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雪域高原“漢藏文明金字塔”探秘

雪域高原“漢藏文明金字塔”探秘

  從著名的鹽湖"茶卡"沿青藏公路西馳140多公里,就到了歷史文化重鎮都蘭。這裡是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歷史上吐谷渾王國的屬地。

  走進都蘭,不能不去一探"漢藏文明金字塔"的究竟。所謂"漢藏文明金字塔"是指距都蘭縣城30公里、位於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古墓群。因其規模宏大、墓葬眾多,且出土大量古代中原、吐蕃及吐谷渾文物而得名。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專家許興國說,熱水大墓就像一座凝固歷史的豐碑,昭示著漢藏等民族千年來血脈相融的歷史。

  熱水鄉熱水溝內,差汗烏蘇河從群山環繞的谷地內蜿蜒而過,在蒼涼的群山之中,數千座古墓靜靜沉睡在這裡。都蘭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毛蘭生介紹,從都蘭縣夏日哈至巴隆200餘公里範圍內,遺留大小古墓2000多座,單在熱水溝內,就有古墓200餘座。

  墓群中規模最為宏大的稱為"血謂一號大墓",被認為是吐谷渾王的墓葬。王陵依山起勢,山體如一隻展翅騰飛的大鵬,惟妙惟肖。大墓由封土和墓室組成。

  吐谷渾王國自公元417~688年在都蘭縣建都達271年之久,是連線中原與吐蕃之間的重要地方。許興國說,公元7世紀以後很長一段時期,河西走廊被刀劍、烽煙阻隔,只有南線柴達木路仍舊暢通無阻。吐谷渾王國以青海湖為基地,以伏俟城為前站,建城堡,設驛站,組織商貿活動,全力維護著絲綢之路,擔負起溝通東西方的重任。

  許興國說,熱水大墓中僅出土的絲綢就數以千計。這些絲織品至今色澤鮮明,圖紋清晰。"不論是墓室還是出土文物,都可以說是一派唐風。"許興國說,幾乎所有大墓的結構都有前室後室、左右耳室,這種墓型結構是漢族早在漢朝時就開始使用的,尤其是血謂一號墓結構與北京大葆臺漢墓極其相似,說明吐蕃時期這一墓型已在藏族和吐谷渾部落廣泛使用。而從出土文物看,80%以上是唐朝的絲綢,有漢地對鳥紋、對獸紋,使用的器具有開元通寶、大小團花鏡,部分器物上寫有漢字。

  為了讓這些精美的文物能為世人知曉,更深入地瞭解青藏高原上各民族文化的流傳情況,都蘭縣正在大規模擴建青海都蘭吐谷渾文化保護中心,集中展示200多件墓藏珍寶。

  "我們希望都蘭大墓能成為一個展示藏、漢、吐谷渾乃至西域文化的視窗,讓更多人瞭解都蘭、瞭解青藏高原的歷史。"毛蘭生說。

永州周敦頤世孫舊宅 探秘手工復原的明清古村落

  

  幹巖頭村地處湖南南部,五嶺山脈南麓。自明代嘉靖年間1550年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7世孫周佐遷徙至此,子孫後代繁衍興盛,從明到清,相繼建成6個院落:老院子、紅門樓、黑門樓、新院子、子巖府、四大家院。它們各自獨立又相互貫通,至今已有500餘年。大院坐南朝北,呈北斗七星狀分佈,三面環山,進、賢兩水於村前綰結西去。2007年被建設部、文化部、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8月和9月,先後兩次深入幹巖頭村。先後經歷麗日晴天與一場秋雨。它是真美,不論處於何種時節,看它,都是歲月形成的深邃風景。還有蓮花,無處不在,柱礎石、花格窗、天井……從《愛蓮說》裡,一朵朵,至今盛開。9月19日黃昏,逡巡在黑門樓,看著暮色遍佈野草茁生的山牆,人們端著飯碗站在廊下聊天,心生穿越。他們是站在明代的尚書府第,重門深院裡呢。他們應該是比我更清楚的吧。這雲煙過往裡,多少“忠臣孝子”不再,房屋傾頹,物件散佚,卻只有“讀書耕田”兩件事落地生根。

  2012年7月,幹巖頭村周家大院的修繕工程全面鋪開。會有一種方式,讓這“復古”生活重新吐露朝氣。

  “我們家在這個老屋子裡住了一百多年。如果沒人住,這些木頭板壁早就朽掉了”

  2012年9月19日傍晚,位於永州富家橋鎮的幹巖頭村,靜默在漫天紅霞裡。三面青山下,兩條溪水(進水與賢水),左右深流。從高處看,呈北斗星狀排列的六個院落(子巖府、老院子、新院子、黑門樓、紅門樓、四大家院)高挑的青色三疊馬頭牆,幾百年前就這樣披覆著淡淡夕煙,此時依舊。遠處山坡,隱約可見荷鋤而歸的村民剪影。年幼的孩子們則大多圍著各自門前磨得光可鑑人的青石礅爬上爬下。

  一腳踏進“新院子”。相較修建於公元1550年(明朝)的“老院子”,它算建得晚的,清1841年才落成。如今,十來戶周姓村民在裡面一住若干年。院子裡,幾個工人正在忙著砌一堵殘破土牆,鵝卵石、河沙、石灰堆了一地。這是旅遊開發公司請來的建築隊,駐村才11天,已經開始著手修復工作了。殘牆後,一個大嫂站在走廊上自己搭的灶臺邊專心炒菜。她的頭頂上,是一組被煙塵燻得漆黑的精美木雕。我身後則是一間廚房,從它儲存尚完好的精緻雕花木窗上,不難想象曾經的功用。現在,它屬於七十多歲的周標明老人。他從廚房後的自來水龍頭裡接了一壺山上引下來的泉水,領著我去看其它的房間。

  一間是他的臥室,狹窄,低矮,地面未硬化,但早已踏得十分平實。看不出年歲的一張大床盤踞其中。為防蚊蟲,窗欞上貼著塑膠布,蒙著灰塵。屋內光線昏暗,所有的物件彷彿都伏在一層灰裡。老人無意中掀開搭在床頭椅背上的衣物,驀地眼前一亮,那是一張烏沉發亮的椅子,靠背雕花極為繁複絢爛,儘管踏腳處榫頭已壞,整個呈傾斜狀,仍無損其端正雍容,隱隱透出當年富貴氣象。——這是他家祖傳的,已經說不上有多少代了。

  談及即將到來的修葺與搬遷,老人有期待,也有擔憂。“我們家在這個老屋子裡住了一百多年。如果都搬走了,沒人住,這些木頭板壁,早就朽掉了。”他說著站起來,用手使勁拍拍那扇結實的木門。

  修建於1904年的“四大家院”,是六大院落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其中還包括一個私塾,“培園書屋”——一間呈“日”字形的小院子。中間一橫處,原來是大教室,先生坐在當中教書,現在呢,當中放著八仙桌,桌上擱著好幾只大冬瓜。1981年嫁過來的盤大姐,只知道她現在住的這個院子曾經是個學堂,先生和學生“很早很早以前”就沒有了。老師的宿舍原在院子西側,並列幾間屋子,經歷了土改、文革之後,早已面目全非。去年盤大姐給兒子娶媳婦,把其中一間改成了新房,吊了一個簡單的頂,用塗料把牆壁粉刷一新,大衣櫃高低床都搬進去了。媳婦小孫告訴我,這間新房其實是一間別人用過的“灶房”改成的,“牆壁黑的啊……嘖嘖”。

  沿西側走廊直走到盡頭,“日”字最上面的部分,由臺階上到一處平整的高地,這裡已經被開墾出來種上了各色蔬菜,一隻母雞埋頭啄食土中蟲子。園邊卻有殘缺欄杆橫置,按現存部分推測,應該是一排紅色的工字花紋和十字花紋欄杆交替相連,將菜園和房屋隔開。據考,這滿畦青綠的菜地,是學子們曾玩耍流連的“後花園”。

  離開時,再回望一眼,暗暗勾勒那些不存在的輪廓:應該是小操場的位置,被碩大的木質糧倉佔據;入門處,風雨廊的屋頂只剩檁條。唯有庭前一棵開花的小桂樹,暗香流佈,模糊了前世今朝。

  “用鵝卵石、河沙、石灰砌牆只能砌到2米左右,就要停下來,等泥漿乾透,不然會倒”

  晚上有紅色的蛾眉月,第二天就下起雨來。青山全不見,煙嵐繚繞。雨霧中的白牆黑瓦越發沉靜。子巖府外面正在修築的半截圍牆,已經用藍色的塑膠雨布罩上,壓緊。

  2010年,省委書記周強來此地視察,提出要將周家大院建設成為文化遺產保護開發、新農村建設、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旅遊發展“四個結合”的示範村,預計投資3.5億,3年完成整體開發。現已成立零陵區何仙觀景區指揮部,全面開始修繕工作。

  “這些鵝卵石,全是從附近河灘裡撿回來的。”張波是隸屬海南華成建築公司的修復工程負責人。他說,“如果要完成整個牆體修復,需要2000立方左右的鵝卵石。當年他們是怎麼修的,我們現在就怎麼修。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圍牆修復開始做。”當年就是這樣先整整齊齊碼一層卵石,然後再抹一層用沙和石灰混合的泥漿固定,再碼卵石……幾百年風雨就這樣扛過來了。“不過,只能砌到2米左右,就要停下來,等泥漿乾透,不然會倒。這樣進度慢,但沒辦法。”

  

  張波帶著助手已經在村裡勘探了好幾個月了,幾乎每個角落都琢磨了個遍。這是他接手的第六個工程,此前五個都是在“仿古”。為此也曾有過小小質疑,如何“修真”呢?——他並不以為忤:即便是“仿古”,也要看過真的才能“仿”啊。他也出生於湘南一個古村裡,說起老建築津津樂道。“我在幹巖頭村新院子那發現了一塊地面,跟我家老宅子那塊地面是一樣的。只有三四個平方,成分是黃泥、石灰、瓷片、蛋清等等。工藝相當複雜。全村只有那一小塊是這樣,其它都是磚、青石板鋪的。”

  在新院子的門檻後,我們見到了那塊特殊地面,黑色,菱格花紋,手指觸控非常平滑,有如大理石。但可惜的是,上面有多處明顯的鑿痕坑窪。“按照我掌握的方法,這個是可以復原的,只是需要時間。”張波頗自信。

  新院子的灰色外牆,牆皮大多脫落,露出裡面的卵石結構。未脫落的牆面,呈現出捲曲如莖蔓的美麗花紋,像是手工有意為之。“其實那是一種天然花紋。”張波說,“牆體外層是用糯米、蛋清攪拌後,和柴灰一起塗上去的,這個顏色永遠不會變。”當雨水把外面的塗層和灰塵沖刷掉之後,蛋清黏稠的絲狀液體已經凝固,於是就自然形成了這樣奇特的花紋。如果真正要修復,還需要石灰、糯米米漿,需要大量木柴燒成灰燼,與適當比例蛋清混合,造價不菲。“所以古時修一棟房子,要很多很多年。”“如果用其它化學物品代替也不是不可以,但時間一長就脫落了。古人也是經過了很多實驗才得出的經驗。”

  院牆和屋頂的修復相對“比較容易”,而培園書屋後花園那段掩埋在草叢中的殘缺欄杆,才真正費工夫。張波拂開草葉,指著“十字花”狀一截欄杆說:“你看,這個圓弧的拱形部分,是用紅色瓦片連線粘上的,相當均勻。做的時候既要講手藝,還要考慮顏色搭配,比較費神。古人比我們會生活咧。這麼好的東西,現在只剩了這兩頭。”他目光落在中間一片空茫處,神情嘆惋。

  大院的每個大小天井路面,都用黑白兩色橢圓形小卵石對接鑲嵌,鋪成花紋,圖案別緻精美,有“卍”字紋、四季花卉、昆蟲動物等。連線六個院子的道路,不講紋飾,但亦用這樣的黑白石子鋪成,當地形象稱為“包穀子路”。現在路面多處已毀,黃土裸露。這也是修復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

  “四五年後如果全部按期完成,周家大院能夠做到下雨天穿布鞋,走遍全院不溼鞋。”

  重雕一扇窗,耗時60余天,造價高達一萬餘元。

探秘武夷山千年流傳婦女擺茶俗:男士不得上桌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福建武夷山,不僅山水迷人,而且此間“大紅袍”、“正山小種紅茶”以及山間綠茶同樣令人齒頰留香。與中國其他茶鄉相同的是,這裡也有歷史悠久的茶俗。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功夫茶——十八道茶藝,還有散落在民間各種風格迥異的茶俗。

  三月八日是婦女節,記者慕名來到武夷山吳屯鄉,探訪這裡流傳千年的茶俗——擺茶。

  流傳千年:婆媳母女相承

  由當地市區驅車北行,至吳屯鄉紅園村下山廟橋頭下車,徒步行過蜿蜒一公里的石塊與鵝卵石村路後,只見滿頭銀髮的她正在門口熱情招呼同村姐妹進屋入席,而廳堂內圓桌上已依序擺好十副碗筷,茶點則是甜櫧、豆渣餅、地瓜幹、南瓜籽等十餘式農家小吃。

  老人介紹,這一習俗的形成已有千餘年曆史,雖然起源年代無從考證,但這種習俗在她婆婆的那個年代就很普遍。

  她說,以前在農村,男人上山下田做活,婦女忙完家務之餘,相互串門聊天,消閒遣興,其間配著茶水和農家小吃,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習俗,成為婦女聚會話家常的一種形式,於是,這種聚會由母帶女、婆帶媳而得以一代一代相承。

  非女勿入:男士不得上桌

  老人介紹,擺茶其實就是婦女喝茶俗。這種茶俗不同於功夫茶,選碗不用杯,沒有太多的繁文褥節,兩三人即可入席,後來者隨時加入。而且還有一個奇怪的規矩:只能婦女上桌,男人不能參與。

  席間所品之茶並非當地著名的烏龍茶、紅茶,選用的是高山種植的綠茶,經輕微炒青後泡在大壺裡作為“茶娘”,加茶時,每碗先加六分白開水,再注入些許“茶娘”,而上桌的“茶點”一律為山中野果、自家種的青菜以及親手製作的農家小吃。

  杯茶釋怨:巧化鄰里矛盾

  這種茶俗時間也無具體約定,長的可延續兩三小時,短則半個小時就可散席。主要依據談論話題大小而定。作為一種自發的社交形式,擺茶俗還有一種特殊“功效”,婦女之間、鄰里之間有什麼矛盾糾葛,經過席間相商、姐妹相勸,也就在茶香、菜香中消彌無形。

  據瞭解,擺茶俗在當地不少村子尚有保留,與江蘇周莊的千年習俗“阿婆茶”十分相似,都是婦女間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也是中國自古崇尚和諧的具體表現。

  索要一碗“婦女茶”品嚐,隨著清新之香自舌喉入腹,只覺渾身勞累似乎化解在這淡淡的茗香之中。


存在千年 罕見的西藏一妻多夫制

  “一妻多夫是因為要保持財產的不外流”。   在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由於生存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為使家產和勞動力不分散,歷史上形成罕見的“一妻多夫”婚姻現象。   一妻多夫制在西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是保護家庭財產不分散的一種辦法。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下,幾個男丁分家後會造成家中財產的分 ...

僳僳族奇特風俗 “另類”求愛方式

     僳僳族男女戀愛暗號多又多   傈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為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秘密,他們會用琵 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式來作為暗號聯絡,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秘密接觸。   傈僳族主要聚居於滇西、滇西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兩岸的河谷山坡地帶。過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顏色不同,又 ...

布依族婚俗 唱歌擇偶偷襲成親

  布依族的“浪哨”擇偶與拋“棕”傳情   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按照鎮寧一帶的布依族舊俗,兒女還在揹帶上時,父母已經為他(她)們談婚論嫁了。父母們經過“相親”和訂婚儀式,等到孩子有五、六歲大,就要舉行婚禮, ...

臺灣“母系社會”阿美族的生活情趣

     臺灣阿美族的文化特色是母系社會,男子入贅女家,女兒繼承家產,男性年滿十三歲就送入少年會所集訓,每三年透過一次體能試驗,才晉升更高一級的年齡階級,22歲成年後改住到青年會所才可以結婚,也是捍衛部落的戰士,成年男子若被妻子離婚,只能返回青年會所等待第二次結婚的機會。熱鬧的“Milisin—豐年祭”以及沿 ...

清代婚書 典妻僱妻打夥共妻無奇不有

     (圖文無關)   在遼寧省檔案館典藏的檔案中,儲存著幾件清代原始婚書字據。從這些婚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處於封建社會中的弱勢婦女生活的社會環境,也可以從中窺見封建社會貧苦百姓的社會地位。   自賣自身   遼寧省檔案館儲存著一件賣身執照,原文是這樣的:   “立執照:婚書人劉門楊氏,因丈夫亡故,並無家 ...

巖棺群 葬者為百年前屠村慘案亡者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南霞鄉下洋村坑源底自然村,隱藏著一處神秘巖棺葬,初冬時節,筆者帶著疑問,特意前往下探訪,尋找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遺蹟。   巖葬,就是人死之後,不埋入土,而是殮屍入棺,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插樁置放棺木;或是在懸崖上鑿洞,納棺其中;或將棺木抬進去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巖洞,凌空懸置。   從下洋通往坑 ...

青海湖古老祭海儀式

  2008年,青海湖祭海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海湖祭海,不僅是帶有濃郁宗教色彩的一種民俗活動,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其間包含著眾多民風民俗,同時表達了人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願望。   雍正皇帝祭海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傳統。    蒙古族人原來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尤其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