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商水。歷史上被稱為陽城縣的地方有多處。
1、第一處是春秋時鄭國地邑,秦統一中國後置陽城縣,治所在今登封縣東南告成鎮,武則天時改名告成縣,唐天寶年間又改名陽邑縣,五代後唐複名陽城縣,後周顯德年間併入現在的登封縣;
2、第二處也是秦朝所置,治所在今南陽市方城縣東,漢時改名堵陽;
3、第三處也是秦置,治所在今商水縣西南,曹魏時併入汝陽;
4、第四處在今宿州市南,然而在唐、宋以前古籍所載秦漢舊縣。
陳涉世家起義分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既要殺死兩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援,所以陳勝讓吳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廣”,眾被激怒,然後動手“並殺兩尉”;
2、在群龍無首的時候,陳勝站了出來,先揭露秦的暴政,曉之以利害,然後用“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候將相寧有種乎”來堅定抗爭的信念,指出參加起義是士卒們的唯一出路;
3、陳勝理所當然成得到了全體士兵的擁護。接著提出策略口號,並“為壇而盟”一支團結戰鬥的農民起義軍宣告組成。
其中的名句與次名句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苟富貴,無相忘。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將軍身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海到盡頭天作案,山臨絕頂我為峰。
在《陳涉世家》中陳涉是一個機智勇敢、洞察時局、掌握人心,有卓越的組織才能和領導才能,有遠大的抱負和反抗鬥爭精神。
陳勝,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208年,字涉,陽城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後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後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伕刺殺而 ...
數。解釋:屢次,多次的意思。
數有功。翻譯:多次立下戰功。
原句出自《陳涉世家》。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陳涉世家》出自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八、世家第十九,是記秦末農民起義的領袖陳涉、吳廣的傳記。文中真實、具體、完整地記述了爆發這次農民大起義的原因、經過和結局,從中反映了農民 ...
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抱負,像陳涉一樣勇敢機智,足智多謀,敢於同黑暗勢力作鬥爭,逐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達到理想的彼岸。一個人的目光由多遠,他就有可能走多 遠。志向是決定一個人才力發展內在的最重要因素,你自己期望成為什麼樣的角色,自我的定位,內心的自我映象的模樣,決定了你主觀努力的方向。 ...
分為三部分:
第一段是第一部分:記敘陳涉的出身及其青年時期的遠大抱負;
第二段是第二部分:敘述陳勝、吳廣謀劃起義併為起義做輿論準備;
第三段是第三部分:敘述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勝利進軍和建立張楚政權的經過。 ...
1.苟富貴,無相忘:“無”通“勿”;不要。
2.發閭左謫戍漁陽:“謫”通“謫”;適戍、發配去守邊。
3.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唱”通“倡”;倡導。
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
6.將軍身被堅執銳:“被”通“披”;穿。 ...
陳涉世家是《史記》中的篇目,主要講述了秦末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軍在大澤鄉舉行中國古代第一次農民起義的事件。陳勝押送戍卒路上因為下雨而延誤路程,失期法皆斬,因而被迫走上反秦的道路。陳勝吳廣雖一度建立政權,發號施令,但後來因為沒有信守當初“苟富貴,莫相忘”的諾言,並且凡是他倆不喜歡的人,一旦有錯就受到懲罰,因而 ...
1、《陳涉世家》全文翻譯: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時,曾同別人一起被僱傭給人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許久,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著回答說:“你一個受僱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勝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