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壯族以外還有漢族、苗族、瑤族過三月三。
三月三也叫做“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
“三月三”在壯族傳說中,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在廣西,農曆三月三,不僅是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
除了壯族以外還有漢族、苗族、瑤族過三月三。
三月三也叫做“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
“三月三”在壯族傳說中,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在廣西,農曆三月三,不僅是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
三月節是哪個民族過的節日 哪個民族過三月三
三月三,是漢族上巳節,也是壯族、侗族、布依族、黎族、仡佬族、瑤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報京侗族三月三
關於“三月三”的來歷,貴州報京侗族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
從前,美麗靈巧的侗家姑娘良英,愛上了寨上勤勞樸實的貧後生橋生。良英的父母嫌貧愛富,硬把女兒許配給富家鄉老的兒子,逼迫良英三月四日出嫁。然而愛情專一的良英,不承認父母包辦的婚姻,對橋生忠貞不渝。三月初三這天,良英打早下田撈得了半笆簍魚蝦,進菜園打得了半藍蔥蒜,約心上人橋生在金塘洞旁古老的莫嘎樹下相會,把盛著魚蝦的笆簍和裝著蔥蒜的竹藍送給橋生,互相傾吐愛情。不料被鄉老發覺。那鄉老便指責良英不遵父命,違抗婚約,辱罵橋生犯了寨規,壞了族風,喊來打手,毒打橋生和良英。這對情人悲忿已極,各自脫下布鞋一隻,在莫嘎樹上印了一對深深的鞋印,雙雙攜手跳崖,投人淘金潭而死。人雖然死了,但他們那種反抗封建壓迫,爭取婚姻自由的精神品德,卻像那對鞋印一樣永世長存。
青年男女為了懷念橋生與良英,每年“三月三”都要吹著蘆笙來到莫嘎樹下瞻仰這對戀人的鞋印。為紀念橋生和良英,報京侗家未婚後生在“三月三”期間都要到淘金潭邊向心愛的情妹討笆簍,討蔥籃,互表愛情,共誓忠貞。
三月初一,寨上各家主婦都忙著為子女和丈夫準備節口的新裝,磨豆腐,備酒菜,節日到來好待客。
三月初二,是姑娘向情郎送笆簍的日子。這天早飯後,姑娘們三五相邀,背上笆簍,脫鞋去撈魚蝦。互相幫助,每人撈得半笆簍鯉魚和蝦米之後,各自把這笆簍禮物送給心愛的情郎。情郎得到這份笆簍禮物,就倒出魚蝦與男朋友們在坡上燒火力、菜,共進野餐,分享愛情的樂趣。這種“送笆簍”的風俗,當地侗語叫“亥粟”。
畲族三月三
畲民對畲族三月三的重視程度,與春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年這一天,畲鄉家家戶戶都要宰殺牲口,祭祀祖先;畝民也多選擇這天作為畲家男女定情或婚嫁的日孔做烏飯、吃烏飯成了三月三里一項重要的活動。到夜幕降臨,畲民還要舉辦籍火歌會,內容主要為對歌。
吃烏飯
畲族稱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這天一定要吃烏米飯。據《浙江省少數民族誌》載:景寧畲民三月三吃烏飯,是用一科,金語稱“烏枝”、漢語稱“山饅頭”的小灌木嫩葉(即烏穩)搗碎取汁,浸泡大米煮成的飯。這種黑色的米飯十分可口,有青草芳香味,據說吃了這樣的烏飯,上山不怕螞蟻咬。
婚嫁儀式
畲族青年通常在三月三舉行別具一格的畲族婚禮,新中國成立以後仍然延續這種習俗。近年來常常在三月三舉行畲族集體婚禮。畲族實行一夫一妻制,遠房同姓亦可婚配。民間婚姻程式有相親、定親、送日子單、送釀酒米、辦出嫁酒席、辦娶親酒席、第三天回門、第一個春節拜年等。若是自由戀愛,可省去相親一節。
三月三漢族上巳節
所謂“上巳”,是指夏曆中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是我國曆史相當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上巳”在漢代正式定為節日,魏晉以後固定為三月三日。
上巳節的來歷
追溯上巳節的來歷,可以一直推至上古時期。傳說伏羲氏與女媧捏土造人,繁衍後代,故而後人尊伏羲為“人祖”,著在淮陽一帶修建太昊陵古廟,在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舉行廟會,在此期間剝伏羲進行朝拜。後來又逐漸定為在上巳這一天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也正因蕘是為了祭祀造人的祖先,上巳節最初的諸多活動都與子孫繁衍有關。
關於上巳節的歷來有很多種說法。一般認為,這項活動在殷周ffj期就已經形成,最初是一種巫術活動,主要目的在於除災避邪,祈求生育。
有學者依據屈原的《九歌·招魂》以及《續漢書·禮儀志》注引等資料,特別強調了在先秦時期上巳節“招魂續魄”的巫術色彩。其他如沐浴祓禊等活動都是以此為核心而展開的。不論目的如何,上巳節最初是一種巫術活動是毫無疑問的。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哪個民族過三月三
三月三,同時又是我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流行在壯、侗、布依、水、仫(mù)佬、毛南、苗、瑤、畲(shē)等民族中間。三月三這一天有很多的節日習俗,不同的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節日的叫法和習俗自然也大相庭徑,其中以壯族為典型。
三月三少數民族習俗
三月三歌節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
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裡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透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1985年,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定為廣西的民族藝術節。(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三月三將廣西壯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國際舞臺,每年三月三廣西全區人民享有兩天假期。)
花炮節
侗家傳說,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乾巴節
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過去“三月三”,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一天,以祭奠盤古,即婦女們休息做針線活、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卻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縱林裡對歌、談情說愛、玩耍。
孚念孚
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也稱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三月三”是黎族最盛大的傳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時候各縣、鎮、鄉、村都要舉行隆重的歡慶活動。會場一般設在開闊的橡膠林裡,頭上綠葉蔽天,腳下“葉毯”鋪地,幽邃、涼爽、安謐。難怪“三月三”就成了當地人自由選擇配偶而被稱為“愛情節”。
傳說遠古時 代,聚居於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災。只有一對戀人坐在大葫蘆瓢裡倖免於難,被漂流到燕窩嶺邊。三月初三,洪水退去,倆人結為夫妻。男耕女織, 生兒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勞作,又漸漸使黎族繁衍發展起來。後人奉他們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紀念。
節日裡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帶著糕點、粽子,小夥子們 捕魚,姑娘們做飯烤魚,然後把祭品供於有天妃和觀音 化石的巖洞口。拜祭畢,青年們來到活動會場,進行射 箭、爬竿、摔跤、拔河、盪鞦韆等。夜幕降臨,岸邊燃 起堆堆篝火,小夥子撐開花傘,姑娘們的銀飾及貝殼飾物在火光下閃閃爍爍。男女青年都會飲酒對歌跳舞狂歡至深夜。情歌婉轉,舞蹈漸起,由平緩抒情而進入歡樂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