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08年5月22日“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發表《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報告》說,近幾十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破壞。
自工業化初期至今,全球漁業資源減少百分之九十;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五分之一的哺乳動物和四分之一的針葉樹種瀕臨滅絕;大自然調節氣候、空氣和水源的能力大幅下降;自然災害對人類的衝擊越來越多。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許多專案都與環境有關,保護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是實現各專案標的中心支柱,環境領域的千年目標不實現,包括脫貧、消除飢餓和疾病等方面的目標也無從談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環境監督部”,專職監督全球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變化,並及時發出警告和提出建議。報告還呼籲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問題,認真採納科學家們的建議,推動全社會保護生物多樣性。
1、南極臭氧空洞,是因為過去氟利昂用量過多,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的,會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地球,皮膚癌等發率升高,地球溫度升高;
2、許多水域會發生赤潮等是因為生活工業廢水進入水域,這些水富含氮,磷,使水富營養化造成的,會導致魚蝦死亡,也會透過生物富集作用損害人們的健康;
3、美國的原始森林遭破壞,是人為的,有很多樹木都是被砍伐的。造成很多動物流離失所,甚至有些物種滅亡;
4、平時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排放的大量“三 廢”和某些工業、生活設施的突發意外事故,以及醫院未經處理的廢棄物等均可造成環境汙染,嚴重時可引起危害。
5、戰時由於大量使用各種武器對居民的殺傷和對居民區的破壞,更能造成環境汙染和破壞。城市的空氣汙染造成空氣汙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
6、水汙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
主要列舉以下五個事例:
1、多諾拉煙霧事件:194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鎮,因煉鋅廠、鋼鐵廠、硫酸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塵造成大氣嚴重汙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發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
2、水俁病事件:1953至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因石油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人們食用被汞汙染 ...
人類因破壞環境導致的生態災難有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廢物質汙染及轉移、森林面積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臭氧層的破壞主要是現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學物質氟利昂進入平流層,在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原子氯透過連鎖反應而實現的。溫室效應是指人類生產排放的溫室氣體到大氣層,使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土地退化 ...
1、森林面積減少,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遭到破壞。森林減少導致土壤流失、水災頻繁、全球變暖、物種消失等。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類,已將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2、臭氧層破壞和損耗,自1985年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以來,地球上空臭氧層被損耗的現象一直有增無減。到1 ...
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包括:人類透過向環境排放廢水、廢氣、肥料造成了極大的環境破壞。破壞了大氣的正常環境,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水汙染,使各種野生生物滅絕。
現象: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環境汙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新增某 ...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對環境破壞的原因有很多,以下進行簡單列舉:
1、人類對破壞環境帶來的後果認識不足,單純追求自身發展,經濟利益增長,以破壞環境的方式獲取社會發展,對自然的警告視而不見;
2、教育觀念的缺失,使得個人缺少社會責任感,認為環境的惡化與個人無關,缺乏環境保護的觀念意識;
3、環境破壞 ...
1、汙染物排放總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自淨能力;
2、工業汙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
3、不少地區農業水質、土質汙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產品有害殘留物嚴重超標,影響體健康和產品出口;
4、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 ...
人類透過向環境排放廢水、廢氣、肥料造成了極大的環境破壞。破壞了大氣的正常環境,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水汙染,使各種野生生物滅絕。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環境汙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新增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