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陽江風俗民情

陽江風俗民情

  ◇風箏節 陽江風箏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最初用於古代傳遞軍情,後流行於民間的一種活動,延續至今。1990年,在第七屆國際風箏會上,陽江市代表隊取材於民間傳說《白蛇傳》扎制而成的“靈芝”風箏被評為“世界十絕”風箏之一。在國內,陽江鳳箏與山東濰坊風箏形成“南江北坊”兩大流派,被譽為中國南派風箏傑出代表。

  1991年,廣東省體委授予陽江“鳳箏之鄉”的光榮稱號。現陽江己建成14萬平方米、可容納30萬名觀眾的“南國鳳箏競賽場”(由原廣東省省長葉選平題)。每年農曆九月九口重陽節,這裡都舉行盛大的放飛表演(比賽)。

  ◇龍舟節 每年農曆初一至初五,陽江都舉行龍舟競賽,內地在江河(漠陽江、鴛鴦湖)劃龍船,沿海地區在海上扒艇仔,不近江河的地區則舞旱龍慶祝。

  陽江龍舟一般長30多米,坐撓手50人,船上另有鑼鼓手各一人,以壯船威。龍舟扒完後,被埋在河(湖)邊,至第二年四月才又挖出來,初一至初四為小扒(分賽),初五為大扒(決賽)。獲獎者可得金豬一隻和龍包(肉包子)無數。

  特別的是,陽江每年龍舟節舉行的都是逆水賽龍舟。

  ◇山歌節 自1987年起,陽江每年舉行山歌節。它的淵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一種民間節目“跳禾樓”。“跳禾樓”是一種古老的民間山歌演唱形式,流行於陽江農村各地,意在祈求農家豐收。類似“跳禾樓”這種鬥歌形式的還有後來婦人祈子的“跳花枝”,新婚鬧洞房時的“打堂梅”以及海邊滄家的鹹水歌“對嘆”等等。以上所列的儘管在演唱方式方面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活動都是駁歌仔(鬥歌),山歌擂臺除有組織地進行外,許多都是群眾自發的,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高留圩 陽春的“高留圩”歷史悠久。“高留圩”每年一度,農曆五月初一這天,各式各樣的木器、竹器、藤編織品雲集高留河灘,人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搶購各種編織品、工藝品,據說這些經過高留水浸使過的工藝品,永不蝕食。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高留圩”吸引了無數遊人。

  ◇瑤族風情 陽春縣有瑤族同胞約一萬人,居住在雲霧山區之中,語言、服飾、節日、生活習俗與漢族不同。瑤胞在屬於自己的節日裡載歌載舞,別有一番風情。

什麼叫除夕?除夕風俗民情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除夕的起源

  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夢粱錄》卷六:“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間,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尷,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租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萬曆嘉興府志》:“臘月,鄉人以朱墨塗面,跳舞於市,行古儺禮。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歡,鑼鼓徹夜,謂之守歲。”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裡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燕京歲時記》:“凡除夕,蟒袍補褂走竭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竭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少數地方風俗不同,比如貴州,桌上的魚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餘”)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

  除夕的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的中國,一些監獄官員甚至放囚犯回家與家人團圓過年,由此可見"團年飯"對古代中國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孩子們在玩耍放鞭炮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說到除夕的刀砧聲,鄧雲鄉撰寫的《燕京鄉土記》卻記載著除夕一個十分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困難,三十晚上是個關。有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錢歸來,"家中瓶粟早罄,年貨毫無。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籌莫展,聽得鄰家的砧板聲,痛苦到極點,不知丈夫能否拿點錢或東西回來,不知明天這個年如何過,又怕自己家中沒有砧板聲惹人笑,便拿刀斬空砧板,一邊噔噔地斬,一邊眼淚潸潸地落……,這個故事讓人聽了.確實心酸。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古代,過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質,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許多動人的酒名,如“葡萄酒”、“蘭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蘇酒”等等。

  除夕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除夕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除夕上墳的風俗

  晉西呂梁山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劉周“心淚”一詩描寫的就是發生在呂梁山區的除夕送年食的情景。

  除夕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佛山風俗民情

  年宵花市 “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群眾相沿已久的民間習俗。花市於春節前三日舉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洩不通,遊人買到鮮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鴻圖。

  行通濟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個風俗習慣“行通濟”。卻說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園附近以前有一條河通濟河,河上有一條橋叫“通濟橋”。佛山人認為“行通濟,無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濟無憂愁)。河現在沒了,橋還在,每年這一天,人們都到這裡走過橋,燒香、拋生菜和轉風車,人流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賽龍舟 每年的端午節期間,佛山各地有民間舉辦的龍舟賽,各鄉各村派出陣容鼎盛的龍舟隊參與競渡。漂亮醒目的龍舟在水鄉的河網上力爭上游,兩岸站滿觀眾,鑼鼓聲、吶喊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 秋色 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獨有的大型民間文化娛樂活動。 過去秋色多在秋收時節的晚上舉行,表現形式上分為燈色、車色、馬色、地色、水色、飄色、景色七大類。明永樂年間發展起來,各種精美的工藝品,透過遊行 的形式來展出,並表演舞龍、舞獅、十番、鑼鼓櫃等助興,讓群眾觀賞評議。年復一年,技藝越來越高超,規模越來越大。


必背瑤族的風俗民情

  必背,原叫“鱉背”,是乳源瑤族自治縣瑤族聚居的一個鎮,位於乳源縣城東北54公里的大瑤山腹地。必背瑤族屬過山瑤,是瑤族的一個分支,隋唐時期從湖南等地遷入。明代以後,因為災荒和戰亂,必背瑤胞又大批向廣西、雲南等地遷徙,後再流散到東南亞,並輾轉遷移到歐美各國。1984年美國瑤族華僑、華裔代表團曾專程回來尋根訪祖 ...

廬山熱鬧的風俗民情

  每當喜慶佳節,為增添歡樂氣氛,希冀美好願望的實現,人們舞龍燈、採蓮船、挑花燈、打蚌燈,場面熱鬧,喜氣洋洋。鄱陽湖漁民迎婚嫁娶,別有風韻,迎新娘的漁船綵綢圍篷,山花插滿船舷,彩電置於船頭,鑼鼓,嗩吶一路高奏。 源於歷史的圖騰,在節令時祭儀所跳的儺舞俗稱“跳鬼臉”。所戴面具如惡魔,變形誇張,色彩鮮明,舞蹈動作 ...

鬧元宵-太原風俗民情

  晉中一帶,以太原為中心,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夜,都要“鬧元宵”,熱鬧非凡。鑼、鼓鏗鏘入耳,鞭炮、焰火、禮花齊放,龍燈、旱船蜿蜒而行,高蹺、竹馬姍姍走動,紅火情景,美不勝收。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紅火”,並評論:“城南的獅子城北的龍,城內的高蹺技藝精”,“南莊的火,太谷的燈,徐溝(清徐縣)鐵棍愛煞人”。 ...

崇禮淳樸厚重的風俗民情

  崇禮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背倚內蒙古高原,南臨張家口市,距北京247公里,總面積2334平方公里,總人口12.6萬。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崇禮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電力充足,資訊暢通,特別是旅遊滑雪名揚天下,具有廣闊的經濟開發前景。今日崇禮經濟建設加速發展,人民生活 ...

汕尾風俗民情

  海陸豐(海豐縣與陸豐縣的統稱)鍾靈毓秀,區區之域,至今保持著正字戲、白字戲、西秦戲、竹馬戲、皮影戲等好幾個劇種,可謂奇蹟。其實其中不無原因。   正字戲,又稱正音戲;白字戲,海陸豐也稱之為“白字仔”,潮汕又稱為“南下白字”。正字戲和白字戲,都由浙江傳入福建、潮州。明代海運發達,正字戲由海運直接傳人海陸豐, ...

揭陽風俗民情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民俗稱為“過年”。潮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當天一大早,人們便走親訪友,稱為“拜年”。拜年時一般都應帶“大吉”(即柑,大於桔,故稱“大吉”),被訪主人也應以“大吉”回贈,以示共同吉利,並互道“新年好”、“新正如意”、“恭喜發財”等以表吉祥之願。大年初一,按揭陽傳統例俗,多數人家早餐吃齋 ...

德昌縣風俗民情

  彝族年、火把節、傈僳族闊拾節以及彝族、傈僳族婚禮、葬禮都饒有特色,沿安寧河、茨達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體墓葬,被列為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   德昌為四川省傈僳族人口最多的縣,這裡民風古樸,保留著最為完整的傈僳族傳統習俗。德昌流行過傈僳族傳統節日——闊拾節。“闊拾”為傈僳語音譯,意為新年歌舞節、年節或春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