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堵敵人槍眼而壯烈犧牲的故事,表現了黃繼光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
這篇文章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體現出這篇文章是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用樸實簡練的語言,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突出了黃繼光堵槍眼的壯烈舉動,並透過具體生動的描寫以及巧妙的比喻手法,渲染出激烈殘酷的戰爭場面,用語言、行動描寫襯托出黃繼光的英雄氣概,達到撼人心魄的目的,是學生充分感受黃繼光的光輝形象,從而學習英雄的崇高品質。
《黃繼光》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堵敵人槍眼而壯烈犧牲的故事,表現了黃繼光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
這篇文章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體現出這篇文章是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用樸實簡練的語言,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突出了黃繼光堵槍眼的壯烈舉動,並透過具體生動的描寫以及巧妙的比喻手法,渲染出激烈殘酷的戰爭場面,用語言、行動描寫襯托出黃繼光的英雄氣概,達到撼人心魄的目的,是學生充分感受黃繼光的光輝形象,從而學習英雄的崇高品質。
英雄,不該被忘記
1950年10月底,為圍殲匪“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曹紹華等部,貴州軍區集中140、151、138團和貴陽軍分割槽所屬兩個偵察營及17軍隨校兩個營並配屬1000名民兵,在長順、紫雲、惠水、安順、鎮寧、平壩6縣構築了長達近1000裡的合圍圈,展開貴州剿匪史上範圍最大的一次合圍。
11月13日拂曉,140團1營教導員李繼田率78人的武工隊奉命在合圍圈內搜捕殘匪,途中接到群眾舉報,匪總司令曹紹華率400多名殘部流竄於長順觀山槽的鬥蓬衝一帶,李繼田立即組織部隊將鬥蓬衝包圍。鬥蓬衝地勢十分險峻,四面被陡峭的石山環抱,中間是一條長300多米的凹溝,除了3個埡口外沒有別的出路。此時,曹匪困獸猶鬥,率骨幹拼死頑抗,企圖衝出我合圍圈。匪參謀長馬啟忠指揮4挺機槍,在制高點上瘋狂向正面攻擊的武工隊掃射,衝在最前面的2連副班長蕭國寶翻過幾道土坎,準備衝入敵陣奪取敵人的機槍時不幸身中兩彈,但他仍以驚人的意志繼續匍匐前進,並突然出現在匪首馬啟忠的面前,舉起彈匣已被打爛的衝鋒槍將馬啟忠擊斃。
敵人的機槍還在吼叫,蕭國寶又以頑強的毅力從側面爬上去撲向敵機槍,以身堵住槍口,身中7彈,壯烈犧牲。後續部隊衝上山頭,奪下土匪另外3挺機槍,經1小時激戰,斃匪208人,其餘潰散。武工隊立即展開搜山,在一石縫裡將曹紹華捕獲。
鬥蓬衝戰鬥創下了以少勝多的模範戰例。貴州軍區發出嘉獎令,授予蕭國寶、林志奇烈士“一等戰鬥英雄”稱號。140團黨委追認蕭國寶為“模範共產黨員”,追記一等功。新華社以“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蕭國寶”為題報道了他的英雄事蹟,高度讚揚蕭國寶崇高的犧牲精神。1951年2月,西南軍區授予蕭國寶“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命名他生前所在連為“蕭國寶英雄連”。
黃繼光,1931年1月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家境極為貧寒,幼年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12歲就給地主扛長工。
1952年10月中旬,美軍企圖奪取五聖山南面的志願軍陣地上甘嶺,他們調動了6萬兵力、300餘門大炮、176輛坦克、上百架飛機,向志願軍兩個連守衛的上甘嶺地區發動猛攻。敵人每天向僅4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幾十萬發炮彈。經過4晝夜激戰後,敵人以傷亡數千人的代價佔領了597、9高地。 1952年10月19日傍晚,志願軍發動了上甘嶺反擊戰,上級決定由6連擔任突擊連。戰鬥中,黃繼光跟隨營參謀長傳達戰鬥命令。英雄的6連官兵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戰鬥,連續攻下了三個山頭後受阻於緊靠主峰的零號陣地。如果在天亮之前攻不下零號陣地,隱蔽在坑道里的8連官兵就無法向597、9主峰發動攻擊,搏鬥了一夜的戰果就會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