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順流而東也下一句: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向東,就是向東邊去。
節選自《赤壁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順流而東也”中“也”做句末語氣助詞,無實義。文言文中“也”的作用有:
同現代漢語“也”。如:那老兒也都相見了。用在句末,表示判斷語氣。如:虎見之,龐然大物也。用在句末,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例:餘聞之也久。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語氣。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例: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用在句末,表示反詰語氣。例: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例:攻之不克,圍之不繼,
1、敏而好學下一句是:不恥下問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治長第五篇。原文: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解釋: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諡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孔圉得諡為文,以此而已。
3、釋 ...
1、不要太傷心了,注意身體。
2、逝者已走,在者節哀。
3、驚悉噩耗,不勝悲痛。逝者安息,請節哀順變。
4、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5、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要節哀順變!保重身體。
6、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一個刺青愛人,大火不能熄滅,眾水不能淹沒。
7、生老病 ...
1、“紫氣東來”多為對聯的橫批,如果是上聯,則下聯“祥雲”對“紫氣”,“西去”對“東來”,所以下聯可以是:“祥雲西去”
2、“紫氣東來”的意思是:就是紫氣自東而來。比喻祥瑞降臨,所以在中國民間,當每年的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喜歡把它作為春聯的橫批,貼在門框上。
3、典故: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之前, ...
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2、樹欲靜而風不止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樹要靜止,風卻不停息地颳得它搖動,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3、用於感嘆子女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以此來比喻痛失雙親的無奈,反映出百善孝為 ...
俗語“笑而不語”的下一句是:“痛而不言”。所謂俗語是漢語語言裡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語言是人類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方式。據德國出版的《語言學及語言交際工具問題手冊》,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 ...
這句話沒有下一句。
釋義: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出處:出自晚清李伯元的小說《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
原文:“今本署院力祛積弊,冀挽澆風,豁免辦差,永除供億。凡所屬官吏,有仍蹈故轍,以及有意逢迎,希圖嘗試者,一經察覺,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云云。”
背景:《官場現形記》 ...
知世故而不世故下一句是善自嘲而不嘲人,出處網路流行語。這句話是說做人要懂得為人處世道理,通曉人情世故,但並不會因此就奸滑世故,只知溜鬚拍馬。
網路語言是指從網路中產生或應用於網路交流的一種語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拼音、圖示(圖片)和文字等多種組合。這種組合,往往在特定的網路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