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很多人以為鴛鴦是它們這種動物的統一叫法,因為他們經常成雙成對,所以便會有人用來比喻愛情。但實際上,鴛鴦是是合成詞,兩個字代表一雄一雌,很多人並不太清楚哪個代表雄,哪個代表雌。那麼,你知道鴛鴦中的哪個字代表雄鳥嗎?到底鴛鴦中表示雄鳥哪一個字?
鴛鴦中的哪個字代表雄鳥
鴛。鴛鴦雁形目、鴨科動物。鴛指雄鳥,鴦指雌鳥,故鴛鴦屬合成詞。雌雄異色,雄鳥嘴紅色,腳橙黃色,羽色鮮豔而華麗,頭具豔麗的冠羽,眼後有寬闊的白色眉紋,翅上有一對慄黃色扇狀直立羽,像帆一樣立於後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極易辨認。雌鳥嘴黑色,腳橙黃色,頭和整個上體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後連一細的白色眉紋,亦極為醒目和獨特。
生活習性:
遷徙
每年3月末4月初陸續遷到東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離開繁殖地南遷。遷徙時成群,常呈7-8只或10多隻的小群遷飛,有時亦見有多達50餘隻的大群。在貴州、臺灣等地,亦有部分鴛鴦不遷徙而為留鳥。
習性
常成群到達繁殖地,剛遷到繁殖地時活動在低山開闊地帶的水塘和溪流中,休息時則成群棲息在水邊或未融化的冰上。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和冬季,叢集多達50-60只,有時達近百隻。善游泳和潛水,在地上行走也很好,除在水上活動外,也常到陸地上活動和覓食。性機警,遇人或其他驚擾立即起飛,併發出一種尖細的‘哦兒’聲。
鴛鴦生性機警,極善隱蔽,飛行的本領也很強。在飽餐之後,返回棲居之處時,常常先有一對鴛鴦在棲居地的上空盤旋偵察,確認沒有危險後才招呼大群一起落下歇息。如果發現情況,就發出“哦兒,哦兒”的報警聲,與同伴們一起迅速逃離。
食性
雜食性。食物的種類常隨季節和棲息地的不同而有變化,繁殖季節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冬季的食物幾乎都是櫟樹等植物的堅果。春季和冬季,主要以青草、草葉、樹葉、草根、草子、苔蘚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玉米、稻穀等農作物和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繁殖季節則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食,如螞蟻、石蠅、螽斯、蝗蟲、蚊子、甲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也吃蝲蛄、蝦、蝸牛、蜘蛛以及小型魚類和蛙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活動主要在白天,特別是早晨天亮以後到日出前和14:00-16:00最為頻繁。一般在河中水流平穩處和水邊淺水處覓食,有時也到路邊水塘和收穫後的農田與耕地中覓食。在水中覓食時,除在水邊淺水處直接涉水覓食外,有時也潛水覓食和將頭伸入水中邊游泳邊覓食。休息時或漂浮在水面打噸或在水中來回游泳,有時亦成群站在水邊沙灘上或石頭上。
鴛鴦為什麼比喻愛情?
鴛鴦是一種漂亮的水禽,屬於雁形目鴨科。雄鳥羽毛豔麗,翅上有棕黃色裝飾性帆狀飾羽,雌鳥的顏色則相對黯淡,較為雅緻。鴛鴦雌雄的特徵非常明顯,古人以“鴛”命名雄鳥,以“鴦”命名雌鳥。鴛鴦在求偶期多是一雄一雌活動,常常一起追逐飛行。雄鳥會緊緊跟在雌鳥身後,偶爾也會喂雌鳥小魚以獻殷勤。雄鳥和雌鳥亦常在一起相互梳理羽毛,看起來非常親密。古人應該是觀察到了這種鳥類出雙入對的現象,因而視鴛鴦為忠貞愛情的象徵。
然而,近年的研究卻揭示了鴛鴦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其實,鴛鴦並不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存在著混交的現象。雄性鴛鴦會與不同的雌性個體進行交配。因此,同一窩裡的小鴛鴦,雖然是一個母親,卻可能有不同的父親。當然,一對鴛鴦夫婦通常會保持伴侶關係長達數年,這在鳥類中應該算是不錯的了,因為大多數鳥類的伴侶關係一般只維持一個繁殖季節,來年就會另覓佳偶。不過,鳥類中確有忠貞的愛情關係,比如天鵝終其一生只維持一個伴侶。但是,傳說中為死亡一方守節的情況在鴛鴦中並不存在。如果有一方死亡,另一方還是會尋找新的伴侶。
雖然現實和人們的希望存在差距,但在鴛鴦的身上還是寄託著人們對愛情的美好期望。這種期望已經超越了鴛鴦本身,成為一種象徵性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