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青島傳統風俗活動:天后宮民俗廟會

青島傳統風俗活動:天后宮民俗廟會

  青島一個美麗的海港城市,是我國第二個吞吐量達到億噸的大港,在過去人們因地制宜,以漁業為主要的生活手段,但是大海上氣候變幻莫測,風雨無情,天后宮就是為了保佑海上作業的人們而設立的,後形成一系列傳統活動,流傳至今成為青島文化的一部分。

  起源

  天后宮是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由青島村胡姓族人捐資興建,有殿堂三間,供奉媽祖、龍王和財神。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在住持宿義明的募捐下,擴大了建築規模。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天后宮制定了致祭制度,並建成大殿,鰲山衛和浮山所的官員們分春秋兩季前來祭奠,使這裡形成了規模盛大的海灘廟會,即新正民俗文化廟會。

  發展

  “文革”時期,天后宮遭受了巨大的人為破壞,1996年,天后宮得到了重新整修,變成了一座煥然一新的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新正民俗文化廟會也得以恢復。“新正民俗文化廟會”,在青島人的心目中有著深遠的影響,也是青島市市南區延續至今惟一的大型文化廟會。2000年予以恢復,由青島市文化局主辦。

  天后宮新正民俗文化廟會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和民間的自發推動而發展到今天,具有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民間信仰、寓教於樂和傳統民間文藝傳承等重要價值,作為一種民間信仰和民間文化活動,具有其獨特的影響力。

  活動

  新正民俗文化廟會包括新年撞鐘儀式、民俗風情攝影大賽、“迎新春”對聯、燈謎大賽、“百姓樂”民間藝術雜耍表演賽、“童年的回憶”民間遊戲競技表演賽、“祭海”民俗表演、民間剪紙大賽、民俗文化藏品交流鑑賞大集、“亮出你的絕活來”民間藝人絕活展示、元宵燈會、文藝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

媽祖聖地:天后宮簡介,天后宮在哪裡

  媽祖中國東南沿海信仰的海神,據說是根據真人真事演變而來的。在民間,媽祖信仰是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信仰之一,她伴隨著中國人的足跡傳遍世界各地。媽祖身上的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後世尊敬她的原因之一。本期的泉州文化帶你瞭解天后宮簡介,天后宮在哪裡。

  泉州天后宮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處泉州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該宮是我國東南沿海莆田湄洲媽祖祖廟分靈廟宇中現存較早、規模較大的一座媽祖廟。

  當時廟宇規模有正殿山門、兩廊、兩亭。泉州天后宮素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現存建築規模較大,儲存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也是大陸媽祖廟中少數幾座被審定公佈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是我國海外貿易最高峰--宋元時期的最大港口,媽祖因被引進至海外交通貿易繁盛的泉州港,成為泉州海神,並因漕運及海外交通的發展,成為全國性海神並遠播海外

  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眾為了生計下南洋過臺灣,媽祖信仰也隨著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在臺灣,由泉州天后宮分靈而來的稱“溫陵媽”。

  天后宮最早稱天妃宮,元封天妃,清康熙年間,施琅收復臺灣後奏請,特封天后,天妃宮改稱泉州天后宮。

  媽祖、本名林默,福建泉州府莆田縣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父親林帷愨,母親王氏平生注意積德行善,樂於助人,年紀都在四十有餘,雖生了一男五女,老是覺得單枝難以傳宗接代,向觀音菩薩祈求再生一男。王氏不久便懷了孕,在降生之時,王氏見到一道光從西北面射人她房內,光輝耀眼奪目,香氣四處飄蕩,久久不散。

  林默娘長大了,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務,矢志不嫁人,專心致志精研醫理,為人消災防病。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排憂解難,還引導鄉人避凶趨吉,有誰遇難,都樂意找她求助。當時,莆田地區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盡辦法施藥搶救鄉民,果然立愈。鄉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陽佳節,媽祖父兄駕舟渡北上,西風正急,途中遇到狂風惡浪,船在狂風怒濤中劇烈顛簸,媽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難,親臨救駕,父親救起,兄長與自己身亡,就這樣鄉民贊她“通悟秘法,預知休咎事,鄉民以病苦輒愈。長能乘席渡海,乘雲遊島嶼間,人呼曰神女,又曰龍女”。

  在媽祖羽化昇天的987年、莆田漁民在媽祖昇天處為其造廟供奉,這座廟宇就是被稱為天下5000多座媽祖廟祖庭的莆田湄州媽祖祖廟。漁民們定期禱告拜祭,祈求讓媽祖能夠繼續保護他們。因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

  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廷領事路允迪奉帝命使高麗國(韓國),在黃水洋遇風暴、危急萬分,恰好船上部分水手從莆田僱來,危難之中這些來自媽祖故里的莆籍水手祈禱媽祖,終於轉危為安。

  返國後,路允迪奏請朝廷,宋徽宗於是賜莆田媽祖廟“順濟”廟號。“順濟”號是官方對媽祖這一漢族民間崇拜的第一次恩典和肯定,使媽祖第一次從自發信仰、轉變為官方承認的地方信仰。

  與時同時、莆田的媽祖信仰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各地沿海居民所借鑑和接受,媽祖信仰也不再僅盛行於莆田以及附近地區,一些省外沿海城市和海島也開始注重媽祖崇拜、乃至建廟供奉,媽祖信仰也從莆田傳播到了山東,除莆田祖廟(987年)以及平海衛媽祖宮(999年)聖墩廟(1086年)三廟之外的、世界上最早的兩座媽祖廟蓬萊閣天后宮(1122年)、長島廟島顯應宮(1122年)、分別在蓬萊和長島建成,1196年,泉州天后宮也正式落成。

  歷史沿革

  明永樂五年(公元1405年)出使西洋太監鄭和,奏令福建鎮守官重新其廟。此後朝廷節遣內宦(太監)及給事中行人(對外使節)等官,出使琉球、爪哇、滿刺加等國,率以到廟祭告祈禱為常,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少監張謙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島汶萊一帶),從泉州浯江(順濟橋一帶稱浯江)啟航,“實仗神庥”,歸奏於朝鼎新之,改宮號為“天妃宮”。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施琅徵海,師次於此,“神湧潮濟師”、“有助順功”。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后”,後易宮名為“天后宮”。康熙二十四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來宮致祭。雍正元年(1723年)御書匾額“神昭海表”,今懸掛於殿中,乾隆後歷代有重修。建築群還儲存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建築,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年代最早、而著稱於世的古蹟,1987年由國家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束語】與宗教文化相似,如今媽祖文化已不再是隻有泉州莆田一帶人民的信仰,隨著時間的流逝,媽祖文化傳播廣泛,中國的青海、臺灣、廣州等地都有媽祖天后宮的印記。媽祖文化也已經享譽國內外。

天后宮皇會

  從前,天津民間信奉多神,如財神、灶王、菩薩、玉皇等,但由於天津地處海邊,人民一面強調航海技術一面祈求神靈保佑,所以在民間威望最高、崇拜最甚的要屬“天后娘娘”-在南方稱“媽祖”。同時天津又是航運樞紐,外來商人諸多,航運活動頻繁,所以“天后宮”的香火也非常旺盛,並多有祭祀的花會活動。到了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巡視天津,視察了天后宮,並非常欣賞花會的表演,皇帝欽賜會旗,從此天后宮的民間花會成為了“皇會”。

  皇會以舊曆三月二十三日娘娘誕辰為主旨,每年舉辦迎神賽會。法鼓、獅 子、中幡、大樂和花鼓等各種表演走街穿巷,鑼鼓聲不絕,喝彩聲不斷。據《天津皇會考記》記載“通宵如是,直至夜闌不散。燭滅香消,位絕東方之既已白。”


鹿港介紹

  1、鹿港天后宮自乾隆49年(1784)開為官方設立的正口後,商賈林立,船運往來於鹿港泉州之間,為當時臺灣中部的貿易商港,八郊的設立說明了鹿港在嘉慶年間商業的鼎盛。由於舊祖宮為鹿港的合港廟,鹿港皆稱此廟為“天后宮”。   2、鹿港天后宮位於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是臺灣400多座媽祖廟之冠。   鹿港天后宮於1 ...

番禺廣場怎麼坐公交去南沙

  路線一:地鐵番禺廣場站C出入口走到區政府東門站,乘坐番143路到蘆灣村站,轉乘南沙18路到南沙天后宮站下即可;   路線二:地鐵番禺廣場站C出入口走到區政府東門站,乘坐番143路到南沙客運站總站,轉乘南沙3路到南沙天后宮總站下即可。 ...

澎湖介紹

  1、天后(媽祖)宮位在馬公市區的中央裡,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相傳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元世祖派兵征伐日本,遭遇颱風,官兵漂散,而夢見媽祖救眾,登陸平湖嶼(即澎湖嶼)。驚濤餘生,是媽祖的神佑,所以公元1281年(至元十八年)世祖封媽祖為“天妃”,立天妃宮,設澎湖寨巡檢司。   2、天妃宮俗稱媽 ...

春節的傳統風俗活動有哪些簡介

  1、中國結   中國結又稱盤長結,每一個結都是從頭到尾用一根紅繩編結而成。中國結髮源於遠古時期,當時還沒有文字,人們為了記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繩上盤上不同的結以示記憶,這就是結繩記事。當時,人們用這種方法除了記住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還是年輕人用於表達愛情的物品。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品,中國結給人以純樸、 ...

誰有廣東惠州的介紹啊

  惠州市的天后宮有好幾處,最有名的天后宮在惠東縣。惠東縣主要語言是客家話、福佬話和軍話三種漢方言。   天后宮位於惠東縣的巽寮鎮金海灣旅遊度假區中部,用地面積51052平方米,地塊三面臨路,西南側臨巽寮河,交通便利。建築面積28882平方米,容積率為0.57。   天后宮定位於歷史文化主題區,打造集天后宮, ...

供奉的是誰

  天后宮供奉的是媽祖,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擴及東亞沿海一帶的海神信仰,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出海以及經商的時候都會供奉。   媽祖原名林默,十分聰慧,經常幫助別人,因為救助海難的時候逝世,之後事蹟廣為流傳,誕生了“媽祖文化”,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南中國海的影響深遠,媽祖信俗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天津供奉的人物的簡介

  天津天后宮供奉的人物是天后娘娘。   天后娘娘:她最初是人,姓林名默,是福建莆田縣一漁家女子,生於北宋建國的建隆元年960年,卒於雍熙四年,987年,只活了27歲,據1936年徐肇瓊《天津皇會考》引《天后本傳》及《天后傳》說,林默生而神異,幼而聰穎,擅游泳,能乘席渡海,勇敢俠義,能為人治病,救助海上遇險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