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者:孔子)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作者: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作者:孔子)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作者:孔子)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作者:韓愈)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者:孔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者:陸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者:孔子)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作者: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作者:孔子)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作者:孔子)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作者:韓愈)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者:孔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者:陸游)
“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而有大師之謂也。所謂衡量大學教育水平之標準者,非金錢也,而是有學術成果之謂也。”
大學的本質本應是教書育人的象牙塔,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科學素質為目的的地方。而衡量大學教育水平的標準應該是學術水平,而絕非是金錢財富,但是我們的社會去背其道而行之。
就在5月17日,廣州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大學校友排行榜出爐 清華造就最多億萬富豪”的新聞引來一片譁然。在中國號稱高階學府的,是千萬學子夢想的北大清華竟淪落到需要靠財富來突破排名。我們不禁要問了中國的這些大學的神聖使命是什麼?從恢復高考制度到如今三十多年的時間裡,號稱象牙塔的大學們培養出來的人才在哪裡,學術成果又在何方?。
而在教育經費上,教育部為建“世界一流大學”每年增加的財政投入約為100億元,北大清華就各自分得18億元,佔了整個大學教育經費的將近五分之二,就算他們培養了很多人才也不足為奇,也沒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因為投入和產出的關係誰都懂。況且清華、北大每年拿著鉅額的教育經費,我們卻沒有看到他們培養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倒是看到了他們為美國歐洲培養了一大批的頂尖的學術人才。這難道不具有諷刺性嗎?用創造的財富來衡量自身的教育水準,這不是崇尚拜金主義又是什麼呢?國內學術荒廢,金錢觀橫行,國外學術興盛。高校拿著民眾的錢,給外國培養人才,用富豪來顯示自身的教育水平,還有什麼資格號稱自己是最高學府,還有什麼臉標榜自己對社會的貢獻
況且,在當今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富豪,而是思想者。現在得中國富豪比比皆是,經濟也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下降,人們缺少信仰,缺乏思想。但大學的教育能起到淨化人心靈的作用,大學正是一個培養具有先進思想者的地方,而絕不是傳播拜金主義思想的地方。當年陳寅恪先生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信條在清華任教的時候肯定不會想到多年後的清華卻還要憑藉培養的億萬富翁來給自己臉上貼金。他老人家也不會想到多年後他的學術精神會被校友拋在了腦後。
如果大學真的注重了富豪的培養,忽視了學術的價值。那麼大學存在的意義又在哪兒呢?其次,一個富豪的誕生並不是僅僅依靠一個大學教育,也不是所有的富豪都是一畢業就成了富翁。難免有些人是成了富豪之後才成為校友的。富豪統計的真實性也存在疑問。金錢絕不是衡量大學的唯一標準。“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畢業於山東萊陽農學院,他也不是富豪,這也不代表他所就讀的那所學校教學水平的高低。
很顯然,金錢決不能成為衡量大學教育水平高低的標準。所以,希望大學還是注重學術研究,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少做一些沒有意義的排名。在1999年,國務院正式釋出的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創新能力。而不是培養億萬富翁,傳播拜金主義的價值觀。如果這樣的排名多來幾次,我們的高等教育的宗旨在未來將走向何方?
1、食茶古例本無禁,恭賀夫妻真同心;新娘入門會致蔭,子孫發財千萬金。
2、良人今宵,陌上攜手歸去。
3、痴望燈前燭影搖,享受快樂在今宵。管它房外眾賓客,只知一刻在今朝。
4、玉樹交柯正繁茂,並蒂花開多嬌豔。
5、好田也著好種子,播種著愛應時機;尪某雙人著歡喜,協力合作生雙生。
6、百種相思千種恨,年年拼得為花愁。好把音書憑過雁,合住人間五百年。
7、浩男吉日款朋舊,曹女娉婷何用羞。飲罷交杯成伉儷,來年耳畔響啁啾。
8、合巹筵前旨意有,笙歌疊奏迎新偶。
9、鴛鴦織就欲雙飛,一鳳一凰賀新婚。
10、白首齊眉鴛鴦比翼,青陽啟瑞桃李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