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劉宏的諡號為“靈”,這個“靈”字在諡法中解釋為:“亂而不損曰靈”。劉宏早年世襲解瀆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劉宏在位的大部分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他又設定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劉宏去世,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獻,聰明睿智的意思。
古代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其功績和過錯,不僅難以給出定論,也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所以,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總的來說,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當時已經開始流行雙字諡號,評定武靈王趙雍一生的功績,選取《逸周書諡法》中的“克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來給他一生事蹟來蓋棺定論。“武”概括了趙雍的前半生,胡服騎射,滅中山逐林胡,拓土千里。“靈”字概括了後半生,傳位幼子趙何之後又想立長子趙章為代王,導致沙丘之亂,身死禍消。
漢靈帝即位後 ,宦官十常侍弄權。十常侍指中國古代東漢靈帝時操縱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個宦官。他們都任職中常侍。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人稱“十常侍”,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
他們玩弄小皇帝漢靈帝於股掌之中,以至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十 ...
1、公元189年(中平六年)二月,皇甫嵩在陳倉大敗涼州叛軍王國等人。
2、三月,幽州牧劉虞平定張純叛亂。 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劉宏在南宮嘉德殿逝世,年僅三十三歲(按劉宏繼位時年十二,則駕崩時應為三十三歲,《後漢書》誤作三十四歲),諡號孝靈皇帝。其長子劉辯繼位,是為漢少帝。六月十七日(7月17日) ...
漢桓帝和漢靈帝屬於堂叔侄關係。
漢桓帝劉志,字意,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母匽明,東漢第十一位皇帝。本初元年質帝崩,梁太后與兄大將軍粱冀定策,迎立為帝,時年十五。
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與宦官單超等合謀誅滅梁氏,政權落入宦官之手。劉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 ...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人,漢族,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外交家、軍事家,蜀漢丞相。諡為忠武侯。
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 ...
首先作為諡號的時候,武”絕對是褒義的,比如漢武帝、漢光武帝、魏武帝、晉武帝、宋武帝、陳武帝,個個都是一時英主。其次在作為廟號是武”就是一個貶義詞,因為廟號用字和諡號是兩套體系,廟號中的武是形容一個人性格殘暴。 ...
中國古代的諡號,正如柏楊先生所說就像老太婆裹腳布。清三任帝的諡號為"禮天隆運定經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宏功至仁純孝章皇帝"足有二十三個字。古代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其功績和過錯,不僅難以給出定論,也很難用一句話 ...
五個郡。
徐州是東漢時的一個州,轄五個郡,分別是東海、下邳、琅邪、彭城、廣陵。
漢靈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東漢中央政府接受宗室劉焉的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並規定州牧地位在郡太守之上,直接統轄所屬各郡。州遂正式成為郡縣上面的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東漢時全國共設一部十三州,有司隸校尉部、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