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為: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閒。
翻譯為:我家住在有著蒼茫如煙的雲氣和夕陽晚照的鄉間,與世上的事情毫不相關。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過了竹林,看完了《黃庭》就躺下來觀賞山中美景。貪圖的是任意放縱,蔑視世俗的生活,任憑自己在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中衰老,別妨礙自己的處處開心,本來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種心腸,就是使英雄無所作為地衰老就像是對待平常是一樣。
整首詞塑造了陸游的歌詠自得、曠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詞中雖極寫隱居之閒適,但那股抑鬱不平之氣仍然按捺不住,流露出詞人內心的不滿。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譯文: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裡比得上人間?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遺憾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風已停歇,落花已化為塵土。我睡到很晚才起床,卻厭倦得連頭髮都懶於梳理。風景依舊,但親人卻已逝去,所以覺得萬事皆休。想要說出心中的煩悶,還未開口卻已泣不成聲。聽說雙溪的春天正是遊春的好時節,想要去那裡泛輕舟來釋放一下沉悶的心情,可這舴艋小舟又怎能載得動這滿腹的悽愁呢。
這是一首傷春懷舊之作,寄寓詞人失意的身世之感。上闋寫景為主,從天氣景物寫到人事,又從人相會寫到離別。東風吹送朱門傳出的箏聲,正是觸發下闋憶舊愁懷的媒介。下闋抒情為主,回憶往昔多豔情的富貴與歡洽,以突出十年如夢、屈指堪驚的失落痛楚。強烈的反差,加強了憑倚著欄杆久久眺望的寂寞。人生如夢,繁華很快即變成過眼雲煙 ...
憶秦娥是這首詞的詞牌名。而且《憶秦娥》這首詞的作者有很多。有李白、歐陽修、李清照、陸游、納蘭性德等等。而最經典的當屬李白的《憶秦娥》。
原文為:
《憶秦娥》[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的 ...
太常引是詞牌名,又名"太清引"“臘前梅”等。
雙調四十九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五句三平韻。以辛棄疾《太常引·仙機似欲織纖羅》為正體。代表詞作有納蘭性德《太常引·自題小照》等。
拓展資料:
太常:官名。秦置奉常,西漢景帝改為太常。職掌宗廟禮儀及選試博士,為九卿之一。歷代沿置,為 ...
1、“溼流光”意指主人公所度過的隨春雨而流逝的歲月也是那樣的冷澀惱人。
2、“流光”一詞還將冷悽擾人的靜態煩悶與時光流逝的動態懼憂結合起來,冷寂獨處的日子往往感覺太慢,本希望快點度過,可是女人出於青春容顏易老的心理卻又希望時間慢慢流逝。而“流光”一詞又給人快速流去的感覺,如此矛盾糾結的心理集於此短短五 ...
唐朝的“面首”是男妾、男寵的意思。確定面首這個稱謂的,是南北朝時期宋前廢帝劉子業,這位當皇帝的時間不長,乾的壞事倒不少,最後連個年號都沒留下,所以史稱前廢帝。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 ...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詞作。此詞描寫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歲月,透過今昔對比,反映了一位愛國志士的坎坷經歷和不幸遭遇,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不平之情。上片開頭追憶作者昔日戎馬疆場的意氣風發,接寫當年宏願只能在夢中實現的失望;下片抒寫敵人尚未消滅而英雄卻已遲暮的感嘆。 ...
作用:
1、將現實世界裡的秋天景色這種立體的景物與詩篇相結合,有抒發才情的意味,畢竟好的詩人是可以只用寥寥數言便描繪出一派廣闊天地;
2、作者借物寫景,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烏桕、菊花、鴻雁、天空等,生動明快地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形象鮮豔的秋景圖,表達了作者輕鬆愉悅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