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關於蘇州著名的歷史典故

發生在望江縣的著名歷史典故

  詩仙李白一生喜好遊覽觀賞名山勝水,其芳蹤仙蹟遍佈華夏神州大地。而地處皖西南邊陲的望江縣境內的太陽山,便曾經有幸留下了李白的不朽的足跡。據明代《一統志》記載:值雪山在安慶府望江縣西北十八里外,上有平崗,相傳唐朝李白遊此山值雪,故名。由此可以證明:當年,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巡遊至皖西南時,曾一度慕名到古雷陽境內登覽遊太陽山。最奇巧的是李白遊覽觀賞古雷陽太陽山的那天,正值沿江一帶,天降大雪,使得太陽山也同整個的皖西南大地一樣,呈現出一派冰雕玉砌、銀妝素裹、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壯美影色。

關於蘇州著名的歷史典故

  1、留園在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2、園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為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時人稱東園,其時東園“宏麗軒舉,前樓後廳,皆可醉客”。瑞雲峰“妍巧甲於江南”,由疊山大師周時臣所堆之石屏,玲瓏峭削“如一幅山水橫披畫”。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黃石疊石,似為當年遺物。

  3、泰時去世後,“東園”漸廢,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園為吳縣東山劉恕所得,在“東園”故址改建,經修建於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園內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莊”,

  4、俗稱“劉園”劉恕喜好法書名畫,他將自己撰寫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園中廊壁。後代園主多承襲此風,逐漸形成今日留園多“書條石”的特色。劉恕愛石,治園時,他搜尋了十二名峰移入園內,並撰文多篇,記尋石經過,抒仰石之情。嘉慶七年(1802),著名畫家王學浩繪《寒碧莊十二峰圖》。

  5、咸豐十年(1860),蘇州閶門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毀圮殆盡,惟寒碧莊倖存下來。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園為常州盛康(旭人)購得,繕修加築,於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其時園內“嘉樹榮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臺燠館,風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邐相屬”(俞樾作《留園記》)。比昔盛時更增雄麗,因前園主姓劉而俗稱劉園,盛康乃仿隨園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園。盛康歿後,園歸其子盛宣懷,在他的經營下,留園聲名愈振,成為吳中著名園林,俞樾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

  6、30年代以後,留園漸見荒蕪。1953年蘇州市人民政府決定修復留園,並廷請了一批學識淵博的園林專家和技藝高超的古建工人。經過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園重現光彩。90年代安,又修復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來宅、園相連的風貌進一步趨向完整。

  7、留園為我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佔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

  8、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留園與拙政園、網師園、環秀山莊共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0年4月留園榮膺國家“5A”等級旅遊景區稱號。

關於蘇州著名的歷史典故

  蘇州留園的歷史典故:

  留園。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清代風格,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一年,為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時人稱東園,現位於蘇州閶門外留園路。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清代乾隆五十九年為吳縣東山劉恕所得,更名"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劉恕喜好法書名畫,他將自己撰寫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園中廊壁,並搜尋了十二名峰移入園內。同治十二年,留園為常州盛康購得,因前園主姓劉而俗稱劉園,取其音改名留園,俞樾稱其留園為"吳下名園之冠"。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留園與拙政園、網師園、環秀山莊共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六尺巷在哪裡 有什麼歷史典故

  1、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長100米、寬2米,建成於清朝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巷道兩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著“禮讓”二字。   2、“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讓牆詩”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歷史典故。   3、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 ...

荊州歷史典故

  荊州歷史典故有劉備借荊州:   赤壁之戰後,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分別為長沙、零陵、桂陽和武陵。劉備屯兵公安,不利於發展,便向孫權兩次提出借荊州的南郡,東吳魯肅勸說孫權暫時將南郡借給了劉備,於是劉備便有了荊 ...

有關中國歷史典故的書籍

  1、《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2、《中華上下五千年》按照古 ...

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1、背水一戰。背水一戰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2、四面楚歌。四面楚歌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3、指鹿為馬。指鹿為馬出 ...

蘇州歷史上是哪個朝代的國都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蕩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 ...

勵志的歷史典故

  1、匡衡鑿壁偷光:西漢的時候,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著一縷燭光讀書,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時,經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司馬。   2、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 ...

阜新出過哪些著名歷史人物

  張三丰:一代宗師張三丰,原名君寶,出生於阜新,字元元,號三豐。太極拳創始人 ,元末明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從元、明兩代的各種歷史記載看,張三丰生於遼東的懿州城。張三丰的祖父自稱是道教祖師之一的張陵的後人。   王佔君:遼寧阜新人。中共黨員。國家一級作家、全國文聯委員、全國自強模範、遼寧省文藝新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