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1、《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2、《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3、《晚春》
誰收春色將歸去,慢綠妖紅半不存。
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閒撩亂走空園。
4、《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5、《春雪》
看雪乘清旦,無人坐獨謠。
拂花輕尚起,落地暖初銷。
已訝陵歌扇,還來伴舞腰。
灑篁留密節,著柳送長條。
入鏡鸞窺沼,行天馬度橋。
遍階憐可掬,滿樹戲成搖。
江浪迎濤日,風毛縱獵朝。
弄閒時細轉,爭急忽驚飄。
城險疑懸布,砧寒未搗綃。
莫愁陰景促,夜色自相饒。
6、《春雪》
片片驅鴻急,紛紛逐吹斜。
到江還作水,著樹漸成花。
越喜飛排瘴,胡愁厚蓋砂。
兼雲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見迷巢鳥,朝逢失轍車。
呈豐盡相賀,寧止力耕家。
7、《聽穎師彈琴》
暱暱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
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
失勢一落千丈強。
蹉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溼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8、《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正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溼蟄燻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聖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千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盪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9、《遊太平公主山莊》
公主當年欲佔春,故將臺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10、《答孟郊》
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
人皆餘酒肉,子獨不得飽。
才春思已亂,始秋悲又攪。
朝餐動及午,夜諷恆至卯。
名聲暫羶腥,腸肚鎮煎煼。
古心雖自鞭,世路終難拗。
弱拒喜張臂,猛拿閒縮爪。
見倒誰肯扶,從嗔我須咬。
1、論說文:可分為兩類,一是宣揚道統和儒家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另一類也或多或少存在著明道傾向,但重在反映現實,作不平之鳴,而且不少文章有一種反流俗、反傳統的力量,並在行文中夾雜著強烈的感情傾向,如最有代表性的《師說》、《馬說》;
2、雜文:與論說文相比,雜文更為自由隨便,或長或短,或莊或諧,文隨事異,各當其用。如《進學解》透過設問設答的方式,反話正說,全文多用辭賦鋪陳的手法排比對偶,行文輕鬆活潑。雜文中最可矚目的是那些嘲諷現實、議論犀利的精悍短文,如《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