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高爾基的作品除了還有哪些

高爾基的作品除了還有哪些

  1、《母親》

  《母親》是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06年在美國寫成的。小說取材於1902年高爾基的家鄉諾夫戈羅德附近的索爾莫夫鎮的“五一”遊行。遊行的領導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10月被判處眾生流放。

  高爾基在遊行前就聽說過扎洛莫夫,遊行以後,他和繼續兒子事業的扎洛莫夫的母親安娜有了交往。《母親》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蹟為基礎寫成。

  《母親》標誌著作家思想和藝術上的成熟,是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闢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2、《童年》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裡行間湧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3、《在人間》

  《在人間》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創作的長篇自傳體小說,是其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文中的名字)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他為了生活,靠與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賣餬口,他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幹過洗碗工,還做過聖像作坊徒工。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但他一有機會就閱讀大量的書籍。生活的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充套件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4、《我的大學》

  《我的大學》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其餘兩部為《童年》、《在人間》,該書首次出版於1923年。

  該書中作者描寫了他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小市民習氣的深惡痛絕,對自由的熱烈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

  5、《在底層》

  《在底層》的原作是高爾基的《底層》,《底層》是高爾基寫於20世紀初的一部頗具特色的劇作,堪稱高爾基戲劇創作的代表作。這部劇本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作品的主人公是住在某城市下等客店裡的小偷、妓女、手藝匠、過去的演員、落魄的貴族、潦倒的知識分子等。

  作者不僅真實描寫了這些已經成為流浪漢或即將淪為流浪漢的人們的悲慘命運,而且深刻抨擊了剝奪了他們重返生活的可能和希望的專制制度。中戲表演系同學們的全新演繹必將為這部名著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更加精彩!

高爾基體到底有哪些成分組成的

  高爾基體是由數個扁平囊泡堆在一起形成的高度有極性的細胞器。常分佈於內質網與細胞膜之間,呈弓形或半球形,凸出的一面對著內質網稱為形成面或順面。凹進的一面對著質膜稱為成熟面或反面。順面和反面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運輸小泡,在具有極性的細胞中,高爾基體常大量分佈於分泌端的細胞質中。因其看上極像滑面內質網,因此有科學家認為它是由滑面內質網進化而來的。

高爾基的作品有哪些

  1、《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的第三部。高爾基在15歲那年,離開故鄉,離開外祖母,想到喀山去進大學。喀山是東俄的文化中心,是革命青年的集中地。可是他到了喀山,進大學這回事成了幻想,只好暫時住在倫諾夫家裡。他在碼頭上做苦力,認識了一個叫古利的青年,就和古利住在一起。以後他參加了他們的組織,常常秘密地開會。

  2、《我的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的第一部,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回憶。高爾基一這位偉大的文豪,一八六九年,生於俄國的諾甫哥羅德。他從小就具有反抗與鬥爭的特性。他經歷了兩個時代和兩個社會:一個是專制奴役的社會,另一個是民主自由的社會。

  3、帝俄時代,在沙皇殘暴的統治下,俄羅斯人民是苦難與貧困的,作者的的童年就消磨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中間,養成了他對一切苦難人們的同情,使他在人類解放的艱鉅工作過程中,始終是一名堅強的旗手。

  4、馬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5、高爾基於1868年3月28日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普里島。1913年,高爾基從義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1917年十月革命後,伴隨著革命出現的混亂、破壞、無政府主義思潮及各種暴力事件,高爾基與列寧及新政權之間產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於疾病,也由於與布林什維克政權的分歧,高爾基出國療養。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1934年當選為作協主席。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斯大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


作品哪些

  1、《童年》。   2、《在人間》。   3、《我的大學》。   4、《少女與死神》。   5、《伊則吉爾老婆子》。   6、《鷹之歌》。   7、《海燕》。   8、《切爾卡什》。   9、《奧爾洛夫夫婦》。   10、《柯諾瓦洛夫》。   11、《淪落的人們》。   12、《草原上》。   13、《因 ...

經典作品

  高爾基的經典作品有:   1、《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高爾基積一生童年生活之素材而寫成的一部小說,充滿童趣。它用兒童純真無邪的眼光,透過思考和感悟,抒發童年的歡樂和初涉人生的艱難苦楚。此書是一部青少年的“生活教科書”,既寓教於樂,又富有那個時代的生活氣息。   2、《在人間》   《在人間》敘述主 ...

的讀書名言有哪些

  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裡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   學習並不等於就是摹仿某些東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麼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

哪些小說

  1、浪漫主義作品《少女與死神》《伊則吉爾的老婆子》《鷹之歌》《海燕》等,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對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達了作者對光明未來的憧憬;   2、現實主義作品《奧爾洛夫夫婦》《柯諾瓦洛夫》《淪落的人們》《草原上》《因為煩悶無聊》《二十六個和一個》等,描寫了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他們的崇高品德,主要 ...

為孩子們創作了那些作品

  《小市民》。透過別斯謝苗諾夫一家的種種糾葛,揭示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社會種種社會力量之間的衝突,特別揭示了以尼爾為代表的俄國新生力量的崛起。尼爾也成了世界戲劇文學中第一個具有階級自主意識的產業工人形象。《童年》。該作講述了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 ...

作品風格

  瑪克西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1、早期作品,雜存著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   2、中期作品都滲透著對歷史進步的堅定信念,體現了在現實的革命發展中表現現實的創作原則;   3、後期揭露帝國主義戰爭的掠奪本質,還建立了“帆”出版社, ...

的文學作品

  1、1892年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   2、1895年散文《鷹之歌》;   3、1899年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   4、1901年散文《春天的旋律》;   5、1901年散文詩《海燕》;   6、1906年長篇小說《母親》;   7、1908年中篇小說《懺悔》;   8、1916年長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