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鑼是什麼樂器
雲鑼 流傳至今的敲擊樂器
雲鑼雲鑼,出現於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古名雲轍,又名雲璈,民間又稱九音鑼,藏族稱丁冬、丁當,是鑼類樂器中能奏出曲調的樂器。早期雲鑼多用於道教生活,其後流傳於民間,一般來說多用於民間音樂、地方戲曲和寺廟音樂中,流行於內蒙古、雲南、西藏和漢族廣大地區。
雲鑼由鑼體、鑼架和鑼棰組成。雲鑼由大小相同,而厚度,音高存在區別的若干銅製小鑼組成。這些小鑼以音樂次序懸掛於木架上,每一個小鑼都由3根繩吊在木架的方框中。雲鑼的演奏方法與中國鑼類似,用小槌擊奏,其常見編制為十個一組,也有十四個一組和二十四個一組的大型雲鑼。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將音高不同的小銅鑼編排起來,用於音樂實踐中。
宋代畫家蘇漢臣的《貨郎圖》中,一 貨郎身掛數件樂器,其中有一件為十面雲鑼,可知早在宋代民間已有云鑼流傳和使用了。六百多年前的元代,雲鑼不僅在民間流行,並且在宮廷宴樂中使用,當時稱為雲墩,《元史·禮樂志》“宴樂之器"中有:“雲墩,制以銅,為小鑼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長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擊之。”這也是見於文獻的最早記載。元代雲鑼還用於宗教音樂中,如在山西芮縣永樂鎮的永樂宮元代壁畫《奏樂圖》和三清殿斗拱間的裝飾畫中,均畫有演奏雲鑼的影象,宮中壁畫反映的是道教生活,表明雲鑼早期已用於道教音樂。元代的史籍和壁畫看來,就有十、十三和十四音雲鑼。
清代前期,雲鑼曾發展到二十四音, 《揚州畫舫錄》記載著在福建地區曾流行過十四音雲鑼。據《清史稿》載,雲鑼在清代宮廷音樂中已廣泛用於御前儀仗樂、丹陛大樂、中和清樂、導引樂、鐃歌及鐃歌清樂、凱歌、慶神歡樂、賜宴樂等。清代曾有《雲鑼譜》傳世,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收藏,梅先生在《太真外傳》一齣戲中用過雲鑼。《雲鑼譜》後由梅先生贈予好友宋先生。該《譜》詳盡地介紹了雲鑼的音律和每面雲鑼的規格尺寸。
《元史·禮樂志》記載:“雲璈制以銅為小鑼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長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擊之。”但從山西永樂官的元壁畫看來,元代每架雲鑼所用的小鑼,還不限於十三個,也有用十個,和十四個的。明清以來,長期普遍流行的一種雲鑼,全付由十個小鑼組成。但偶然也有例外,如清初曾有過全付用二十四個的雲鑼,較後在福建又曾有過全付十四個的雲鑼。《清史稿》記載,雲鑼用於御前儀仗之樂、祀先蠶樂章、丹陛大樂、中和清樂、導引樂、鐃歌及撓歌清樂、凱歌、慶神歡樂、賜宴樂、蒙古樂、班禪之樂。
雲鑼屬於金屬體鳴樂器族內的變音打擊樂器類,音色清澈、圓潤、悅耳、餘音持久,但音量不大。不是小型民族樂隊的固定編制,但大型民族樂隊中較為常用。其作用如西洋樂隊中的三角鐵,音量雖然不大,但點綴作用明顯。
雲鑼是什麼樂器
雲鑼是鑼類樂器,出現於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古名雲轍,又名雲璈,民間又稱九音鑼,藏族稱丁冬、丁當。
樂器一般分為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能夠發出樂音,並能進行音樂藝術再創造的器具。人類透過演奏樂器,藉以表達、交流思想感情。
鼻簫 表達愛情的樂器
鼻簫,為邊稜音氣鳴樂器,簫用鼻吹故稱。吹孔設於管端節隔中央,流行海南島黎族,黎族語也稱“雖勞”、“屯卡”、“拉里各丹”。歷史久遠,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國海南島民間流傳。
簫管用石竹製作,其長短、粗細規格不一,民間多使用一根無節的細竹管,管長60釐米~70釐米、 管徑 1.6釐米左右,在距兩端管口8釐米處,各開一個圓形按音孔。按音孔既可開 在管身一側, 也可開成前後各一。如果使用兩端帶竹節的竹管,需在節隔中心開一圓形通孔;使用多節竹 管制作,則要打通竹節。吹孔在竹管的細端。
關於鼻簫的產生,還有一段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愛了。臨結婚之前,這位姑娘到檳榔園採檳榔,被峒主發現,被抓起來,峒主硬迫著姑娘嫁給他。姑娘不允,便被關起來。小夥子找了十天十夜,終於發現姑娘被關在密林中的一個小洞裡。兩人無法相見,小夥子只好唱歌傳情。峒主知道後,又把小夥子抓起來,割掉舌頭,發配到一個荒遠的山林裡,過了一個月,小夥子又在山洞邊出現。他砍 了一節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戀之情。姑娘心領意會,感動不已。後來,小夥子被峒主抓去處死。死前託人將鼻簫轉交給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夥子墳前,悲痛欲絕,把小夥子生前吹奏過的鼻簫曲吹奏了一遍。然且,姑娘懷揣鼻簫,長眠在小夥子墓前。以後,鼻簫便一代又一代傳下來。
清代張慶長著《黎岐紀聞》載:“男女未婚者,每於春夏之 交齊集曠野間,男彈嘴琴,女弄鼻簫,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漸湊一處,即訂耦配,其不合者,不敢強也。”可見,鼻簫是黎族青年表達愛情時常用的樂器,男女都會吹奏。每當夜幕低垂,寂靜的黎家村寨裡,不時傳來陣陣纖細而清幽的簫聲,這是黎家小夥子在吹簫召喚女友, 還是姑娘對男友的回答,也許是一對情侶依靠在檳榔樹下,輪流吹著鼻簫訴說相互的鐘情。 在黎家,以鼻簫吹得是否出色來定親結緣,還可互換鼻簫作為定情的信物。
《番社採風圖考》:“鼻簫,截竹為管,竅四孔,長可尺二寸,通小孔於竹節之首。按於鼻橫吹之,高下清濁中節度。蓋亦可誒。為洞簫者也。麻達夜間引社中,番女聞而悅之,引與同處。”“女長,構屋獨居。以鼻簫、口琴,男女互相調和,久而意諧,乃告諸父母。”
鼻簫有許多固定的曲調,它們大都是無標題的抒情短曲,每曲都有一定的含義,在黎族人中世代相傳,但各地也不盡相同。而在黎家青年男女中,鼻簫則多為即興吹奏,其曲調也因人而異,難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據樂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夠在很多的簫聲中辨認出自己情人獨特的簫聲來。“拋個石頭探水深,吹曲鼻簫試儂心”。從這句黎謠中也可看出,鼻簫與黎族青年的戀愛生活有著密切關係。黎族姑娘也是吹鼻簫的能手,每逢農閒、節日或戀 愛時,當小夥子吹起嘟嚕(洞簫)時,姑娘則吹響鼻簫對答。
“牛角”也是樂器
牛角,是瑤、彝、苗、景頗、納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漢等族的唇振氣鳴樂器。流行於桂、黔、滇、川、湘、粵、海南等省區,尤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和貴州省黔南 、黔東南等地最為盛行。
牛角歷史久遠,其起源與原始狩獵的巫覡等活動有密切關係。在我國的陝西、河南、山東等地, 曾有新石器時代所用的陶製角出土 ...
尺八 禪意十足的樂器
尺八:竹製樂器,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稜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
“簫是文人在書齋裡的呻吟,尺八是寒夜裡吹過竹林的一陣風”,喜愛尺八這一樂器的人們這樣評論道。
如今還有多少人知道尺八這種樂器?“尺八”名的由來,緣於其長一尺八寸。多為 ...
撥浪鼓 早期為樂器非玩具
撥浪鼓是我國傳統、古老的樂器和玩具,出現於戰國時期。撥浪鼓的主體是一面小鼓,兩側綴有兩枚彈丸,鼓下有柄,轉動鼓柄彈丸甩動擊鼓發聲。鼓身可以是木的也可以是竹的,還有泥的、硬紙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紙製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撥浪鼓最為典型。 早期的撥浪鼓是樂器而非玩具。
最早的撥浪鼓被稱作“鼗”(t ...
海螺也是一種樂器
海螺,古稱貝、蠡,是藏、蒙古、滿、納西、傣、京、漢等族唇振氣鳴樂器。藏語稱董、措董、董嘎爾。蒙古族稱凍思,傣語稱海三,漢語稱梵貝、法螺、螺號、玉螺、玉蠡等。流行於佛教寺院和全國各地,尤以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雲南、甘肅、廣東、廣西、福建、遼寧、吉林等省區最為盛行。
歷史悠久,自古為佛教法器之一。源 ...
銅響樂器“鑔” 人類巴掌的延伸
鑔是由鈸派生而來的一種樂器。蒙古、藏、侗、傣、漢等各民族互擊體鳴樂器。又稱水鑔、小水鑔、鑔鍋。流行於全國各地。響銅製,缽形,外觀與鈸十分相像,一般鑔體較小。鑔面較平,厚度比鈸稍薄、較鐃略厚,中部碗小頂圓。鑔通常成對使用,是一對形狀相同的的金屬圓盤,中間有凸起的半球形鼓包,鼓包頂上有個為穿入手帶或握柄用的小 ...
檀板 古代宮廷樂器
檀板,打擊樂器的一種,簡稱板,因常用檀木製作而有檀板之名。唐玄宗時,梨園樂工黃幡綽善奏此板,故又稱綽板。滿、蒙古、納西、畲、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滿族稱察拉齊。此外還有扎板、大板之稱。用堅木數片,以繩串聯,用以擊節。 唐宋時拍板為六或九片,以兩手合擊發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組成。
古代的檀板,是由西北少 ...
鳳首箜篌 古代彈撥絃鳴樂器
鳳首箜篌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彈撥絃鳴樂器,以琴頭飾有鳳首而得名,清代稱之為“總稿機”。歷史悠久,造型優美,裝飾華麗,音色柔潤。隋唐兩代曾用於天竺樂和驃國樂中,民間較少流傳使用。現在多用於民族樂隊中。
早在公元4世紀的東晉之初,鳳首箜篌就已由印度隨天竺樂傳入我國。《隋書·音樂志》中有:“《天竺》者,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