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除夕有什麼風俗+除夕傳統是什麼

除夕有什麼風俗 除夕傳統是什麼

  

1年夜飯
2貼年紅
3祭祖
4守歲
5掛燈籠
1、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2、貼年紅

  年紅,是春聯、門神、窗花、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3、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們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古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

  4、守歲

  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閤家歡聚,並守著“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古時北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通宵守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掛燈籠

  過年掛燈籠是中國的古老習俗,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則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徵著平安祥和、紅紅火火。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據說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除夕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風俗彙總

  貼春聯、貼門神

  春聯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門神則有辟邪之用,這都是要在除夕貼好的,門上紅彤彤的春聯,嶄新的門神,向人們昭示著:過年啦!

  祭祠

  祭拜祖墳,宗祠拜祖,或祭拜祖先牌位等形式,都表示著後備兒孫節日之際不忘先人,並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

  守歲

  一家人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這個時候,是一家人樂享天倫之時,也是展望未來之際。

  給壓歲錢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磕頭,老輩給錢”。壓歲錢不僅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更有長輩的庇佑,讓孩子們在除舊迎新之際多了幾分欣喜。

  放爆竹

  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

  生旺火

  除夕守歲時,屋外點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興旺,五穀豐登。

  吃年夜飯

  傳統年夜飯的名堂很多,一般餃子、餛飩是必備的,取其形狀如同元寶,寓意來年財源滾滾。“魚”諧音“餘”,也是年飯桌上年年有餘的吉祥菜品。

  除夕是什麼意思

  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當晚往往通宵不眠,稱之為守歲。有關守歲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我們要做什麼

  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我們要做什麼

  除夕,也叫除日,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最今人愜意的茫吃年夜飯。清人頤欽卿《啼點錄,卷)2說:“除夕夜,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欲呼‘閤家歡’。”臘月三十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終。我國人民歷來重視“有始有終”,所以除夕與第二天的元旦這兩天,便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節慶。儘管過去從封印日至開印日都是過年活動期間,但從古至今最隆重的便是除夕與元旦這兩天。我國各地在臘月三十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風俗。稱為“辭年”。除夕祭祖是民間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開祠,並且門聯、門神、桃符均已煥然一新,還要點上大紅色的蠟燭,然後全家人按長幼順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們要鳴放煙花爆竹,焚香燃紙,敬迎渴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燈燭通明,全家歡聚,圍爐熬年、守歲。_新中國成立後,安神燒香活動漸廢,其他歡慶活動依然。近年來,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電視,參加娛樂活動等新內容。除夕的晚餐又稱年夜飯,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頓飯。這頓飯主食為餃子,還有很多象徵吉祥如意的菜餚。

  如“魚”與“餘”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餘”之意;韭菜取其“長I久’之意;魚丸與肉丸取其“團圓”之意等,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餚。吃過年夜飯便開始守歲,一到子時,便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慶賀新年。

  過年的壓歲錢一般是用紅紙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壓在歲燭下,也有大人偷偷壓在小孩枕下其意義均相同,是為勉勵晚輩來年更聰明而有更大的收穫。

  年夜飯,是一頓早有準備的團圓飯。一些滷菜臘味,主婦早就做出來了。人們根據自己的口味做出豐盛的菜餚,歡慶今年的豐收,企盼來年能有更好的收成。筆者故鄉沔陽農村,年夜飯是以“沔陽三蒸”為主菜的盛宴。

  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開始,有的人家一直吃到深夜。還有的人家,吃年飯時半掩大門,有的甚至把大門關起來吃。吃飯時,不能大聲說話,不能敲打碗筷。吃完後,就要將桌上的碗筷收拾乾淨,趕快開啟大門,這叫做閉門生財,開門大吉。

  關著大門吃年飯,這規矩據說是用來哄騙八仙之一的鐵柺李的。原來,在很早以前各家各戶吃年飯的時候都是開著大門的。鐵柺李是個跛腳叫化仙,每次人家吃年飯的時候,他就提著籃子到各家討食。誰家窮誰家富,他把討來的東西提給玉皇大帝一看就知道了。富的,就給他一年遭幾次災,不許太富;窮的,就給他一年託幾次福,不要太窮。

  守歲,一般有兩種含義:對年長的人來說是“辭舊歲”,含有珍惜光陰之意;對年輕人來說,有為父母益壽延年的意思。因之,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以獻一份孝心。

  另據《荊楚歲時記》雲:古人守歲,還要留一些守歲飯,待到正月十二日那天,把它撒到大路邊或街道旁,取其吐故納新的意思。

  除夕的由來

  除夕起源於中國先秦時代的一種“逐除”活動。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關於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裡,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除夕的意思

  “除夕”中的“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

  “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病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而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則有西晉周處的《風土記》等書。“除夕”,在古代還有許多雅稱,如:除灘、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

  古往今來,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很多富有積極意義的習俗。“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丁)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此。”(蘇軾《歲晚三首序》)。

  我國在多少年來,還有除夕“吃年飯”的習俗,這頓年飯,雞、鴨、肉、魚,樣樣俱備,全家團聚,共進一頓豐盛的晚餐。這也是人們回顧舊歲、憧憬新年的一種形式。


除夕風俗哪些 除夕這天人們要幹什麼

  除夕的風俗有哪些 除夕這天人們要幹什麼   貼對聯   貼對聯是為了作為除夕這天守歲使用的,除夕貼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們需要弘揚。   包餃子   除夕這天,北方會包餃子,男方會炸或者蒸煮各種食物來為新的一年做準備。   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 ...

除夕是哪一天 除夕什麼主要的風俗習慣

  每當到了年末的尾聲,我們就可以看到匆匆往回家趕路的遊子,無論是什麼天氣條件,大家都會風雨兼程,回到家鄉見到親人朋友,表達一年來的相思之情。同時也會很關注過年的日期,因為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度過一個吉祥年。   除夕是哪一天   根據日曆上顯示,2022年的除夕是在1月31日星期一,即農曆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處 ...

202x年新年前夜是除夕除夕風俗禮儀哪些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大年初一的前夜,同時也是我國的法定節假日。2022年的新年,也就是農曆的春節,正月初一的前一天晚上叫農曆大年三十,也叫除夕。關於除夕,有很多風俗和節日的禮儀,例如吃餃子、發壓歲錢等。   2022年除夕是幾號   每年春節的前夜,就是我們常說的除夕夜。除夕夜是農曆大年三十 ...

除夕什麼習俗風俗 202x年除夕夜是大年三十嗎

  除夕有什麼習俗風俗?2022年除夕夜是大年三十嗎?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年新氣象,春節是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來2022年春節專題,瞭解更多新年的內容。   除夕有什麼習俗風俗?   貼年紅   年紅,是春聯、門神、窗花、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 ...

除夕風俗哪些

  1、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傳說怪獸“夕”最怕爆竹的響聲,我們的先人就是用爆竹驅走了怪獸的。如今,冉犯爆竹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還有驅散窮氣和晦氣的作用,響聲也代表了在新的一年裡生活有聲有色,紅紅火火。因此,在除夕這天是一定要點爆竹的。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

除夕哪些傳統習俗

  1、除夕的習俗之年夜飯: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   2、除夕的習俗之貼春聯:過年貼春聯,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3、除夕的習俗之放鞭炮: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4、除夕的習俗之守歲:一是防止“年獸”的襲擊,二是驅鬼辟邪。 ...

除夕什麼風俗

  1、年夜飯。吃年夜飯,是年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