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陳廷敬的後人是誰

陳廷敬是誰的老師

  陳廷敬曾做過康熙皇帝的老師。陳廷敬終生在朝,入仕53年,28次升遷,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是中國第一部官修字典 《康熙字典》的總閱官,擔任康熙經筵講師長達35年。陳廷敬為人恪慎清勤,慎守無過, 康熙盛讚他“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由於陳廷敬很有才華,在任翰林院學士時,曾和掌院學士喇沙裡、侍講學士張英受到康熙皇帝的讚賞,表揚他們“每日進講,啟迪朕心,甚有裨益。”康熙曾特賜予他和喇沙裡、張英三人貂皮各五十張,表裡綢緞各二匹。王躍文寫的《大清相國》中曾這樣讚揚他:

  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陳廷敬的後人是誰

  陳恩田乃是大清陳廷敬的後人,是當代著名的學者、詩人,在他十二歲的時候便以一首《耕田命》出名,加上是翰林學士陳廷敬後人,更是倍受關注,而他一直在國學領域成果卓著,加上很少露臉,致使外界一直認為他是一名八旬老人,卻不想是一名少年,少年得志,甚是令人敬佩。

  陳廷敬是清朝名士,曾為康熙皇帝器重,在官位數十載,嚴守克己,盡心盡力,深受好評。陳廷敬十分有才華,還對能人十分重視,常舉薦有識之士。康熙帝對陳廷敬的評價是“寬大老成,幾近完人”,陳廷敬逝世時,康熙甚感悲哀,可見其對他的重視。

陳廷敬簡介

  1、陳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山西澤州府陽城(今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清代大臣、學者。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

  2、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秘書院檢討。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充經筵講官,後歷任左都御史、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任《康熙字典》總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年七十五,諡文貞。

  3、陳廷敬工詩文,器識高遠,文詞淵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編》收入《四庫全書》,其中詩歌二十卷,還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陳廷敬在家鄉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是正一品官嗎

  陳廷敬在康熙時期屬於正一品官員,他起先任翰林院庶吉士,以後不斷升遷,做過內閣學士、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等高官。正一品是中國古代官品等級的最高級別。正一品官職為太師,太傅,太保,光祿大夫,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體仁閣大 ...

一代名相的演員

  《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演員有陶澤如,朱宏嘉,曹力,薛山,花騉等人。該劇講述了清朝康熙年間,正直鐵面無私的清官陳廷敬坐上相位,經歷眾多磨難整頓吏治的故事。 ...

康熙年間是個怎樣的官

  陳廷敬: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清代澤州人。順治十五年進士,改為庶吉士。陳廷敬先後擔任大清康熙帝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修官等職。上世紀末,陳廷敬後人、蜀中隱士陳光美病逝於四川樂山,其孫子陳恩田不負先輩遺訓,在國學領域成果非凡,目前是當代跨領域華人學者、著名書法家,目前出任澳大利亞國際七三 ...

放現在是什麼官

  陳廷敬曾擔任過四部尚書,如果放在現代來說的話,就相當於現在的教育、文化部長之類的官職,在古代也是屬於正一品官員。陳廷敬,陽城縣皇城村人,清初名相,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在文學上具有多部書籍和寫過很多詩,對文學有一定的影響,且在政治事業上頗有成就,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陳廷敬是康熙平和時期為官的典範 ...

世美是

  1、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陳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並影響傳統戲曲《秦香蓮》(又名《鍘美案》)。陳世美在劇中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歷史上無陳世美其人,是小說作者杜撰的人物 ...

驚蟄金旺是扮演的

  1、是姚安濂。   2、姚安濂,出生於上海,中國內地演員。   3、1998年,姚安濂在《無暇人生》中飾演季如東,並憑藉此劇一舉成名,進入觀眾視野。隨後因在《粉紅女郎》中飾演的史大偉一角,開始被觀眾熟悉並喜愛。作為老藝術家的他出演了很多不同型別的作品,其中《51號兵站》、《特殊使命》更是開啟了諜戰劇的輝煌 ...

橋兵變是發動的

  1、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2、959年,周世宗柴榮駕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階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3、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