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1、幼苗期感病,子葉變黃枯萎,幼葉為深淺綠色相間的花葉,植株矮小。
2、成株期感病,新葉為黃綠相間的花葉,病葉小,皺縮,嚴重時葉反捲變硬發脆,常有角形壞死斑,簇生小葉。
3、病果表面出現深淺綠色鑲嵌的花斑,凹凸不平或畸形,停止生長,嚴重時病株節間縮短,不結瓜,萎縮枯死。
4、新葉沿葉脈出現濃綠色隆起皺紋,葉形變小,出現蕨葉、裂片,有時沿葉脈出現壞死。
防治措施 :
1、選用抗病品種。
2、在無病區或無病植株上留種。
3、播種前用55℃溫湯浸種40分鐘,或把種子在70℃恆溫下處理72小時。
4、適當多澆水,增加田間溼度,及時防治蚜蟲,及時清潔田園。
5、育苗時用遮陽網降溫、遮光,遠離帶病作物。
黃瓜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系統性病害,不同年份之間發生程度有所差異,春季保護地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黃瓜均可發生。黃瓜病毒病主要由黃瓜花葉病毒(CMV)、菸草花葉病毒(TMV)和南瓜花葉病毒侵染所致。病毒隨多年生宿根植株和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也可由種子帶毒越冬。病毒主要透過透過種子、汁液摩擦、傳毒媒介昆蟲及田間農事操作傳播至寄主植物上,進行多次再侵染。病毒喜高溫乾旱的環境,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20~25℃,相對溼度80%左右;最適病症表現期為成株結果期。發病潛育期15至25天。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病毒病的盛發期在4~6月和9~11月。年度間高溫少雨,蚜蟲、溫室白粉蝨、薊馬等傳毒媒介昆蟲大發生的年份發病重。防治媒介害蟲不及時、肥水不足、田間管理粗放的田塊發病重。
1、患有蠶豆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宜服用氧化性藥物,如伯氨喹啉,磺胺類,呋喃類,維生素K3、K4,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碸類等藥物及中藥珍珠末,臘梅花,川連等。
2、如果患者患有了蠶豆病之後,不能使用一些很可能會引起溶血的藥物,也不能使用抗瘧疾藥物,退燒藥痢特靈,磺胺類藥物。一般情況下,患有了蠶豆病之後會出現發熱,渾身不適,頭痛,噁心,腹痛,厭食等等的症狀,這種症狀一般會持續2到5天,如果出現了以上的症狀,患者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透過篩查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等等來進行檢測。平常的生活中還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在蠶豆開花的季節接觸花粉。
1、花葉病毒病可用吡蟲啉、膚蟲胺、噻蟲嗪、吡蚜酮等加氯溴異氰尿酸、四黴素、寧南黴素、氨基寡糖素等農藥防治。
2、也可用香菇多糖等加葉面肥、鋅肥、加細胞分裂素等農藥防治,還可用蕓薹素等加阿維菌素噴霧進行防治。
3、花葉病病毒在侵染寄主後,不僅與寄主爭奪生長所必需的營養成分,而且破壞植物的養分輸導,改 ...
小果型西瓜病毒病無公害綜合防治的主要技術措施 如下
1從無病株上選留種瓜,減少種子帶菌;選用抗病、耐病品種。
2種子消毒。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15〜20 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或用恆溫乾燥箱乾燥處理種 子,從40°C〜70°C逐漸升溫,處理8〜24小時,可減 輕種子帶毒率。
處理溫度不要 ...
主要透過兩種方式傳播 一種傳播方 ',式為汁液摩擦傳播或稱為機械傳播,如田間病健苗直接 相互摩擦接觸;農事操作如整枝打杈、綁蔓等的傳播。 另一種傳播方式是透過昆蟲等傳播,主要是透過昆蟲 蚜蟲、葉蟬、飛蝨、葉甲、粉蝨、薊馬、蝸類、線 蟲、真菌、菟絲子等傳播。種子帶毒可表現為早期侵染 和遠距離傳播。 ...
葉片呈濃綠與淡綠色和黃綠色斑駁相間的 花葉,葉變小,葉面凸凹不平、皺縮或葉片變狹長,葉 片捲曲,黃化發脆,畸形。或為明脈,環斑、壞死斑, 在幼嫩生長點更為明顯。莖節縮短、扭曲,新生莖蔓短 縮,植株矮化,生長點簇生不長。果實發育不良,形成 畸形瓜,小果,果面凸凹不平。瓜瓤暗褐色,品質差, 產量低。發生病毒病 ...
1、由於該病發生蔓延快,所以要注意提前預防。
2、預防時噴施安泰生25克/桶水+家園益微20克/桶水,7天一次,連續噴施3—4次可有效預防。發現病斑時,葉面噴施好力克5ml/桶水+家園益微30克/桶水+汽巴傑效5ml/桶水,5天左右一次,連噴3次能有效預防。
3、發病初期選用25%吡唑嘧菌酯乳油2 ...
小果型西瓜病毒病主要種類有 西瓜花葉病毒 Watermelon mosaic virus 2,WMV2、甜瓜花葉病毒 Muskmelon mosaic virus,MMV、番木瓜環斑病毒 西瓜株系Papaya ringspot virus type W,PRSV -W、 菸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 ...
1、可用吡蟲啉、吡蟲清、一遍淨、阿克泰、菜喜等藥劑進行葉面噴灑,防治病毒病的傳染。同時要在通風口處設防蟲網,減少蟲害;
2、噴灑營養液;
3、可噴灑植病靈、菌毒清、植病靈、病毒唑、菌克毒克、抗毒豐2號或新世生、病毒殺等防治病毒的藥劑,預防病毒病的發生或減輕病毒病的危害;
4、噴灑銅製劑,對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