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翻譯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創作背景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由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蹟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其中第二首即《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翻譯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創作背景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由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蹟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其中第二首即《烏衣巷》。
烏衣巷在金陵城內街名,位於秦淮河之南,與朱雀橋相近。三國時期吳國曾設軍營於此,為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朱雀橋六朝時金陵正南朱雀門外橫跨秦淮河的大橋,在今南京市秦淮區。這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這首詩曾博得白居易的“掉頭苦吟,歎賞良久”,是劉禹錫最得意的懷古名篇之一。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由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南京),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蹟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其中第二首即《烏衣巷》。
唐至清代的文人學者,一般都是把劉禹錫作為文學家來評論。近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理論家章太炎,在談到劉禹錫時,也只說唐代“持理”之文,“獨劉柳論天為勝”,(卞孝萱、吳汝煜著《劉禹錫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8頁)並未涉及他的哲學思想。“五四”以來有關中國哲學史或思想史的著作,很少有提到劉、柳的。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逐漸改變。歷史地看,劉禹錫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是佔有重要地位的。他的《天論》,在荀況“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基礎上,提出了“天人交相勝”、“人誠務勝乎天”的新見解。他繼承王充的氣一元論唯物主義,闡述了萬物“乘氣而化”,“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的思想。關於萬物不能“逃乎數”“越乎勢”,“數”和“勢”都是“附乎物而生”的看法,則反映出,在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和必然性問題上,他比前人有較深刻的認識,克服了王充、範縝偶然遭遇論的侷限。他對“空”、“無”的唯物主義解釋,更是中國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貢獻。在天命論根源的分析,和關於人的特點的認識上,也比前人勝過一籌。列寧說:“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根據這個原則來評價劉禹錫,應當說,他對發展中國古代唯物主義是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在一些問題上超過了荀況、王充和範縝。評價劉禹錫的哲學思想,不能不涉及他對佛教的態度。對佛教,劉禹錫的思想是矛盾的。他沒有明言反佛,但從自發的唯物主義觀點出發,他批評了佛教理論中,有關本體論的錯誤觀點。他不贊成佛教“解空而離相,著空而嫉有”,說“不因相何以示覺,不由有何以悟無?”(《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對佛教宣揚的“三世”說,他也持否定態度。他說:“時而言,有初中後之分。日而言,有昨今明之稱,身而言,有幼壯艾之期。乃至一聲款,一彈指,中際皆具,何必求三生以異身耶?”(《送鴻舉師遊江南序》,三生即三世)在劉禹錫看來,“三世”是虛無飄渺的東西,不值得追求。另一方面,劉禹錫又講了不少讚美佛教和佛徒的話,就其內容說,主要是性善、因果報應等思想,如“佛以大悲救諸苦,廣啟因業”(《哀州萍鄉縣楊歧山故廣禪師碑》),“高揭慧火,巧熔惡見。廣疏便門,旁束邪徑。”(《贈別君素上人並引》)這些無疑都是錯誤的。劉禹錫在談到儒學和佛教的社會作用時說過,“儒以中道御群生”,“佛以大悲救諸苦”,其“成味也同德”,“致遠也同功”;佛教是“陰助教化”,“革盜心於暝昧之間,泯愛緣於生死之際……生死之外,別有陶冶,刑政不及,曲為調柔。”(《袁州萍鄉縣楊歧山故廣禪師碑》)這是說,佛教在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劉禹錫事佛、佞佛正是地主階級政治上的需要,在他思想中的反映。同時,劉禹錫接近的是佛教中的禪宗南宗,這派佛徒引儒入佛,改造佛教理論,主張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使之適應庶族地主,反對門閥世族特權的要求。這些大約就是劉禹錫事佛、佞佛的政治原因。劉禹錫懷才自恃,但一生仕途坎坷,屢受打擊。地主階級的社會地位,又使他看不到別的出路。於是他轉向佛教尋找精神寄託,消磨意志。他自述接近佛教的原因說,“世間憂喜雖無定,釋氏消磨盡有因。”(《秋齋獨坐寄樂天兼呈吳方之大夫》)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就否認劉禹錫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因為他確實在中國哲學思想裡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