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於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情景交融,從中反映了作者的個性,他的清高自賞和不與世俗同習。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於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情景交融,從中反映了作者的個性,他的清高自賞和不與世俗同習。
創作階段:1、田園讀書(29歲以前);陶淵明出生在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在鄰近長江、鄱陽湖、廬山的柴桑鄉村度過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時代,自小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山水田園之中,過著田園讀書生活,這種生活使得他既對老莊學說很感興趣,同時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既洋溢著對自然的喜愛,又充滿著建功立業的幻想。代表作:《飲酒》 、《自祭文》、《歸園田居》、《擬古》(其三)。2、時官時隱(29歲到41歲);13 年中,他過著出仕、閒居、出仕、閒居的動盪搖擺的生活。因其閒居,有隱的意味,故稱為時官時隱。代表作:《感士不遇賦》、《歸去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3、田園躬耕(41 歲到63 歲)。陶淵明歸隱田園以後,儘管在晉末曾徵他為著作佐郎;在宋元嘉時,江州刺史檀道濟也勸其出仕,但是看慣了戰亂、篡奪、陰謀的陶淵明,為了避禍,決心不再作出仕之代表作:《雜詩·白日論西阿》、《桃花源詩並記》。
陶淵明的寫作風格:靜穆恬淡之中帶有一股兀傲不乎之氣.淡雅自然,優美含蓄,一反當時的追求形式、內容空洞的文風。喜歡描繪大自然的秀麗景色、農村生活的情趣以及自己的勞動感受。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里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讀者間接地瞭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闢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汙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