人。由於穆斯林是祈求真主賞賜恩惠,所以首先應當感讚的是真主已經賞賜人們的恩典,並以自己富裕的條件和施捨給那些需要精神和物質幫助的人以力所能及的援助。透過一次成功的爾德節日,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將在真主的綠蔭下提高一個精神階梯。

  開齋節的習俗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費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的穆斯林稱其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思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則稱它為“大爾德”;甘肅、青海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稱其為“過年”。對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就是一次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宗教文化節日,其隆重程度猶如漢族群眾的春節,藏族同胞過藏年。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美好節日。

  開齋節一般為期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家家戶戶都早早起來,打掃室內室外、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穆斯林群眾聚會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大約到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穆斯林群眾攜帶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穆斯林過多(有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擇一處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作為會場。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天房方向叩拜,完成天命拜功。


回族開齋節簡單介紹 回族開齋節是什麼節日

  回族開齋節簡單介紹 回族開齋節是什麼節日   開齋節,阿拉伯文‘Id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與“宰牲節”同為伊斯蘭教兩大節日。時間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穆斯林在萊麥丹(第9月)全月齋戒,齋月最後一日尋看新月,見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節;如未見新月,則繼續封齋, ...

肉孜節和開齋節是一個節日嗎 肉孜節就是開齋節

  肉孜節和開齋節是一個節日嗎 肉孜節就是開齋節嗎   肉孜節和開齋節是一個節日,肉孜節,也叫齋節,是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族、回、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的盛大節日之一。伊斯蘭教歷10月1日舉行。   開齋節是什麼時候   開齋節在伊斯蘭教徒中地位極其崇高,新疆地區的突厥語系穆斯林稱開齋節為肉孜節,伊斯蘭曆每 ...

開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開齋節相當於漢族的什麼節日

  開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開齋節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開齋節在我國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民亦稱為“大爾德”,寧夏南部山區八縣回民則稱為叫“小爾德”。   開齋節這一天,穆斯林們穿上節 ...

開齋節節日風俗有哪些 開齋節的民風民俗介紹

  開齋節的節日風俗有哪些   開齋節的習俗是在開齋節前一個月要進行齋戒,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男女,在這個月內都要進行齋戒活動。開齋節當天,各家都早早起來,打掃室內外衛生,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然後到清真寺參加會禮。   開齋節的民風民俗 ...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有什麼風俗活動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是伊斯蘭三大宗教節日之一,它是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少數民族穆斯林共同歡度的節日。   開齋節是什麼節日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音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 ...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開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齋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音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這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也是中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東鄉、保安、撒拉10民族的盛大節日。   公元7世紀初,阿拉伯人默罕默德創立 ...

開齋節是什麼節日 開齋節又叫什麼節

  開齋節是什麼節日   開齋節是回族穆斯林對“爾德·菲圖爾”(阿拉伯語)的習慣稱呼。每年伊斯蘭曆9月是穆斯林的齋戒之月,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個月的齋戒,白天不進飲食,一月結束,望見新月,齋戒完成,次日即為開齋節。   清晨起來,穆斯林們沐浴淨身,換上潔淨的衣服,開始在家中炸油香、饊子。上午,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