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合十禮是印度的,它是古印度的一種文化禮儀,一般雙手合十用來祈禱,祝福,或表示感謝、感恩等。
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的合一,故藉合掌來表現人毫無掩飾,最為真實的本來面目。
雙手合十禮是印度的,它是古印度的一種文化禮儀,一般雙手合十用來祈禱,祝福,或表示感謝、感恩等。
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的合一,故藉合掌來表現人毫無掩飾,最為真實的本來面目。
禮儀是包括在民族文化之中,每個場合都有特定的禮儀。雙手合十禮出自於印度佛教的禮儀文化中,表示虔誠、恭敬的意思,後來被各國教徒引用。你知道雙手合十禮來源與意義嗎?不妨接著往下看吧。
合十禮(salute with putting palms together),流行於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尼泊爾等佛教國家的見面拜禮。此拜禮源自印度。最初僅為佛教徒之間的拜禮,後發展成全民性的見面禮。在泰國,行合十禮時,一般是兩掌相合,十指伸直,舉至胸前,身子略下躬,頭微微下低,口唸薩瓦蒂。“薩瓦蒂”系梵語,原意為如意。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此禮的姿勢也有所不同。
例如,晚輩遇見長輩行禮時,要雙手高舉至前額,兩掌相合後需舉至臉部,兩拇指靠近鼻尖。男行禮人的頭要微低,女行禮人除了頭微低外,還需要右腳向前跨一步,身體略躬。長輩還禮時,只需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拜見國王或王室重要成員時,男女還均須跪下。國王等王室重要成員還禮時,只點頭即可。無論地位多高的人,遇見僧人時都要向僧人行禮,而僧人則不必還禮。
“合十”並非佛教所創,它是古印度的一種禮法,佛教是沿用這種禮法,後來逐漸成為佛教的專用禮節。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淨之手,故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的合一,故藉合掌來表現人毫無掩飾,最為真實的本來面目。
合掌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語深,一句話乃至一個字,可能有無量的含義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體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縮影,一切佛菩薩皆從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萬法。我們不能淺看合掌之禮。
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尼泊爾等佛教國家有雙手合十的禮儀。
“雙手合十”即“合十禮”,又稱“合掌禮”,屬佛教禮節。在世界範圍如泰國、印度以及東南亞一些信奉佛教的國家與地區。我國的傣族聚居區也通用合十禮。行禮的時候,兩掌合攏於胸前,十指併攏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齊平,手掌向外傾斜,頭略低,神情安詳、嚴肅。佛教禮儀中有稱“蓮華合掌”。
合十禮可分為跪合十禮、蹲合十禮、站合十禮三類。跪合十禮適用於佛教徒拜佛祖或僧侶的場合,行禮時右腿跪地,雙手合掌於兩眉中間,頭部微俯,以表恭敬虔誠;蹲合十禮是盛行佛教國家的人拜見父母或師長時所用的禮節,行禮時身體下蹲,將合十的掌尖舉至兩眉間,以示尊敬;站合十禮是信奉佛教的國家平民之間、平級官員之間相見,或公務人員拜見長官時所用的禮節,行禮時端正站立,將合十的掌尖置於胸部或口部,以示敬意。行合十禮時,可以問候對方或口頌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