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帆無恙掛秋風。全文: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剡中。
譯文:秋霜落在荊門,樹葉零落,由於山空使得江面也很開闊,秋風也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這次遠離家鄉遊歷,不是為了口舌之貪,而是為了遊覽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這個地方。
賞析:荊門山戰國時為楚國的西方門戶,乘船東下過荊門,就意味著告別了巴山蜀水。這首詩寫於詩人第一次出蜀遠遊時。對錦繡前程的憧憬,對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戰勝了對峨眉山月的依戀,去熱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來。詩中洋溢著積極而浪漫的熱情。第一句是寫景,同時點出題中的“秋”和“荊門”。荊門山原是林木森森,綠葉滿山,然而詩人到來時,卻是秋來霜下,木葉零落,眼前一空。由於山空,江面也顯得更為開闊。這個“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繪出山明水淨、天地清肅的景象,寥廓高朗,而無蕭瑟衰颯之感。
作者介紹:李白朝代:唐代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芳草萋萋鸚鵡洲。出自崔顥《黃鶴樓》。
全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白雲悠悠。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暮色漸漸漫起,哪裡是我的家鄉?江面煙波渺渺讓人更生煩愁。
賞析:這首詩是弔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
1、下一句:江清月近人。 意思: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 出自:《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詩歌: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翻譯:把船停泊在煙霧瀰漫的沙洲旁,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
1、下一句是:無數夕陽山。出自《將至桐城》;這是明末清初的王士禛寫的。
2、“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的詩意:詩人在路上看到了楓樹,火紅的樹葉把道路兩旁打扮得格外美麗,加上此時正值傍晚,山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非外嬌美。 ...
天門中斷楚江開下一句為碧水東流至此回。
原文: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譯文:
一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出現,一葉孤舟從天地 ...
誰家新燕啄春泥。出自唐朝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陽光溫暖的樹木上棲 ...
明月何時照我還。全文: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賞析:這首詩作於1075年(熙寧八年)二月。當時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詔進京,舟 ...
無數夕陽山。出自清朝王士禛《將至桐城》:溪路行將盡,初過北峽關。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鄉信憑黃耳,歸心放白鷳。龍眠圖畫裡,安得一追攀。
譯文:臨溪小路似乎要走到盡頭時,詩人剛好翻過桐城和舒城交界的北峽關。斜陽西下,幾行紅葉樹後是連綿起伏的龍眠山。將家書託付給黃耳靈犬,思鄉之心由白鷳鳥帶回故鄉。眼前就 ...
僧敲月下門。解釋: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著山門。出自唐代詩人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題李凝幽居: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譯文:悠閒地住在這裡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園 ...
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歌開篇寫景,既兼具比興,更透過誇張將空間的近與時間的久構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情感迸發,大有銀瓶乍破之勢。全詩不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而且在敘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
《泊船瓜洲》原文:
京口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