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特色戲曲文化:陝西眉戶戲
陝西特色戲曲文化:陝西眉戶戲
陝西眉戶戲是漢族主要的戲曲劇種之一,眉戶戲的曲調委婉動聽,各地的人民都喜歡觀看,眉戶戲的曲調種類豐富,由於眉戶戲流傳較廣,加上各地不同的特色口音使得眉戶戲更加的種類繁多。你對於眉戶戲瞭解多少呢?本期的陝西文化為你帶來更多關於眉戶戲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眉戶源於何地,尚無文獻可考,藝人相傳,說法不一。一說源出眉縣、戶縣,故稱“眉戶”,眉縣和戶縣一帶位於秦嶺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間歌曲,眉戶曲起源於這些民間歌謠,古稱“清曲調”。眉戶曲在華陰和華縣一帶逐步發展為眉戶戲曲。一說源於秦穆公宮廷的一種宮詞曲,最早流行於雍邑(今陝西鳳翔縣)。因唱腔、音韻委婉抒情,詞句通俗易懂而備受民眾讚揚。如晉陸機說:名激情唱,榜人縱棹歌;唐李白道:“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一說源於晉南的蒲州、臨猗、臨晉一帶。
但可以肯定的是晉南眉戶是由陝西眉戶演變而來的!它的唱腔中既有眉、戶二縣的太白山歌,也有華陰、華縣的民間小曲,更有晉南的民歌調。一說源出華陰、華縣,因曲調悅耳動聽、迷人,陝西有將“胡”作“戲”解之說,故稱“迷胡”,即迷人的戲的意思。華陰和華縣是周朝鄭國地域,眉戶可能受到“鄭聲”的影響。由此眉戶在關中分為東西兩路,關於東路眉戶,流傳有“同州的梆子合陽的線(指吊線木偶),二華的眉戶天下傳”的說法。
清朝乾隆年間,隨著秦腔等各地戲曲藝術的發展,眉戶逐漸被搬上了舞臺,形成了一定數目的劇目。抗戰時期,延安稱“眉戶”,所以今稱眉戶者居多。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在陝西,有人把唱曲與民間秧歌、社火相結合,以小調曲子為主,發展成為小戲,逐步由“地攤子”搬上舞臺。這一時期,在晉南也有“地攤子”藝人吳小寶、王喜榮、王勝才等開始把眉戶搬上戲臺演出。
同治、光緒年間湧現出一批藝人和一些專業戲班,如月月紅、柴寅娃的少華班,活動於陝西渭河以南一帶;印福、楊老四等人由“花鼓”改唱眉戶,活動於渭河以北地區。初期劇目,多為由小丑、小旦、小生搬演的小戲,如《張璉賣布》、《刺目勸學》、《鬧書館》、《李彥貴賣水》一類。藝人在演出過程中,不斷從地方大戲中吸收唱腔、鑼鼓、伴奏曲牌、身段、扮相、服飾等,用以豐富自己的藝術手段和表現力。
陝西的眉戶多借鑑秦腔,山西的眉戶則多借鑑蒲劇,遂逐步發展為能夠表現歷史故事題材的戲曲劇種,能演出《蝴蝶杯》、《串龍珠》、《八件衣》等一類戲。但長期以來,眉戶仍以小戲為主,並在民間一直保持著既無妝扮,又無表演,一唱到底,全無白口的清唱形式,與眉戶戲一併流行。
抗戰時期,在黨文藝方針的指引下,晉南名藝人李卜到達延安傳授眉戶,當時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眉戶形式反映邊區人民鬥爭生活,編演了《十二把鐮刀》、《夫妻識字》、《大家喜歡》等劇目,為新秧歌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藝術條件,也為眉戶演出現代戲打下了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繼成立了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劇團,華陰縣眉戶劇團,山西臨汾地區眉戶劇團,臨猗縣眉戶劇團以及四川廣漢縣劇團等專業團體。創作和改編了不少現代戲和歷史故事戲,以現代戲《梁秋燕》最馳名。
戲曲文化:陝西地方戲曲劇種有哪些
陝西省是我國地方戲種繁多的的地區之一,有很多民間戲曲深受民眾喜歡。那麼,你知道陝西的地方戲曲劇種究竟有哪些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或許,你對其中的戲曲情有獨鍾,是一枚忠實的戲迷。
秦腔
秦腔,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
眉戶
眉戶,是陝西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又稱“眉鄂”或“迷糊”,以其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而得名。它的貢調主要由小曲小調所組成,俗稱“曲子戲”,文人慣稱為“清曲”。
現代眉戶在關中分東西兩路。東路眉戶盛行於華陰市和華縣,民間流傳有“同州的梆子部陽的線,二華的眉戶天下傳”的說法。西路的眉戶最早盛行於眉縣、戶縣,並以“眉戶”得名。
碗碗腔
碗碗腔,是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稱“燈碗腔”、“阮兒腔”,前者因小銅碗主奏擊節和皮影燈而得名;後者因主奏樂器阮咸而得名;板腔體結構,唱詞通俗典雅,音樂悠揚輕盈,音律細膩聲韻嚴謹。
該劇種起源於陝西省華山北麓的華陰、華縣一帶,清初時就已經形成並且成熟完善,歷史劇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戲形式演出流行於民間。
商洛花鼓
商洛花鼓民間通稱花鼓子、地蹦子,流行於陝西省商洛地區,屬於民間地方戲曲,是中國陝西商洛地區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表現形式,融合了商洛民間藝術特色,唱腔以商洛地方語言為主,故稱“商洛花鼓”。商洛花鼓藝術形式豐富多樣,音樂曲調流暢優美,傳承歷史久遠,在戲曲音樂發展演變歷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現代秦腔誕生之根基所在。形成於陝西省關中東部以大荔縣(舊同州府治)為中心的十數縣,在明朝嘉靖年間基本形成,因伴奏樂器中採用棗木梆子擊節,發“桄、桄”聲,故稱“桄桄亂彈”或“梆子”。後為區別於其他梆子劇種,始稱“同州梆子”。
一般認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是秦腔的肇始之源,對於各路秦腔的形成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以西安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亂彈)形成以後,它被稱為“東路秦腔”,外省稱“西秦腔”、“西調”、“陝西梆子”、“山陝梆子”等。
湖南特色戲曲文化:辰河戲
湖南不光物源遼闊,傳統戲曲文化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辰河戲是湖南大戲曲之一,它流行的地方甚廣,它的形成是經過悠久的歷史沉澱。它的主要特色是當地的語言,及民歌號子和宗教音樂相結合。
本期的湖南文化為您帶來湖南的戲曲辰河戲,一起來看看吧。
辰河戲是湖南地方戲曲大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沅水中、上游的廣大地域,包括懷化地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省的銅仁地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陽、秀山,湖北省的來鳳、咸豐等縣。
辰河戲劇種的形成,經歷了久遠的歷史發展。明王朝建立之初,不少江西移民來到辰河地域開墾荒地,經營新區。遷徙、勞作、經營之時,也將當地的戲曲聲腔弋陽腔,帶到了新的家園。弋陽腔傳入辰河地域之後,與當地語言、民歌、號子、儺腔以及宗教音樂結合,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辰河高腔。
早期的辰河高腔,多演唱連臺本戲《目連》,這種藝術傳統,一直保留到本世紀40年代。在辰河高腔的形成過程中,青陽腔也有一定作用,《金盆撈月》等早期青陽腔劇目,至今保留在辰河高腔的演出劇目中。清乾隆、嘉慶年間,辰河高腔配合宗教祭祀活動,已極為盛行。各種祭祀酬神活動中,演唱辰河高腔戲,已成為不可缺少的內容。這一時期,沅水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地區緬甸、寮國等國往來的交通要道,外事交往中,亦常有辰河高腔的演唱活動。
辰河高腔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城鎮盛行的同時,也向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區,以及周邊的苗區、侗區,都有辰河高腔的流佈。在演出形式方面,辰河高腔除了高臺演出之外,還有矮臺班木偶演出。
“矮臺班”多由半職業藝人組成,劇目、音樂、排場與高臺班相同。有時兩種演出形式還同時在民間的祭祀娛樂活動中出現。“打圍鼓”,也是辰河高腔的一種重要的演出形式。城鄉間喜唱辰河高腔的人們,在鄰家喜慶之日,一起到他家唱高腔戲,不化妝。當時不少政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喜歡參加這種演出活動。
辰河戲中,還包含有辰河崑腔、低腔和彈腔。辰河崑腔源於崑山腔。大約在明代中期,崑山腔傳入辰河地域。辰河低腔在唱腔上與崑腔大同小異。不同的是崑腔用笛子伴奏,而低腔用嗩吶伴奏。清道光、咸豐後,洪江成為經濟繁榮的商業口岸,會館林立,戲班雲集。
同治光緒年間,荊河彈腔藝人周雙福、周松貴兄弟先後來到洪江,參加辰河戲班的演出,為辰河戲帶來了彈腔藝術,不少辰河藝人趕來學藝。另外,毗連地區祁劇的影響,也促進了辰河彈腔的形成。自此,辰河戲逐步發展成為以高腔為主,兼有崑腔、低腔和彈腔的多聲腔劇種。
民國年間,辰河戲藝人生活困苦,至本世紀40年代,辰河戲班散班者甚多,辰河戲走向衰落。新中國建立之後,辰河戲恢復了生機,建立了一批職業劇團,民間的業餘劇團多達200多個。黨和政府重視對這一古老劇種藝術遺產的挖掘和整理,一批有特色的劇目重新搬上舞臺。經過整理改編的辰河高腔《破窯記》和《李慧娘》二劇,曾到北京進行彙報演出。80年代以來,又舉行了辰河戲教學演出,挽救和繼承傳統藝術,湖南省藝術學校還開設了辰河戲科,辰河戲有了培養人才的專門學校。
辰河戲劇目豐富,現存高腔劇目有連臺本戲6個,整本戲47個,散折戲57個,以及有部分定本的條綱戲71個,是湖南保留高腔劇目最多的劇種。《目連》有“戲娘”之稱,一是說明其古老,二是由於它包括了辰河高腔所有的原型曲牌和大鼓戲的鑼鼓點子,演唱時排場豐富。整本戲和單折戲劇目,多系明、清傳奇古本。
眉戶戲文化介紹:最著名的戲曲劇目
戲劇在我國文化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軟文化之一。眉戶戲,作為陝西省最重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為人們帶去了十分豐富的戲劇體驗。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關於眉戶戲的註明劇目吧。
《梁秋燕》
《梁秋燕》是一出農村青年男女反對封建買賣婚姻,為爭取婚姻自由而鬥爭的眉戶現代戲。
中華人民 ...
飲食文化:陝西春節吃什麼?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過了春節代表著我們又大了一歲。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些當地的美食,全家人挨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年夜飯。那麼,你知道陝西人春節吃什麼嗎?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陝西文化吧!
1、陝北美食
提起陝北的春節美食,真不知道該說哪一種最好。一進入臘月就開始忙活新 ...
眉戶戲文化傳承:李彥貴賣水劇情介紹
中國的戲曲文化歷史悠久,是人們日常生活娛樂的重要方式之一。眉戶戲作為我國戲曲劇種之一,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劇目作品。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李彥貴賣水》,這個改變戲劇會有什麼樣的劇情呢?
《李彥貴賣水》根據《火焰駒》改編而來,表現的是女主人公貧賤不易其心,對愛情忠貞不二的追求。劇中男女主人公委婉清越的唱腔、入 ...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刺史鄭 ...
眉戶戲文化傳承:眉戶戲火焰駒的劇情
眉戶戲,流傳於陝西等關中地區,有地攤子演唱、舞臺演出兩種演唱形式。其曲調委婉動聽,藝術魅力十分大。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關於眉戶戲中《火焰駒》的劇情。想了解的小夥伴們趕緊和小編一起到下文中瞭解吧。
《火焰駒》又名《賣水記》,原為清代劇作家李芳桂創作之碗碗腔劇本。
宋時,番邦北狄王造反,李彥榮奉命掛帥出 ...
眉戶戲文化傳承:眉戶戲古城會的劇情
眉戶戲,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眉戶戲中的經典戲劇《古城會》。該劇目取材自小說《三國演義》,會是其中的哪一個情節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古城會的劇情吧。
《古城會》又稱《古城記》或《斬蔡陽》,是京劇傳統劇目,取材於小說《三國演義》,常與《灞橋挑袍》、《過五關 ...
戲曲文化:歷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戲曲大全
山西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我國戲曲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山西戲曲代表著漢族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反映出流傳區域的漢族民風民俗。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關於山西的地方戲曲吧。
晉劇
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