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不是三國時期的。陶淵明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他是東晉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陶淵明詩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陶淵明作品共傳世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1、近體詩:絕句:4句 1、2、4句最後一字押韻 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絕,七字稱七絕。
2、律詩:8句,聯 2、4、6、8句最後一字押韻 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律,七字稱七律。
3、《飲酒》是晉代詩人陶淵明的一組五言古詩。陶淵明辭官隱退後,他時常醉酒後詩興大發,書寫感慨,第二天清醒後再修改潤色,一共 ...
陶淵明是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 ...
1、《雜詩十二首其二》是由陶淵明寫的十二首雜詩中的一首。陶淵明共有《雜詩》十二首,系組詩,約作於義熙十年(414),大都感慨時光流逝,壯志難酬的情懷。此詩為其中第二首,寫長夜難眠,抒發了時光流逝,有志難酬的悲哀和世無知音的寂寞。
2、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 ...
陶淵明被尊稱為隱逸詩人之宗,而且開創了田園文學這一文學潮流。
人物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 ...
1、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
2、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歸園田居·其三》
3、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
1、雜詩
作者: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2、王瑤先生認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於同一年內。據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句意,證知 ...
可能是真的,但也有可能是作者為了抒發對美好社會的期望之情而想象出來的。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