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陝西音樂史上的一顆“明珠”-紫陽民歌

陝西音樂史上的一顆“明珠”-紫陽民歌

  紫陽民歌是陝西有名的民歌,在整個漢族也有著一定的名氣。紫陽民歌也是當地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創造出的藝術瑰寶。歌詞也是通俗易懂,它是帶有當地特色的民歌。紫陽民歌也豐富了中華名族的傳統音樂,也讓人更加了解了陝西文化。下面為大家帶來紫陽民歌的更多內容。

  紫陽位於陝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創始人紫陽真人張伯端而得名。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謠的流傳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陽在內的漢水上游,紫陽民歌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伴隨著人們種種生活習俗的形成發展而逐漸成熟,於明清達到鼎盛。

  明清兩代,由於戰亂和災荒,造成陝南(包括今漢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遷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蕪,經濟衰落。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災逃生;或因躲避過重的賦稅;或因人多地窄,無地可種;或因被朝廷奪去土地;自發流入擁有大量無主荒地的陝南山區。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經商先客居後入籍,或為官任滿定居,或從軍退伍落戶,而移民陝南。同時,朝廷採取有組織的移民墾荒屯田的政策,強制人稠地窄地區和南方富庶地區的大批農民遷入陝南墾荒,即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陝西”事件。人口的大遷徙不僅促進了陝南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陝南的民俗風情、民間文藝、方言土語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濃重印記。

  陝南各縣客民源流不盡相同,因之所受文化影響也不盡相同。紫陽在明清兩代移入的客民“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贛、豫、閩、粵人次之。”考察今天的紫陽民歌,在與四川山水相連,四川移民比較集中的南部高山區,高亢明亮、拖腔悠長、尾音下滑,具有濃郁四川民歌特色的紫陽山歌號子、山歌調子隨處可聞;而擅唱小調的民間歌手卻多集中在漢江流域的漢城、煥古灘、城關鎮、洞河鎮一線。這裡交通便利,農業灌溉條件較好,商業繁榮,正是兩湖、江西、安徽、福建、廣東移民的聚居地。特別是在漢江沿岸的各個集鎮,聚居著大批來此經商的兩湖及江南商賈的後裔,這裡所傳唱的小調歌詞,相當一部分都反映了市民生活情調。這裡的小調音樂,具有音調平和、旋律優美、柔麗婉轉的南方音樂特點,與用假嗓演唱的高亢明亮、音域寬廣的山歌號子、山歌調子形成鮮明對比。以紫陽民歌為典型代表的陝南民歌這種“北地南腔”、“南北融匯”特點的形成,應當說與歷史上的移民活動有著直接的關係。

  紫陽民歌分為“山歌”、“小調”、“風俗歌曲”、“花鼓八岔”、“號子孝歌”等和“新民歌”十幾個曲種。其音樂風格大多有著較強的抒情性、敘事性和舞蹈性,適於表演動作、表達情節和反映人物複雜感情。勞動號子是紫陽民歌的基礎,而船工號子是勞動號子的核心,在紫陽民歌中佔有重要位置,風格粗獷豪邁,音調、節奏複雜多變,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山歌指勞動號子以外的各種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區特點的民歌,山歌歌詞有很多是在勞動中即興創作的,見景生情,隨編隨唱,大多是表現愛情的;小調和山歌一樣量大面廣,歌詞較為固定,其風格特點是曲調細膩流暢,旋律優美動聽,節奏平穩細碎,音域較窄,具有較強的敘事性和個人感情色彩;風俗歌曲是流傳較廣的民間口頭文藝形式,是一種即興創作歌曲,見啥唱啥,想啥唱啥,是反映紫陽人民生活習俗的歌曲,是紫陽民間舉行婚喪嫁娶等各種儀式時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新時代和新生活的產物,是解放後編創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較濃政治氣息的新創紫陽民歌。

  陝南秦巴山區紫陽縣的青年人談情說愛時,要唱纏綿熱情的“情歌”、“盤歌”;為老年人辦喪事,要唱淒涼、悲哀的“孝歌”、“送葬歌”;在地裡幹活時,要唱高亢、激越的“號子”、“鑼鼓草”;採茶時,要有悠揚、宛轉的“花山姑娘”、“牧羊戀歌”;婚嫁時,要唱“哭嫁歌”、“迎親歌”;行路時有“報路歌”,上山時有“樵歌”等等。

  紫陽人迎親時,一路上,新郎、新娘、迎親的、送親的都要唱山歌、吼號子。沿路邊村寨,還有攔新娘對“盤歌”的風俗。若遇上“歌迷”,迎親隊伍就停下來,陪新娘對歌。紫陽農民幹“幫幫活”時唱的歌,稱之“鑼鼓草”。“鑼鼓草”的演唱方式是由一個人自敲自唱,大夥邊勞動,邊幫腔。如有人在幹活時沒把草根刨到土面上,領頭的便唱:“哎-薅草末薅連根草,一場雨過又活了。烈日下邊流大汗,竹籃提水白費勞!”如果大夥都幹得快,有人拖在後邊,他就唱歌督促或善意地譏諷幾句:“哎-大雁飛翔不離群,幹活就要多鼓勁,莫學地角的懶蛤蟆,一步三停急煞人喲哎!”

  紫陽人大多是明末清初從湘、皖、贛、豫、閩、粵各地來的移民後裔,因而紫陽民歌具有明顯的南方印記,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直接來源於南方的唱本。如《桑木扁擔》、《十繡》、《倒採茶》等等。

  紫陽縣民間有“山歌無假戲無真”之說,例如“報路歌”。“報路歌”是有韻無一定調子,自由唱、合的“順口溜”。它是遇啥事說啥話,或為助興,或為鼓勁對答。紫陽的“對歌會”即“賽歌會”更有意思。有同村“對”的,有鄰村之間“對”的。對歌會有“日間會”和“夜晚會”兩種。對歌者雙方事先只約定時間、地點、參加人數不論,男女老少均可。雙方除有“歌頭”、“參唱”的人而外,還有看熱鬧、幫陣助威的。

  “日間會”多在山坡上,雙方各站一個小山包,面對面地“對唱”。或在小河、小溪兩邊隔水對歌。“對歌”多屬“盤歌”,有盤問歷史、古人、地理、神話的,也有盤問鳥、獸、花、草的。有盤問當今時事的,也有歌唱幸福生活的。“夜晚歌會”常在冬春時節舉行。在古廟或寬敞的“公房”裡。對歌雙方各燃一堆木炭火,男女老少圍火而坐,你唱問,我唱答;你唱個英雄,我唱個好漢;你唱名山,我對大川;你唱《劉海戲金蟾》,我唱《洞賓戲牡丹》。唱對如流,此起彼落,賽歌喉,賽智慧,氣氛熱烈,經常是通宵達旦,歌聲不停。

  紫陽民歌藏量極為豐富,所發現曲目總數已達5028首,編印成冊的有828首,體裁包括號子、山歌和小調幾大類,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風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種。紫陽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由於積蘊深厚、傳唱廣泛,紫陽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歌之鄉”。

  紫陽民歌流傳久遠,其歌詞借喻巧妙,風趣幽默,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韻味獨具;其旋律優美婉轉,高腔唱法中游移於調式音級間的色彩性顫音唱法具有獨特的價值。紫陽民歌的傳承直接依託於各種民俗活動,反映出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紫陽民歌對於豐富中華民族音樂寶庫、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鄂倫春族民歌:草原上的一顆“明珠”

  民歌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根據自己的民族特色,有自己民族獨特的風格。很多民族都根據民歌來表達喜怒哀樂之情。在鄂倫春族文化中,他們的民歌種類繁多,曲調獨特。鄂倫春族民歌也豐富了中國的傳統音樂。一起來了解下鄂倫春族的民歌是怎樣的?

  鄂倫春族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龍江省呼瑪、遜克、愛輝、嘉陰等縣。“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鄂倫春民族有自已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

  鄂倫春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常常將詩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主要流傳於內蒙古、黑龍江等鄂倫春族地區。民歌曲調種類很多,風格多樣,即興填詞,隨編隨唱。鄂倫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贊達溫”曲調為主。這些曲調高亢圓潤,略帶顫音,一般都是固定的。鄂倫春族民歌可即興填詞,隨編隨唱,曲調亦允許自由發揮,喜怒哀樂完全可以透過音調的節奏來抒發。“贊達溫”的演唱方式有對唱、重唱、獨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襯以“那依耶”、“希那耶”等,顯得旋律悠揚婉轉,動人心絃。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

  鄂倫春族民歌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鄂倫春族民歌種類繁多,有贊達仁、呂日格仁、薩滿調等。贊達仁多指山歌體民歌和各類小調歌曲,曲調高亢圓潤,略帶顫音;呂日格仁為民間歌舞,二人或多人手拉手隨歌曲節奏上下晃動,在原地踏動腳步按圓圈移動,以一領眾和為多,情緒活躍,氣氛熱烈;薩滿調是薩滿教巫師在請神、跳神等宗教祭祖活動時歌唱,曲調具有神秘、粗獷、陰沉色彩。代表曲目有《黃驃馬的乳汁》《打獵歸來》《渡口》《額呼蘭、德呼蘭》《依賀如》《阿索亞》《德呀米德呀》《跳神曲》等。

  你可能會喜歡:

  回族葬禮習俗是怎麼樣的

  多種多樣的鄂倫春族民居

  探究珞巴族過年習俗

  淺述布依族語言文字文化

算盤的十位上一顆下珠表示幾個幾

  一個下珠表示一個十。算盤(abacus)是一種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形式。它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算盤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從事計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輔助計算的實物。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計算工具。兒童學算,總是先扳動指頭,成人表示數目也常常伸出手指。中國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說,歐洲直到15世紀還盛行著指算,現代有些地方的人還用手指來進行簡單的計算,可見手指長期以來被用作計算工具。


法律牙賠多少錢

  牙醫會根據牙齒的不同狀況、位置以及牙的種類,進行差異性收費,也就是不同的牙齒收費標準不一樣,而且還有牙醫私家醫院和大醫院的收費之分。一般一萬元左右,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法律依據: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 ...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明珠

  敦煌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儲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 ...

北方民居建築的明珠 雄偉的喬家大院

  中國國土面積位於世界第三,包含56個民族,鑑於各個地區的地貌、氣候、習俗、環境的差異性,民居的樣子也就多種多樣。每一處民居都是當地人們的心願、信仰以及所喜愛的物品所結合的產物,從而呈現出形態各異、美輪美奐的特色民居。現在就讓城市文化帶你一起來欣賞一下喬家大院吧。   喬家大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 ...

中州的明珠 寶天曼國家森林公園

  中國地域遼闊,自然風光無限,有連綿的山脈,有廣闊的大海,有寸草不生的荒漠,也有鬱鬱蔥蔥的森林。國家森林公園賦予的一大意義在於對森林的保護意義,也有屬於不同城市的森林特色。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些不一樣的森林公園帶來的不一樣的城市文化。   寶天曼國家森林公園,內鄉寶天曼生態旅遊區,中國21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 ...

算珠的珠表示什麼

  算珠的一顆上珠表示數字5。算珠((bead)一種算具,指算盤的基本元件,由於空間位置不同而可以有不同賦值的珠子,運用小石子計算是遠古的計算方式之一西周陶凡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專用算珠,古籍中常常提到算珠。   算盤(abacus)是一種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形式。它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 ...

算盤珠表示幾下珠表示幾

  算盤上珠一顆表示5,下珠1顆表示。上珠((upperbead)一種算珠。在算盤中,樑上的算珠稱為上珠,算盤樑上有兩個或一個算珠,每顆上珠都表示該位上的數為5。   算盤(abacus)是一種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形式。它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算 ...

珠表示什麼

  一顆上珠表示5,上珠是算盤的一部分。算盤是一種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形式。它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算盤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現在,算盤在亞洲和中東的部分地區繼續使用,尤其見於商店之中,可以從供應中國商品和日本商品的商店裡買到。在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