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具特色的畲族茶文化
頗具特色的畲族茶文化
茶對於世界文化的影響頗為重大,各國人們文化不同,喜歡的茶的品種也是不一樣的。中國是茶的發源地,各個民族對茶都有自己的見解,以至於形成互不相同的茶文化。畲族茶文化是怎樣的呢?一起來飲茶文化中看看。
一、見縫插針廣種茶
畲民大多集聚在山腰地帶,雖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但盡佔有的可耕田地卻都是從陡峭的山坡上千辛萬苦透過認真修築梯級而獲得的,修築的梯級園地土壤腐殖質豐富,十分適宜茶樹種植。同時這裡綠樹成蔭,終年雲霧繚繞,孕育了茶葉優異的自然品質,因而自唐永泰以來,畲族太祖雷進裕等人先後從福建、廣東等地遷徙這裡後,不管是單家獨戶還是小聚居,他們都在自築梯級園地上見縫插針種植茶樹,從而留下了“畲山無園不種茶”、“園裡無茶不成寮(屋),山上無茶不成村”等畲諺。
二、以茶冠名命地名
筆者曾對1990年編輯的《景寧畲族自治縣地名志》進行研究,並實地作了一些調查,結果發現本縣所轄地域從政區地名到名勝古蹟、從人工建築到地理實體均有用茶命名的茶地名。這些不同或相同的茶地名,有的代表行政區域,如本縣不僅有多處同名同字的茶園村,還有茶園鄉,在人民公社化時代還設有茶園管理區。
三、鄉俗濃重飲茶習
茶是畲族人民必備的飲料,用茶敬老待客是畲家的傳統習俗。每年逢清明採茶時節,畲家的媳婦必親自採制幾斤絕對上等的名茶,並加以密封貯藏,每到大年初一娌妯們就爭先邀請爹姆及親戚叔嫂到自家敬品一杯“春節茶”,她們不僅在採製名茶時就十分考究,在沏泡時也十分注重技巧,煮茶的用水必取村中最為淨潔的山泉,煮沸的開水必稍擱片刻再行沏泡,茶具必選用半透明縷空細花的薄胎瓷碗,沖泡時必先以小量開水潤溼茶葉,然後泡至七分滿淺。
四、茶與畲族生活
畲族人民不僅有獨特的二碗茶茶俗,他們更是把茶跟婚俗連在了一起。在媒婆去畲族姑娘家提親時,媒婆必須帶上一包上好的茶葉,俗稱問茶。女方如果同意的話,就收下茶葉,反之則把茶葉原封不動的請媒婆帶回;男方去女方問聘時,男方不能直接問多少錢,而要問幾兩茶,俗稱問茶錢;毛頭阿郎第一次到姑娘家作客時,要帶上一個茶罐,罐中放上雞蛋和茶葉,如果毛頭阿郎吃到了姑娘做的糖吞茶蛋,則次年開春可來迎娶。
五、古老動人茶傳說
畲族人民的生活離不開茶,畲族人民的文學也離不開茶,在豐富的畲族文學作品中,故事傳說便是最精彩的一種。在畲鄉景寧,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動人的茶傳說,相傳唐永泰年間,有一天在四川峨眉山勤修苦練了50年的老瘩和尚雲遊經過此地,他獲悉南泉水的甘寒清冽,擬品嚐一番,便奔赴泉源,卻因長途跋涉勞累過度而昏迷倒下。
多虧上山拾柴的雷太祖看見,用山泉救活了和尚,並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寮裡休養,老瘩和尚由於吸飲了南泉水,身體日見健壯,他見這裡雲霧繚繞,是個建寺坐禪的好地方,於是化緣建寺山中,為報救命之恩,他在寺院周圍播下了從峨眉山帶來的茶籽,並精心用南泉水澆灌,以收取茶葉酬謝恩人。
六、雅俗共賞茶詩文
散見於各種史料中的茶記載、茶詩文是畲族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茶記載記事詳實,茶詩文讚賞得當,讀來清新雋永。據《景寧畲族自治縣誌》記載,畲家創制的惠明茶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就被列為貢品,有《處州府志》記載為證,“入京馬上爭矜貴、黃封紅裹呈楓宸”,詩句描敘了當時入京進貢非凡場面。
特色與工藝技法:畲族編織工藝介紹
畲族,我國南方遊耕民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在畲族,他們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的風格獨特的工藝技術,雖是手藝但相比機器也毫不遜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畲族文化中看看畲族編織工藝吧。
畲族編織工藝是綵帶和竹編。
1、綵帶:
綵帶即花腰帶,又稱合手巾帶。綵帶是畲族文化“活”著的“文物”,其編織工藝的傳承完全靠口傳身授,目前瀕臨失傳。
綵帶以絲線編織為主,也有用棉紗或苧麻編織的。織綵帶沒有特製的織帶機,屋內屋外乃至山野都可編織。
綵帶兩邊不織花紋,線以紅、綠、黃、紫等色線與白線相間,根數隨寬窄而定,有三雙、五雙、十三根、十六根、二十二根、三十二根、五十五根和雙隨(即雙排圖案)等,一般以五雙和十三根較普遍。經線多則寬,經線少則窄,寬的有兩寸多,窄的不足半寸。緯線基本採用白線。不論帶子的寬窄,穿梭編織花紋圖案皆在正中的七根線上,其餘的編織平面花邊。
綵帶的圖案豐富多彩,主要紋樣有“十三行”、“水擊花”、“五字帶”、“銅錢幫”、“萬字花”、“十二生肖’、“蝴蝶花”、“蜻蜒紋”、“蝙蝠”等。編織大寬及圖案複雜(如“雙隨”花紋)的綵帶,需精心設計,耗工較大,—般作供觀賞的裝飾品。若作攔腰圍裙的帶,常用七根經線;捆紮衣物或作包袱帶等,採用十三根即可。
2、竹編中堪稱一絕的是斗笠:
斗笠上分別編織有斗笠燕,頂四格,三層屋,雲頭,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種不同的花紋。
畲族花斗笠,是畲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畲族花斗笠的編織,最具民族特色。而上水村村民編織的畲族花斗笠,以其歷史悠久、做工精細,設計考究,美觀大方,獨具閩東畲族竹編工藝之最。
斗笠的編織,是一種複雜、精細的手編工藝,涉及近40道製作工序。從選材、製材、編織等,每一道工序都有著嚴格的操作要求,容不得絲毫偷工減料。例如,第一道選材工序,就必須選用上水特有的一種竹節間距長、纖維含量多、柔軟性強,當地俗稱“嫋(音)竹”的竹子,而非其它竹子可隨便替代,還有破篾、拉絲、上漆等等。一個花斗笠全部製作完工,至少需要6至7天時間。
製作完工的花斗笠直徑約40多釐米,由上下兩層竹篾編合而成,中間夾鋪特有的“箬葉”。竹篾細若髮絲,厚薄均勻,色彩多樣。細數竹篾,僅上層,就有220至240根之多。斗笠的外緣有兩條邊和三條邊兩種。外觀斗笠,上方有斗笠燕、頂、四格、三屋簷、雲頭、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種不同的花色圖案。
內看斗笠,除了外層所有的各種相似之處,還配上了色彩豔麗的各色珠子和紅、黃等色彩的綢帶等裝飾品,把斗笠點綴得典雅高貴。整個斗笠以五彩九重細篾編織而成,色彩豔麗,耀眼奪目。在編織過程中還使用了畲村特有的桐油等防漏工藝,既精緻輕巧,又滴水不漏,堪稱畲族竹編一絕。
畲族建築特色與特徵
因為地域的差異我們住的房子都是不一樣的。畲族由於深居山區,交通不便,當地又沒有可燒煅貝灰的原料“海蚺”。所以,建築材料只能就地取材,用黃土做磚砌牆,茅草為屋頂,這樣也大大的節省了費用。因為這樣的房子承受不了大風的壓力,所以房子蓋的很低。那麼,下面一起深入畲族文化了解當地的建築吧。
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種型別,“竹竿寮”和“走馬寮”。“竹竿寮”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竹竿厝。它門面小但縱深長,就象竹竿一樣修長。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棟柱與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與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為走廊,正廳照壁在後二柱之間,照壁就在兩邊的挾柱。照壁中間設有神龕,奉祀祖先。
一幢房屋至少有兩“木扇”柱子在兩邊牽牆,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廳左右對稱,偏間鋪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間為“暖堂”。堂前中間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爐,冬、春季可取暖、烘乾。後一丈間鋪設有對面床,中間空地為通往廚房的通道,照壁後無天井,而是砌上牆,做廚房用。樓上設穀倉和客房,正廳樓上不隔房間。
走馬寮的造型多為“日”字形,前後均有廂房,稱為“伸手”後廂稱為火廂。棟柱與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間隔到廊柱,走廊不設廊柱,以馬腳架下簷,過間一丈二尺,前後的臥室較大,少鋪地板,不設暖間,僅在爐前設一火爐。照壁後有天井和小廳。“伸手”每排三根柱子,有二、三格不等。前天井較大,放中門,蓋門樓。
(一)茅寮
山區畲族同胞傳統建築是茅寮,也稱為“畲寮”。茅寮分為山棚與泥間兩種:山棚,顧名思義就是山上的篷棚。通常以三、五根帶丫的樹枝或樹幹作為支柱,上面架上橫條作為棚的主體架構,頂部成金字狀,中間高而兩邊低,上面再用茅草或樹皮覆蓋以避風雨;泥間,也稱“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蘆葦杆編成籬笆狀,拐角處用木頭固定,然後塗上泥巴,做成“牆”。
上面以三根木頭橫架,中間高而兩邊低,同樣用小竹等編成籬笆狀物鋪在上面,蓋上茅草或樹皮,再用藤條將其固定而成。山棚通常建在靠近勞動的田邊或山地旁邊,作為勞動中間的休息場所,或臨時過夜的住所。而“土寮”通常建中村中,為畲族同胞的普通民居。
(二)瓦厝
瓦厝也稱為“瓦寮”,顧名思義就是上面用瓦片覆蓋的房子。“瓦寮”的建築通常是用泥巴夯實成牆。泥巴是用黃泥土浸漂,再借用牛力在泥上多次反覆踩踏,以增加土的粘性,然後加入稻草製成土磚,由於有稻草的牽引,土磚的硬度更高。將土磚按一定格式堆疊起來就成了牆。
牆上面橫架杉木,鋪上木片,再蓋上當地自制的土瓦,就成了屋頂,可檔雨。只是在鋪設土瓦時,瓦片之間不用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為陽作瓦槽,以小瓦為陰作瓦瓴,這樣就把可能漏雨縫隙給封閉了,這就是建築上所說的“陰陽蓋”了。
(三)祠堂
大凡畲族村創村之時都會集中建一座房子,這座最早建設的房子就是他們的“祖厝”。早期一般畲村議事、祭祀等族內活動都在“祖厝”的公廳內舉行。“祖厝”是創村的第一批建築物,雖然年代久遠,陳舊不堪,但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宗族的權威性。
此類建築物與民居毗鄰,建築風格也與民居相類似,但規模較民居要大。到了一段時間之後,生活穩定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且人口發展到一定規模,這時祖厝的規模可能與各種活動的開展不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村中畲族同胞會建設更大規模的祠堂。
頗具民族特色的瑤族茶文化
茶文化已經深入到瑤族人民生活當中去了,並且與當地的風俗形成了一些獨特的茶俗茶禮。熱情好客的瑤族人民每當有客人來的時候,他們都會為對方奉上小三碗的油茶。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瑤族文化吧!
茶為國飲,中華茶文化歷經千年的歷史在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與當地風俗習慣水乳相融,形成了紛繁多樣的茶俗茶禮 ...
少數民族畲族節日大集合
畲族的傳統節日很多,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封龍節”、“六月六”、中元節、仲秋節、重陽節、冬至節、“招兵節”等。
年節,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了。祭灶神後,就準備除夕的“年夜飯”,閤家“圍爐”。畲族屆時家家蒸 ...
畲族婚慶習俗
浙江西南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漸漸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熱點。其中,作為中國最大的畲族自治縣的景寧縣,又以其婉轉的山歌、醇美的佳釀以及鮮豔的民族服飾引來眾多遊客駐足。筆者近日來到景寧,感受了一番原汁原味的畲族風情。
喜歡對歌的民族
在景寧縣,十分之一人口是畲族人。在畲村,遊客可以在 畲家嫁女 ...
尋找福建畲族先民的歷史足跡
福州的畲族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烏飯節。
早在隋唐時期,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就成了畲族先民的主要活動區域。但令人意外的是,據當地家族譜牒記載,畲族三大主姓中,當時僅有雷氏、鍾氏聚居於閩西南,以寧化雷氏、長汀鍾氏為著,唯獨不見三姓之首藍氏的蹤影。資料顯示,直到數百年後的南宋中葉,藍氏族人才姍姍來遲肇居 ...
畲族婚俗:女有十八難 男有二十難
畲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安徽等省丘陵山區。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國畲族有63萬人。畲族自稱“山哈”。對於畲族族源,學術界尚未定論,但普遍認為廣東潮州鳳凰山是畲族在宋代以前時期的聚居地。
浙江景寧畲族多為明初從福建遷來,景寧是畲族遷入浙江省的最早落腳點 ...
廣東畲族婦女的鳳凰裝
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鬥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徵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繡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 ...
畲族祭祖儀式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盤瓠傳說在畲家世代相承,廣為流傳。傳說內容,在閩浙粵贛皖,雖有地域性的差異,但基本情節相同。畲族稱"盤瓠"作"忠勇王",閩東浙南畲族還稱作"龍麒","盤護","高皇",皖南畲族還稱作"龍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