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始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即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即公元494年之前;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即公元493年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雲岡石窟始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即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即公元494年之前;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即公元493年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雲崗石窟:建於北魏年間,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石窟依山開鑿,在武州河北岸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達51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幾釐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米,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開鑿於北魏時期,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
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孝文帝將國都平城遷於洛陽。
雲岡石窟開鑿於文成帝和平初(460年)。
雲岡石窟建造歷史:北魏,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