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民住宅供熱價格:每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元。
2、陽穀縣,隸屬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黃河之北,介於東經115°39'~116°06',北緯35°55'~36°19'之間,全縣總面積1064平方千米。陽穀縣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半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溫溫暖,無霜期長。截至2018年,陽穀縣轄3個街道、1個鄉、14個鎮,縣政府駐僑潤街道。陽穀縣常住人口79.89萬人。
1、居民住宅供熱價格:每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元。
2、陽穀縣,隸屬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黃河之北,介於東經115°39'~116°06',北緯35°55'~36°19'之間,全縣總面積1064平方千米。陽穀縣地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半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溫溫暖,無霜期長。截至2018年,陽穀縣轄3個街道、1個鄉、14個鎮,縣政府駐僑潤街道。陽穀縣常住人口79.89萬人。
1、蘭州供暖法定時間為: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供暖時間為6個月;市政府根據天氣變化可適當調整供熱時間。
2、計量熱費則是根據居民實際使用的熱量數來核算的,具體為計量熱費=計量熱價×使用者熱計量表計量的耗熱量×熱量調整係數,其中計量熱價=[面積熱價×(1-基本熱價折算比例)]×供熱月數÷每平方米年耗熱量。(注:基本熱價的折算比例確定為30%,為了在實際中便於計量熱費的計算和操作,熱量調整係數統一暫定為1)
飲食
境內居民喜食小麥面。習慣稱小麥麵粉為“細糧”,玉米、小米、高糧、豆類、地瓜乾等統稱“粗糧”。常用主食有饅頭(俗稱饃饃)、燒餅、烙餅、窩窩頭、煎餅、地瓜、丸子、大米飯、小米飯(俗稱乾飯)、小米粥、玉米粥(俗稱糊粥),麵條、水餃(俗稱扁食)等。
建國前,普通人家冬春以食雜糧為主,夏秋農忙時節及春節期間多食細糧;貧苦之家終年食粗食,並雜以糠菜麩皮;少數富有之家則終年以細糧為主食。
人們習慣於一日三餐,早、午餐稱“吃飯”晚餐多稱“喝湯”。一般人家有以佐餐的多為鹹菜、辣椒等,間或有粉皮、粉條、白菜、茄子、瓜類、豆類等乾鮮菜餚。除年、節及婚事喜慶外,平日極少食用腥葷。
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入80年代以來,城鄉居民食糧普遍以麵粉為主,飲食品種日趨多樣化。日常用於佐餐的則有各樣新鮮蔬菜。招待客人或節假日則多食用禽蛋、魚肉等。
遇有喜慶婚事,本境居民有以待客的菜餚相當講究,有“八大碗”、“十大碗”、“兩大件”、“四大件”等名堂。用料多以雞、魚、肉為主,間以時鮮蔬菜及禽蛋,稱之為“擺席”。赴宴稱“坐席”。
服飾
境內居民服裝及著崇尚寬肥適體,樸素大方。清末民初,鄉紳富商等上層人士多衣長衫,外罩馬褂,戴紅頂瓜皮小帽或氈帽、皮帽。一般勞動者多著短衣,有的於冬季穿棉袍。青年婦女多穿高直領右開襟鑲邊褂,闊腿鑲邊褲,繡花鞋,富有者並有裙飾。主要裝飾品有耳墜、手鐲、戒指、釵子等。紳民衣著以藍、白為正色,嬰幼兒及青年婦女間用紅、綠等色。男女衣料多為本地自產土布,富有者或用綢、緞、絹、帛。
辛亥革命以後,“洋布”流入境內。居民服裝樣式逐漸有所變化。
建國後,穿舊式長衫者日少而至於絕跡,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等款式逐漸流行,但多數中,老年人仍習慣於穿傳統便服。80年代初期以來,青年男女衣著“趕時髦”之風日盛,花樣繁多而時有變化。50至60年代,城鄉居民衣料以土布及機織棉布為主。70年代中期以後,各類化纖織口漸多。近年來又喜穿各種毛料、絲綢。
住宅
舊時陽穀居民住室以土平房居多,少數紳商鉅富之家則為磚瓦房或磚木結構樓房。習慣以北房(俗稱堂屋)為正房,東西為配房。一般為一進院落,富裕者或有二進、三進院。院牆多為土築,少數為磚砌。
建國後,人們的居住條件逐步得到改善,進入80年代以來,傳統的土平房多為新建磚房所代替,建築式樣變有怕改進。正房多有走廊,一般為三室五間,圓木樑檀、新式門窗、石灰漫頂、水泥地板,室內寬敞明亮。其他偏配房屋,多用做廚房和倉庫。城鎮幹部、職工住宅多為磚瓦房屋,少數為樓房。仍習慣於一戶一院,大門、院牆俱全。
本境居民居住習慣為一代人一室。鄉村中、老年人喜睡火炕,青年及城鎮居民則多睡床。
用具
建國前及建國初,本境居民所用炊具多為鐵鍋柴灶,瓦盆瓷碗。現城鎮居民多用煤灶,鋼精或鋁質鍋、搪瓷盆、部分改用煤氣爐灶。鄉村居民沿用柴灶鐵鍋,冬季則升煤爐取暖,兼用鍘精炊具炒菜做飯。
居民傳統的室內傢俱主要有“八仙桌”、條几、木質圈椅、木櫃、櫃櫥、舊式抽斗桌、木床等。其多寡與質地優劣因貧富而異。色調以黑、紅居多,一般用桐油塗刷。70年代中期以後,大衣櫃、高低櫥、寫字檯、三抽桌、鋼絲床、沙發、摺疊椅等新式傢俱開始大量進入城鄉居民家庭,其式樣不斷更新,並由單一傢俱逐步向多用途組合傢俱發展。色調以淺黃、紫檀、棕黃居多。
清末到民國初年,城鄉居民夜間照明多用舊式鐵質或陶質燈臺,燃以豆油或棉油,以“火鐮”草紙擊石取火。富裕之家則使用蠟燭。20年代以後,逐漸習慣於使用煤油燈及火柴,俗稱之為“洋火”、“洋油”。60年代中期始用電燈照明。現城鎮及部分鄉村有照明用電,其他仍沿用煤油燈,煤油供應不足時,則代之以蠟燭或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