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生磁是奧斯特發現的。電生磁原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可以判定磁場方向和電流的關係。電和磁是不可分割的,它們始終交織在一起。簡單地說,就是電生磁、磁生電。
電生磁就是用一條直的金屬導線透過電流,那麼在導線周圍的空間將產生圓形磁場。導線中流過的電流越大,產生的磁場越強。磁場成圓形,圍繞導線周圍。
材料:銅線,小鐵棒,多個鐵釘,乾電池(或實驗所用電)
過程: 把銅線圈在鐵棒上(圈數越多,磁力越大),再把銅線接上電源,後把鐵棒靠近鐵釘,看是否能吸引鐵釘。
電生磁:運動的電荷在其周圍激發磁場,即電流周圍存在磁場,代表實驗: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的磁針偏轉實驗。
磁生電:透過磁體或導體的運動或變化而產生感應電流的情況,代表實驗:法拉第變化產生的電流的實驗。
在判斷時,需要弄清楚是誰的變化導致了誰的產生。比如電生磁(電流的磁效應),就是當電場發生變化時(電場或電流是因)而產生了磁場(磁場是果)。而磁生電(電磁感應),是磁場發生變化時(磁場是因)而產生了電場(電場是果)。舉幾個例子。螺線管中通上電流之後,因為有了電流(因),所以在螺線管周圍會產生磁場(果);法拉弟電磁感應實驗中,移動磁鐵,就是磁場/磁通量發生變化(因),引起導線中產生電場/電流(果)。
電生磁是磁感應現象。電生磁就是用一條直的金屬導線透過電流,那麼在導線周圍的空間將產生圓形磁場。導線中流過的電流越大,產生的磁場越強。磁場成圓形,圍繞導線周圍。
電生磁的一個應用例項是實驗室常用的電磁鐵。為了進行某些科學實驗,經常用到較強的恆定磁場,但只有普通的螺線管是不夠的。為此,除了儘可能多地繞制線 ...
電生磁實際中應用是電磁鐵利用電生磁吸引含鐵重物,主要應用有:電動機,馬達轉動,電鈴等方面。
電生磁就是用一條直的金屬導線透過電流,那麼在導線周圍的空間將產生圓形磁場。導線中流過的電流越大,產生的磁場越強。磁場成圓形,圍繞導線周圍。磁場的方向可以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又稱“安培定則一”來確定:用右手握住直 ...
1、最早發現超導現象的是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昂內斯。
2、1911年,超導現象的發現,導致了超導物理學的誕生。由於低溫物理學上的重大突破和成功地液化了氦氣,昂內斯獲得了19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昂內斯是第一個因為超導理論的研究而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
磁生電是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的。磁生電原理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在導體上就會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發電機便是依據此原理製成。
發現過程1831年電學大師法拉第發現了磁能夠生電。他找來兩根長約62米的銅導線和一根粗長木棍,分別把兩根銅導線纏繞在木棍上, ...
最早提出電這個概念的是公元左右時期,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拿家裡的琥珀棒蹭小貓,發現琥珀棒把小貓的毛吸起來了,還能吸起來羽毛。可當時沒有這個條件,泰勒斯以為這是和磁鐵一個原理,他把這種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電。過了數千年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電,直到1752年,富蘭克林做了風箏實驗, 創造的許多專用名詞如正電、 ...
富蘭克林發現了並利用了電。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發明家,透過風箏-雷電試驗,證明了閃電的本質是電。併發明瞭避雷針。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富蘭克林對物理學的貢獻主要在電學方面,是探索電學的先驅者之一。富蘭克林發現了並 ...
18世紀末,伽伐尼發現蛙肌與不同金屬所構成的環路相接觸時發生收縮的現象,提出"動物電"的觀點。但被伏打推翻證明蛙肌的收縮只是由於蛙肌中含有導電液體,將綁在青蛙肌肉兩端的不同金屬連線成閉合迴路,這才是產生電的關鍵。以後C.馬蒂烏奇、E.H.杜布瓦-雷蒙和L.黑爾曼等的工作,都證明了生物電的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