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孤臺為贛州名勝,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甚多,其中以南宋愛國大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最為著名,鬱孤臺也因這首詞而被人廣為所知。
辛棄疾於淳熙二年在贛州就任江西提點刑獄。在登上鬱孤臺後寫下這首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慨的詞,作者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
鬱孤臺為贛州名勝,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甚多,其中以南宋愛國大詞人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最為著名,鬱孤臺也因這首詞而被人廣為所知。
辛棄疾於淳熙二年在贛州就任江西提點刑獄。在登上鬱孤臺後寫下這首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慨的詞,作者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
蘇軾辛棄疾兩人的作品同屬宋詞中的豪放派,探究其異,非常有必要。從內容上,蘇軾生活在民族矛盾不太突出的北宋,抒發懷人、念友、際遇、人生感情的題材較多。而辛棄疾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作為一個愛國詞人,抗擊侵略、收復失地的題材不少。從風格上,蘇軾透過詞作體現的是寬廣的胸懷、高雅的氣度和不羈的性格。而透過辛棄疾的詞作能看出詞人的悲壯氣節和力度蘊含。辛棄疾繼承了蘇軾的豪放風格,並把它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辛詞熱情洋溢,慷慨壯烈,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創造出瑰麗雄奇的藝術境界。辛詞多不受音律束縛,發口中語,寫胸中事,不少作品有散文化之嫌。所以才子元帥陳毅說,東坡胸次廣,稼軒力萬均。
(1)相同:
蘇辛詞在表現豪放風格方面,都飽含著濃烈的奔放的豪情,表達了詞人的對生活無比熱愛和豁達的樂觀態度,以及要求為國家建功立業的理想。
(2)不同:
一.蘇詞主要表現為面對人生挫折時表現出達觀情懷;辛詞則表現為對國家前途的關心和恢復中原的決心,表現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蘇詞善於將個人的遭遇與自然環境的描寫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蘊含著悽楚。而辛詞則將個人遭遇與國家命運連結在一起,豪放中蘊含悲壯;
三.蘇軾以詩為詞,使詞的語言議論化。辛棄疾“以文為詞”,使宋詞散文化;同時對典故的運用恰到好處。
辛棄疾名句東風夜放花千樹形容哪個節日場景 詩句東風夜放花千樹與什麼節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