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黑水戎覺節

黑水戎覺節

  藏曆十二月八日至十六日,為蘆花地區的戎覺節。

  此節相傳由清朝年代梭磨女王烏斯米、日古瑪所倡導,意為感謝祖先對黑水的開發。戎的含義為“自由百姓”,“覺”為隆重慶祝,即百姓集會隆重慶祝之意。

黑水一古節

  農曆的五月十二日、十三日,黑水藏族人民要過一古節。

  一古節亦稱轉山會。人們成群結隊,邀邀約約到山上去敬山神。山神給大山賜給了生命,使大山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樹木,給山崗披上綠色草地。

  五月,山野開始變綠,繁茂,作物也逐漸茁壯,人們期待山神守護好牛羊,給莊嫁帶來好收成,便到山上去祈禱。到山上去敬神,全寨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的盛裝,帶上青稞咂酒、豬膘、饃饃,搭起帳蓬駐紮下來,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

  白天賽馬、打槍、吼山、唱山歌,頌揚山神的恩德。晚上圍著堆堆熊熊燃燒的篝火,跳起歡樂的鍋莊,喝著美味可口的青稞酒,向山神敬崇拜之意。人們盡情地歡樂二、三日後,拔帳而歸。未婚青年男女,往往藉此機會相偶、幽會,談情說愛。

黑水木巴節

  黑水縣於農歷三月舉行木巴節,即敬土地神節。

  每年春耕播種前,要敬土地神,請土地神在本年使莊稼茁壯,結出累累果實,賜給人們,獲得豐收。


黑水窮度卜

  黑水六月間的窮度卜節,即敬河神節。   農曆六月,黑水雨季開始到來,河水逐漸上漲,沿河一帶藏民便要敬河神,請求河神今年不要發大水,不要衝毀土地和莊稼,保佑得到好收成,能夠豐衣足食。 ...

古代寒食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 ...

春節流程---正月十五元霄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 ...

祭灶小年習俗

  【祭灶】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 ...

祭灶灶神灶君的傳說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 ...

臘八的傳說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 ...

臘八的祭祀習俗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 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臘祭”本是原始先民慶賀農業豐收的報酬之禮,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節慶。那麼,臘八節有何習俗呢?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