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等於10分米。1000米等於10000分米。
米,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 可用來衡量長、寬、高。
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透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隨著人們對度量衡學的認識加深,米的長度的定義幾經修改。1983年起,米的長度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299792458分之1秒內行進的距離。
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十釐米等於一分米。
一米等於10分米。1000米等於10000分米。
米,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 可用來衡量長、寬、高。
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透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隨著人們對度量衡學的認識加深,米的長度的定義幾經修改。1983年起,米的長度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299792458分之1秒內行進的距離。
分米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十釐米等於一分米。
1、1000毫米=1米=100釐米。常用單位有毫米(mm)、釐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奈米(nm)等等。
2、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透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3、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林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杆(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
1、4米等於14分米。計算過程:由長度單位公式:1米=10分米=100釐米,可知:14分米=1.4米=140釐米。“米”(metre),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可用來衡量長、寬、高。
“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透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隨著人們對計量學認識的加深,米的長度的定義幾經修改。