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體溫計在測量結束後會有蜂鳴聲,此時取出體溫計的話,溫度是會偏低的,所以要加上0.5左右的樣子。如果測量結束蜂鳴後不取出,過2到5分鐘後再取出,此時顯示的溫度就和人體溫度差不多,是不需要加的。
電子體溫計是利用溫度感測器輸出電訊號,直接輸出數字訊號或者再將電流訊號(模擬訊號)轉換成能夠被內部整合的電路識別的數字訊號,然後透過顯示器(如液晶、數碼管、LED矩陣等)顯示以數字形式的溫度,能記錄、讀取被測溫度的最高值。
電子體溫計在測量結束後會有蜂鳴聲,此時取出體溫計的話,溫度是會偏低的,所以要加上0.5左右的樣子。如果測量結束蜂鳴後不取出,過2到5分鐘後再取出,此時顯示的溫度就和人體溫度差不多,是不需要加的。
電子體溫計是利用溫度感測器輸出電訊號,直接輸出數字訊號或者再將電流訊號(模擬訊號)轉換成能夠被內部整合的電路識別的數字訊號,然後透過顯示器(如液晶、數碼管、LED矩陣等)顯示以數字形式的溫度,能記錄、讀取被測溫度的最高值。
人體正常溫度只有腋下測量的才需要加0.5度,因為腋下測的體溫比人體內的體溫低0.5度。
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它透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和神經體液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體溫升高時,機體透過減少產熱和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恆定;反之當體溫下降時,則產熱增加而散熱減少,使體溫維持在正常水平。
通常大多數的寶媽對於孩子的體溫是要經常注意的,所以很多寶媽會選擇購買耳溫槍,但有些人不清楚怎麼使用,那麼耳溫槍要伸到耳朵裡面嗎?耳溫槍要加0.5嗎?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
是的。耳溫槍是要輕輕的放入到耳朵內進行測量,槍頭越深入越好,但不要造成不舒服。一般來說,寶寶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要高一些,家長應確實記錄寶寶的體溫,可以在寶寶起床後、洗浴前或下午等固定的時間段為寶寶測量體溫,一天測量3次即可,有需要時可增加測量次數。新生寶寶的體溫調節功能是比較差的,其患病時不一定會發熱,因此寶寶可能不會出現發熱現象,不能武斷的認為寶寶沒生病。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如:無故哭吵,不吃不哭,嘔吐腹瀉,臉色蒼白、發青等,就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一般用耳溫槍測體溫後不需要再增加0.5度,因為耳溫槍主要是用紅外線探測耳膜的溫度,是可以精確到0.1℃,相對來說比較準確。正常情況下,腋窩溫度應增加0.5度。一般測量體溫,包括液下體溫,舌下體溫和耳蝸體溫,耳溫槍就是用來測量耳蝸的體溫,一般耳蝸體溫是36.5到37.5攝氏度,用耳溫槍測量是不需要加0.5的。如果耳溫槍測量超過38度考慮有發燒的可能。一般耳溫槍適用於不配合的患者,比如兒童以用耳溫槍測量耳蝸的體溫。使用耳溫槍有以下幾點注意:1、就是兒童測量體溫時,耳朵要儘量往下拉,將耳道拉直,成人將耳朵要儘量往上拉。2、耳溫槍要放置在環境當中,耳溫槍的溫度與環境一致,再進行測量。3、測量耳蝸溫度時,儘量不要將耳朵捂住,測量之前讓耳朵敞開再進行測量。
不一定要購買,主要是看個人是否有需求。耳溫槍雖然方便,但是不推薦6月齡一下的寶寶使用。耳溫槍又稱為鼓膜溫度計,是透過鼓膜釋放的紅外線來判斷體溫。操作時得定值準確,測量時需要適當的提拉孩子的耳廓,使耳道成一條直線,以保證耳溫槍的探頭和鼓膜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一般來講,精確度:水銀溫度計>電子溫度計>耳溫槍>額溫槍;易用性:額溫槍>耳溫槍>電子溫度計>水銀溫度計。因此水銀溫度計才是最應該常備的,目的不是給小寶寶用,而是用作參照物標定其他易用的溫度計。
耳溫槍使用多久並沒有限制,只要是平時保護的好,就可提高其使用率。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對耳溫槍做好保養。耳溫槍是屬於非接觸遙測式(雖然也許還不到一公分)的溫度測量儀,它是利用檢測鼓膜(相當於下視丘)所發出的紅外線光譜來決定體溫,根據黑體輻射理論,不同溫度的物體所產生的紅外線光譜也不同。在使用耳溫槍時要注意,最好每次使用都用新的外膜套,沒有足夠外膜套用保鮮膜也可以,不過比較麻煩。槍頭越深入越好,但不要造成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